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策略

    潘锋
    1-3页

    黄芪多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miRNA26干预作用研究

    顾远晖谢青寇雨顺王晓科...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黄芪多糖(APS)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微小RNA(miRNA)26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PTC TPC-1细胞,并分为TPC-1组(空白)和APS100组、APS200组、APS400组(分别用100、200、400μg/ml APS处理)。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活性,RT-qPCR法检测TPC-1细胞中miRNA26的相对表达量及APS的干预作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FOXO1的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APS的干预作用。结果 不同剂量的APS能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抑制时效为24 h,其中以浓度200μg/ml的抑制效果最佳;APS能下调miRNA26的表达量,上调FOXO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 APS可能通过下调miRNA26进而负反馈调控FOXO1基因表达,以此发挥对TPC-1细胞的抑制作用。

    微小RNA甲状腺乳头状癌黄芪多糖基因

    二甲双胍对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马晖刘婷宋衍秋张永祥...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盐酸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 将6~8周龄,体重为23~25 g的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无特定病原体等级),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二甲双胍组、吡非尼酮联合二甲双胍组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活性抑制剂(DPI)组,每组各8只。以盐酸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为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显示盐酸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出现明显的肺纤维化。模型组、吡非尼酮组、二甲双胍组、吡非尼酮联合二甲双胍组和DPI组Ashcrof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非尼酮联合二甲双胍组小鼠肺纤维化较模型组有减轻趋势(P<0。05)。二甲双胍可减轻盐酸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当与吡非尼酮联用后,比单药干预进一步降低小鼠TNF-α水平。结论 二甲双胍与吡非尼酮联用后抗炎效应增强,可在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时期发挥效应,具有一定的延缓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二甲双胍吡非尼酮炎症反应

    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生存情况分析

    张露赵文立何伶文彭玉龙...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获得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东莞东华医院接受序贯奥希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100例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0。98个月、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0。97个月。一线接受第一代或者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时间是序贯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T790M突变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一线接受第一代或者第二代EGFR-TKIs治疗的时间≤11个月和>11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的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60人次。结论 一线接受第一代或者第二代EGFR-TKIs治疗的时间是序贯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T790M突变晚期NSCLC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奥希替尼治疗的安全性较为良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生存时间

    基于脾肾互赞理论在糖尿病治疗中"肠-炎症-肾轴"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理论依据

    冯媛媛张莉莉马朝晖曲静...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失衡被认为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失衡会影响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代谢以及引发炎症,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作和进展。肠道菌群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尚未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该机制,并制订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有效策略来管理和预防糖尿病。"肠-肾轴"的提出为糖尿病带来全新的诊疗思路,其与中医脾肾互赞、脾肾相关、脾病及肾、肾病及脾等理论一致。本文将以脾肾互赞理论为基础,论述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以期从"肠-炎症-肾轴"角度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视角。

    糖尿病脾肾互赞肠-炎症-肾轴肠道微生物中医

    梨状肌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刘玉欢吕佳李寒露段长伟...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梨状肌综合征(PS)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本病因梨状肌受牵拉后变性损伤、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狭窄,引起此部位神经及血管受压,进而导致患者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该病在临床上经常被忽视,并且缺乏PS好发人群方面的研究数据。临床上治疗PS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手术治疗费用较高、风险较大,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药物、针刀、物理疗法等,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每种方法各有优点,在临床中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该病复发率较高,因此患者后期需坚持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目前临床上的PS病例越来越多,本文分析近年来有关非手术治疗PS的相关文献,并对该领域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痹症梨状肌综合征保守治疗综述

    间歇充气加压在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及治疗时长选择研究进展

    童年秦梅兰杨超罗爽英...
    26-2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大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病死原因,间歇充气加压(IPC)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预防下肢DVT形成的机械预防措施。目前关于IPC使用原则和意见趋于一致,但对IPC的使用时间尚无统一定论。骨科大手术患者DVT在术后1周至3个月均可发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预防时间既能兼顾DVT预防有效性,又不使临床资源浪费增加患者负担,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IPC治疗时长在骨科大手术后DVT形成预防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治疗时长及依从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临床IPC的使用提供参考,为骨科大手术患者DVT的预防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时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大骨龄矮身材男童的研究进展

    周园徐庄剑赵金玲马亚萍...
    29-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春期大骨龄矮身材男童骨骺剩余生长空间有限、预测成年身高矮小,传统治疗方案对身高的改善效果不理想。因而,帮助这类患儿达到正常或目标身高的治疗更具有挑战性。近年来,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方案对于增加青春期大骨龄矮身材男童的身高方面已显示出一定成效,且在接受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在分析芳香化酶抑制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单独来曲唑或阿那曲唑以及其与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大骨龄矮身材男童身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展开综述,以期为该类患儿的治疗开辟新思路,并为该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来曲唑阿那曲唑重组人生长激素青春期大骨龄矮身材男童综述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在胎盘形成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吴春玲李泽武杨爱军吴兴柳...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占妊娠早期蜕膜免疫细胞的70%,是蜕膜中发现的最大的淋巴细胞亚群。在胎盘形成过程中,dNK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功能促进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s)迁移到母体子宫并改变其血管,其中EVTs对子宫螺旋动脉的重塑对胎盘形成至关重要;dNK细胞还可以通过其细胞毒性作用防御胎盘感染,进而保证胎儿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本文就dNK细胞在胎盘形成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希望为日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胎盘滋养层细胞蜕膜化病原体感染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现状及进展

    韦雯清黄庆录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具有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容易复发等临床特点。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碎石器械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已成为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的主流术式,比传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该技术包括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CBDE)、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LTCBDE)、三镜联合技术、经腹腔镜肝部分断面置入胆道镜取石等,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类型的胆管结石合理选择相应的操作技术,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本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探讨。

    腹腔镜胆道镜胆管结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