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精准医学的中医辨证论治数智化研究问题与策略

    尤良震张晓雨蒋寅魏旭煦...
    55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的数智化已成为全球大健康发展主流科技方向.数智融合促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发展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向精准医学的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过程难以科学量化表达与数字化表征是限制中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药数智化的瓶颈.新一代生物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医精准诊疗数智化研究带来机遇.针对中医精准诊疗数智化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技术瓶颈,文章立足中西医结合诊疗环境,提出病证结合精准诊疗研究模式与中医辨证论治数智化研究技术路径示范,构建数字驱动的中医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方法体系,为慢性疾病中医精准防治提供关键方法支持.

    中医药精准医学辨证论治数智健康研究策略

    基于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膏浊"及炎症相关机制

    曾根平罗颂平曾蕾
    556-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罗氏妇科受岭南传统医学文化影响,传承百年.其学术思想强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关键病机是肾肝脾功能失调,血水代谢障碍,痰浊瘀血阻滞胞宫、胞脉、胞络致病;其"肾肝脾功能失调,病理产物蓄积"的病机与仝小林院士阐述的"膏浊"异曲同工.现代医学认为PCOS是慢性低度炎症,炎症-氧化应激与"膏浊"密切相关.岭南罗氏妇科针对脏腑功能失调,以平调阴阳为纲,针对"膏浊"之邪遵循《黄帝内经》"谨守阴阳,以平为期",灵活应用中医八法中的"温、清、消、补"治法,缓解炎症-氧化应激.文章立足于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结合"膏浊"及炎症相关机制,多角度认识PCOS发病机制,总结治疗策略.

    岭南罗氏妇科多囊卵巢综合征阴阳膏浊炎症机制"温、清、消、补"治法

    基于气阳濡动学说的脑小血管病气虚血瘀证的病机与治疗

    方锐周月李玉丽谢乐...
    561-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即累及颅内小/微动脉、毛细血管、小/微静脉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以卒中(深部小梗死、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围绕老年病及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葛金文教授创新性提出气阳濡动学说,认为气阳不足,温化濡养或运动总摄失司,脑之元神失去濡养,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精津、经脉血脉失常,故导致情感、记忆认知障碍,躯体功能异常等.气阳不足、血脉瘀滞为CSVD发生发展核心病机.文章从CSVD的发病机制出发,基于气阳濡动学说,提出CSVD气虚血瘀证的病机演变进程为气阳不足、阴津亏虚、气郁血瘀、痰湿内生、神明失养等,治疗当以益气(阳)活血为主要治则,灵活配伍益气(阳)养阴、调畅气机、温阳固摄、化痰祛湿、活血祛瘀、养魂安神等之品,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不同视角的诊疗思路.

    脑小血管病气阳濡动学说气虚血瘀证病机治则治法

    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

    王凯昝树杰徐家淳孙伟明...
    56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脑病学理论认为"脑为髓海",主宰神机,因此现代神经系统疾病多可归为脑髓病范畴.文章基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分析,认为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由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脊髓共同参与的多层级结构和功能组合体,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脑髓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脊髓生物学基础

    从糖脂代谢的"物质-能量-信息流"认识"脾气散精"输布过程

    林传权陈姗姗李伟豪许舒婷...
    57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帝内经》认为"脾气散精"是精微物质代谢的关键环节,但对其输布过程认识尚不明确,缺乏具象化和系统化的深入理解,中医脾藏象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受限.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糖脂代谢过程离不开"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有机序贯协调,"脾气散精"输布过程与糖脂代谢"物质-能量-信息流"的内涵相契合.为此,在糖脂代谢的"物质-能量-信息流"视域下,笔者探寻并再认识了"脾气散精"输布过程的科学内涵,更系统、具体地描绘了"脾气散精"输布过程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信息调整的生理特征.结果提示调节"脾气散精"的"物质-能量-信息流"治疗糖脂代谢紊乱具备良好的可行性,有利于推动中医脾藏象理论研究连片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脾气散精糖脂代谢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输布脾藏象理论

    从"整合论治"策略探析痛风病防治中药研发新路径

    王雨林志健李文静黄晶...
    57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风病是与高血尿酸、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尿酸代谢病,具有进展性、反复性、高发性,中医药在其临床防治中独具优势.本课题组立足中医药临床优势,追踪现代研究前沿,总结多年临床及基础研究,认为应全局性、整体性地认知痛风病,创新性地提出"痛风病"新概念,建立了病症-病程-病机-功效多方位整合的中医药"整合论治"痛风病临床策略,并在"整合论治"策略指导下创建了具备"特色模型-特定器官-特征成分-定向靶点-综合效用评价"五模块的痛风病防治中药研发平台,进行了创新中药示例研究,从而形成了"整合论治"痛风病创新中药研发的新路径.该路径的探索不仅是中药治疗特色的挖掘与拓展,亦是中医药防治尿酸代谢病的高水平传承与创新发展,可为中医药临床优势的创新实践应用及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痛风病"整合论治"策略创新中药新路径尿酸代谢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的中医原创思维解析

    甘逸鸿彭佳琪黄硕田丰源...
    580-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原创思维是以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为核心;引领中医现代化的指引性思维模式.范永升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提出的二型九证法、"三维一体"激素减副法、解毒祛瘀滋阴法与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内容不谋而合,是中医原创思维现代化运用的有力佐证.

    系统性红斑狼疮范永升中医原创思维诊治二型九证法"三维一体"激素减副法解毒祛瘀滋阴法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的共性研究与展望

    范丽妃林敏郭玉琴翁曼华...
    584-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脏器纤维化是组织和器官适应不良修复的结果,是一个慢性和不可逆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络病理论高度相关.因此,文章从络病理论视角探讨脏器纤维化络脉病变的生理病理及其诊疗过程的一致性,认为持续的组织损伤和实质细胞破坏的病理变化是久病入络、络毒蕴结、络脉虚损的结果,由此提出以"通补"之法治疗脏器纤维化络脉虚损病证,其治疗精髓在于以补为通,以通为用,进一步挖掘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上的共性互乘,寻求宏观与微观上的对应关系,思考络病理论指导脏器纤维化临床防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脏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络病理论脏器纤维化络脉中医辨治通补共性策略

    基于"卫气内伐"理论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

    高璐徐宁阳曹宇博张哲...
    58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围绕于冠状动脉周围的一种特殊脂肪组织,在病理状态下能"由外到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引发冠心病(CHD).中医视角下PCAT的生物学特征与"卫气"具有相似性.文章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机制有机结合,从"卫气内伐"理论探讨PCAT在病理条件下促AS的过程,提出因饮食不节或年老久虚导致脾肾两虚,可引起膏脂沉积,卫气内伐,扰乱营气,痰瘀并生,最终引发胸痹的观点,有助于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角度认识微观PCAT病理机制,为今后从"卫气内伐"角度治疗CHD提供理论支持.

    卫气内伐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医药机制

    从"气津敷布"视角构建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治体系

    宋玮张钟艺沈涛
    592-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全新构建了动脉粥样硬化(AS)中医辨证体系.AS病在脾胃,斑块为形,沉积于脉,属于中医"脉积"范畴.认为本病乃脾不散精,浊邪入络,脉积闭阻而发,以正虚、痰浊、络瘀为基本病机,其中脾失健运是斑块萌发的病理基础,陈气血浊是浊邪积滞的关键因素,浊邪入络是动态演变的中间环节,痰瘀积脉是斑块结聚的终末阶段.运用固本清源法进行治疗:一则健脾助运,恢复脾胃升降;二则痰瘀同治,抑制斑块发展;三则散结消积,逆转斑块结构.AS乃复合病机,宜辨五脏以多脏兼顾、辨标本以扶正祛邪、辨兼夹以多法并举、辨病位以精准施治,以期为AS中医辨治及组方提供借鉴和参考.

    动脉粥样硬化脉积气津敷布复合病机辨治体系固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