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护理对提高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林雨清廖惠玲廖丽平李水莲...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医护理对提高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龙岩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1至12月31日入院,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5)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疼痛感、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治疗中,配合中医护理,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疼痛感明显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脐灸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

    黄菊梅王金永陈俊玉
    128-13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龙岩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择期手术的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常规护理62例为对照组,另优质护理62例为研究组。比较护理前后血压、不良情绪、自我护理能力、睡眠障碍评分,统计围手术期血压异常诱发不良事件(血压波动异常、跌倒意外),评价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血压、不良情绪、睡眠障碍评分较前下降,研究组更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前提升,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围手术期有血压异常诱发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32%(P<0。05)。结论 在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予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可降低血压水平,减轻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严重程度,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由于血压异常的波动所产生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护理干预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血压水平自我护理能力

    DCSTAMP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黄荣郑文斌崔胜金刘青...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树突表达特异性7跨膜蛋白(DCSTAMP)在甲状腺癌(THCA)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旨在为THC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使用不同的在线软件,分析DCSTAMP在THCA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免疫浸润、临床分期、肿瘤干性、预后的影响,并对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及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进行分析。结果 在THCA组织中,DCSTAMP显著过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THCA免疫浸润、临床分期和肿瘤干性呈显著正相关,但对THCA预后无显著影响。DCSTAMP参与THCA发生发展的多种生物学行为。结论 DCSTAMP促进THCA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THCA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树突表达特异性7跨膜蛋白甲状腺癌生物信息学分析诊断和治疗

    脱落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王健刘圣勋任金来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脱落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45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单项检测及与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65。6%。CEA、NSE、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CEA、NSE、CYFRA21-1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0。6%,准确度为83。1%,高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为9。3%,低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细胞形态学与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减少漏诊率。

    脱落细胞学肿瘤标志物恶性胸腔积液联合检测

    ADNEX模型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刘醒张又红林宇佳
    140-14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评估不同附件肿瘤(ADNEX)模型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前进行过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64例卵巢肿瘤患者的67个肿块,根据病理学分为良性组(40个)和恶性组(27个),分别进行ADNEX模型分析;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组间的3D-PDUS血流参数差异,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并据此对ADNEX模型的诊断结果进行升级或降级;分别绘制ADNEX模型及联合3D-PDUS后诊断卵巢肿瘤的ROC曲线,比较ADNEX模型及联合3D-PDUS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恶性组3D-PDUS的血管指数(V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I及VFI值对卵巢肿瘤的分级进行调整后,病理性质为良性的卵巢肿瘤中有8个被正确下调为良性,2个被错误上调为恶性;病理为恶性的卵巢肿瘤中有2个被错误下调为良性,1个被正确上调为恶性。ADNEX模型的AUC值为0。751(95%CJ:0。631~0。871),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65。0%,阳性预测值为62。2%,阴性预测值为86。7%;联合3D-PDUS后,AUC值为0。826(95%CI:0。719~0。932),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4。2%,阴性预测值为88。9%,除敏感度外,各项诊断指标均有所提高。结论 ADNEX模型联合3D-PDUS技术能更好地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在不降低敏感度的情况下,提升诊断特异度。

    评估不同附件肿瘤模型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卵巢肿瘤超声检查

    县级市综合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优化策略探究

    颜羽昕陈玥朱磊易仁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仪征市人民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并进行总结,针对以上情况进行相关改进措施的探讨,以达到降低门诊药房总体调配差错率,提高药学综合服务质量的目的。方法 收集仪征市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21-2023年门诊药房总处方量及差错处方量并计算差错率,分析差错成因并阐述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2021年全年处方量为253 605张,差错率为0。016‰,2022年全年处方量为320 418张,差错率为0。009‰,2023年全年处方量为364 400张,差错率为0。127‰。错误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硬件设备等方面。结论 处方调配错误时常发生,归根究底主要受人为、环境、管理及设备等方面影响,在门诊药房后续工作中,应大力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定期进行药品维护、检修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责任心,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

    药学服务处方调配人员管理调配差错

    精细化管理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中的探索与实践

    黄谷瑜林臻柳俊刚茹海明...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的应用价值及实践效果。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结直肠癌患者SSI防控实践,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实施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后,通过比较该院结直肠癌患者的SSI发生情况,来评价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后,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SSI发生率为1。68%,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及其他肠道手术分类,其中结肠癌根治术的SSI发生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吻合口瘘为SSI最主要的感染原因(71。74%)。SSI检出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62。16%)。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将临床学科与感控学科交叉融合,多项举措并施为患者创造更优的围手术期条件,可进一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管理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医院感染管理

    四君子汤研究趋势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贺希宇李跃军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分别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发表的与四君子汤研究相关的文献,使用CtieSpace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513篇,英文文献95篇。99。38%的文献来源于中国,中医学科的文献发表量位列第一。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光明中医》。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是"四君子汤对胃肠道作用的药理研究"。四君子汤类方、脾胃气虚证、免疫功能等是中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等是英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结论 四君子汤研究多集中于消化系统疾病,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领域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四君子汤VOSviewer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第三腰椎腰大肌面积指数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关贵平李原媛冯鹏飞赵宇彤...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患者第三腰椎(L3)腰大肌面积指数(PMI)预测其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的队列研究。纳入自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收治的121例确诊脓毒症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炎症指标等。Slice Omatic软件测量第三腰椎腰大肌面积(L3-PMA),计算L3-PMI。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63例与死亡组58例,分析各指标与病死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独立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死亡组L3-PMI值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PMI[OR=0。651(95%CI:0。43-0。986),P=0。043]、白细胞[OR=1。065(95%CI:1。009-1。125),P=0。023]、降钙素原[OR=1。008(95%CI:1。001-1。014),P=0。020]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3-PMI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P<0。001),白细胞的AUC为0。701(P<0。001),降钙素原的AUC为0。785(P<0。001)。结论 L3-PMI结合白细胞、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L3-PMI可成为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参考因素之一。

    脓毒血症第三腰椎腰大肌面积指数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

    魏延冕周玫彤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各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脊柱脊髓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颈椎前路手术A组(33例)、颈椎后路手术B组(29例)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1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颈椎前路手术A组、颈椎后路手术B组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手术A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少于颈椎后路手术B组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各手术路径均对患者脊髓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颈椎前路手术优于颈椎后路手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