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钱子减毒增效途径及机制研究进展

    李艳高粉粉谈利红朱照静...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及其减毒增效的机制研究进展。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包括炮制、配伍、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等;减毒增效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碱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生物碱药代动力学行为改变、影响CYP450酶的mRNA表达和酶活性、诱导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外向转运加速生物碱外排、缓释及靶向控制药物浓度梯度等。关于马钱子减毒增效的途径研究较多,但对其减毒增效的机制和原理研究较少且不甚深入,建议后续研究从毒性物质基础、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分子机制、量-时-毒-效关联性及转化规律等方面对马钱子减毒增效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马钱子减毒增效机制炮制

    炎性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华景荷葛莉林钰铮张辰钧...
    43-4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会增加母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威胁母婴安全。G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的进展,免疫炎性失调在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GDM的发病与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有关,众多炎性因子不仅参与胰岛素抵抗(IR)致使GDM的发生,也通过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GDM的发展。本文综述与GDM发病相关的主要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IL-17的作用机制及其与GDM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GDM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温阳法"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王岩飞张旭
    47-5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增生症是由乳腺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或增生所致的疾病,中年女性是高发人群,其发病机制与女性的心理压力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极大相关性,患者多因肝郁气滞、痰湿凝结、瘀血阻络、阴寒凝滞、肾阳虚衰导致发病。乳腺增生症常起病缓慢,病程长,患者局部皮肤不红不肿,多伴有神疲乏力、身困体倦等表现,属中医"阴证"范畴。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阳气衰微,则气机升降失司,水液代谢障碍,血液运行不畅,从而逐渐影响人体脏腑机能的正常运行。而温阳法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疗法之一,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治。本文从内治、外治两大方面对温阳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温阳法乳腺增生中医药疗法现代药理研究

    SIRT1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赵晨羽马莲美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在内的靶蛋白的去乙酰化作用发挥生理学效应。在呼吸系统中,SIRT1参与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过程。SIRT1的活性异常与肺炎、哮喘、急性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SIRT1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及调控SIRT1药物的深入研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SIRT1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更好地将SIRT1作为一个靶点服务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机制

    METTL16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孙本乐路雪梅张美玲王霞...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基转移酶16(METTL16)是一种新发现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转移酶,其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疾病中异常表达,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METTL16可通过发挥甲基转移酶的活性调控目标RNA的稳定性,进而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转变、促进糖酵解、抑制铁死亡等方式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然而,亦有报道METTL16可以通过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相互作用促进翻译,以不依赖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METTL16在肿瘤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本文重点介绍METTL1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N6-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16肿瘤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泽楠张宏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损害微血管为主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糖尿病性干眼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糖尿病引起的眼表功能障碍原因复杂,机制多样,包括角膜周围神经病变、泪液成分与泪膜稳定性和渗透压的改变、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眼表微生物等。本文就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诊疗糖尿病性干眼患者提供更多思路。

    糖尿病眼表干眼发病机制

    5G智慧教育在临床麻醉学中的教学研究

    曾娟曾志英刘程曦刘文捷...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5G智慧教育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构建具体的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12月南华大学102名临床麻醉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教育组和5G教育组,分别接受传统课堂教育和5G智慧教育,每组各51名。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临床决策能力量化评分、学习能力量化评分及学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5G教育组考核成绩、临床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及学生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传统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G智慧教育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该模式的应用既能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又能为麻醉医生培养范式变革增添动力。

    5G智慧教育临床麻醉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

    基于BOPPPS模型的药物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周漩高晓霞陈晓颖
    68-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BOPPPS模型进行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细化教学目标为基本理论层、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层和创新实践能力层,并整合不同教学目标层次的教学内容。基于BOOOPS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评估和总结6个模块,设计药物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全方位参与式学习,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持续改进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BOPPPS模型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石志坚王兴明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沙司他,对比两组治疗后贫血相关指标、铁代谢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贫血相关指标、铁代谢指标、血脂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转铁蛋白(TRF)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并调节血脂代谢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素肾性贫血铁代谢血脂代谢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比单用钙尔奇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覃家盟冯洁美覃淑娟陈书平...
    76-7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与单用钙尔奇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或门诊确诊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给予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体重指数(BMI)、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指标来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BMI、钙、磷、镁、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6MW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T评分、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较单用钙尔奇D在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观感受、骨密度值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上均有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