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现状

    陈路张嘉勋王中柯张琪...
    6608-6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针疗法对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均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防治中.临床上电针疗法的作用效应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电针刺激参数直接影响着针灸疗效,电针刺激参数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电针疗效与刺激参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安全、高效的刺激参数.目前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不足之处,电针刺激参数的规范化和量化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文章从电针的介入时机、波形、频率、强度、刺激时间等角度归纳和总结电针刺激参数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上电针疗法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

    电针介入时机波形频率强度刺激时间进展参数

    中医体质辨识客观化研究进展

    蔡煜阳李竹青杨帆陈顺琪...
    6611-6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确的体质辨识是高效运用中医体质学对疾病进行防治的大前提.但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医生都是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知识进行体质辨识,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受医生医术水平高低以及一些其他主观因素影响.而采用根据不同人群体质特点细分化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以及一些客观化标识诊断的医疗仪器设备,如:医用人体红外热成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医四诊仪、中医经络检测仪等医疗设备进行辅助辨识,能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精准地、客观地辨识体质,高效把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三辨"辨体-辨病-辨证"临床诊疗模式的优势来防治疾病.

    中医体质客观化中医诊断医疗设备中医体质辨识工具精准医疗进展

    基于虚瘀毒理论探讨中医药调控胃炎-癌转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进展

    刘伟张胜雄沈阳刘昊...
    6616-6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炎-癌转化是是胃癌预防的关键阶段,中医药在辨治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癌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已经成为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胃癌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内环境稳态及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死亡的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介导细胞之间的串扰,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及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局部微环境的形成、代谢、细胞癌变等生物学过程,调控细胞炎症级联反应及免疫应答,促进炎-癌转化.同时,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因此,合理调控细胞死亡方式及细胞死亡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进而调控胃黏膜局部癌前微环境,有望为阻断胃炎-癌转化进程提供新方向.中医"虚瘀毒"理论是对胃炎-癌转化过程中病机认识.程序性细胞死亡重塑局部癌前微环境的发病过程是"瘀毒"病理表征的客观体现,而脾虚又与胃腺体异型增生无制,癌性转化的疾病状态相吻合.脾气亏虚,升降功能失调,致使局部环境异化(免疫功能紊乱、癌前微环境形成)、邪气盘踞,瘀毒互结(细胞死亡方式改变),形成肿块,推动胃炎-癌转化进程.在"虚瘀毒"病机认识下,围绕中医整体观及胃炎-癌转化动态变化,运用中医药调节细胞死亡方式及相关信号,可调节炎性免疫反应,恢复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进而抑制阻断胃炎-癌转化.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围绕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虚瘀毒"理论,阐发学术微旨,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胃炎-癌转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胃炎-癌转化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医药胃癌前病变虚瘀毒理论进展

    中医药促进艾滋病免疫重建的机制研究进展

    王茹婷林怡吴泓希姜枫...
    6621-6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重建不良是艾滋病治疗过程中面临的重难点,如何实现免疫重建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的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免疫重建,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从骨髓造血、胸腺功能、CD4+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肠道微生态、细胞焦亡与凋亡以及信号通路等方面对中医药促进艾滋病免疫重建的潜在机制进行阐述,归纳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局限性,并提出了研究思路,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中药艾滋病免疫重建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及天然药物中黄酮类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赛谢成志任建勋
    6627-6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小板的激活、黏附和聚集在阻塞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黄酮类成分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通过不同生物学途径产生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血小板聚集机制及黄酮类成分体内吸收与代谢的分析,阐述了黄酮类成分及其体内中间代谢产物抗血小板聚集效应和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并对当前有关黄酮类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由此认为,尽管目前黄酮类成分可以通过干预血小板活化的相关靶点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关键环节,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中药及复方中黄酮类成分和其中间代谢产物抗血小板聚集的确切机制,将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新药研发,也为临床血栓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黄酮类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中药机制中间代谢产物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王美娟饶毅龚文娟冯育林...
    6633-6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节炎致残率高,大多发现时已进入进展期,治愈率较低,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按关节炎的全球患病率排序,分别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目前其深层次的发病机制均不明确,近年来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在关节疾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期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细胞凋亡、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反应、细胞自噬等过程,有希望成为潜在的关节炎上游治疗靶点.进一步研究发现,LncRNA在人体体液中稳定存在且具特异性表达,通过直接作用于靶基因或间接作用于靶微小非编码RNA(miRNA),调节相关信号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激活或抑制某种信号通路,在关节炎进展过程中具有协助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LncRNA通过多种炎症信号通路调节关节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情况进行详细的阐释和分类分析,归纳了目前LncRNA应用于关节炎治疗领域的核心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LncRNA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长链非编码RNA关节炎调控进展炎症信号通路

    大柴胡汤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申会会晁旭黄峰
    6641-6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据研究报道,中医经典名方大柴胡汤治疗MAFLD效果显著,文章通过对文献总结归纳发现,大柴胡汤治疗MAFLD的机制主要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线粒体氧化功能、促进线粒体自噬、调节肠道菌群等有关,从基础方证理论、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3个方面对大柴胡汤治疗MAFLD进行论述,旨在为大柴胡汤治疗MAFL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大柴胡汤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基础方证临床研究胰岛素抵抗线粒体肠道菌群进展

    肉桂醛药理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清泉李亚男刘国飞吴明泽...
    6646-6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桂醛是一种从肉桂等中药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被认为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文章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肉桂醛在神经损伤、骨骼损伤、抗癌、抑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发现肉桂醛可通过作用于多种信号通路发挥这些作用.文章还针对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肉桂醛的临床安全使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肉桂醛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安全性食用性进展

    枳实转录组测序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喻志标周熹如罗远方梁磊...
    6653-6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枳实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调控枳实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枳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DESeq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将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517 950 818条clean reads,筛选发现有15 064个基因至少在两个时期差异表达,花期后75 d枳壳和花期后30、45、60 d的枳实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苯丙素合成、类黄酮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中,大部分基因都在花期后60 d高表达,从分子层面解释了枳实中总黄酮含量高于枳壳的原因,说明此时枳实入药效果最好.

    枳实枳壳转录组黄酮类化合物差异基因代谢通路

    北苍术3种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

    李星宜柏阳曲扬才谦...
    6658-6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技术结合自建数据库的运用,对北苍术生品、麸炒品、米泔水制品进行全成分分析,明确3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基础上,用改良后的麸炒及米泔水制法对苍术生品进行炮制,并配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m、苍术素标准品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UHPLC-Q-TOF/MS技术结合自建数据库方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3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生品、麸炒品与米泔水制品共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PCA与OPLS-DA分析表明,其化学成分间存在差异,生品与麸炒品相较共筛选出15个差异性成分;生品与米泔水制品相较共筛选出29个差异性成分;米泔水制品与麸炒品相较共筛选出28个差异性成分.结论:明确了生品、麸炒品与米泔水制品间存在化学成分差异,初步说明了炮制会使北苍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且米泔水制品的变化大于麸炒品.

    北苍术麸炒米泔水制化学成分炮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