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风邪与失眠

    吴汉镇马作峰
    682-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邪入脏导致失眠在唐宋时期医学著作中时有提及,后随风邪地位的没落而逐渐为大多数医家所忽视.而后的医籍中,仅零散提及外感风寒失眠.但对于内风失眠,则有相对完备的理法方药与医案.对风邪致失眠学说的探讨,不仅是对其存在的陈述,还需要发现其逐步衰落的现象,以及在何时衰落,分析其曾经兴起、衰落的学术背景.笔者通对风邪所致失眠从汉代以来的古文献进行整理、梳理,分析其理论源流、治法与方药,希望能提供一些临床的新思路,另外结合葛兆光思想史及学术史"加法"与"减法"思路以期为构建新的、更完善的中医学术思想史抛砖引玉.

    失眠风邪外感内风文献研究

    "肺虚络瘀"病机观与"机械应力异常"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

    邹吉宇庞立健吕晓东臧凝子...
    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肺虚络瘀"中医病机观为理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机械应力及"IPF外周-中心向心性进展"进行分析,认为机械应力异常(机械拉伸、机械内稳态失衡、持续升高的机械应力)为IPF重要病理改变,并且"机械应力异常"与"肺虚络瘀"具有相同的病机演变格局,深入探究"机械应力异常"与IPF"肺虚络瘀"中医病机观的相关性,全面诠释"肺虚络瘀"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从力学角度解释调控机械应力有望成为IPF新的治疗方向.

    肺虚络瘀特发性肺纤维化机械应力相关性

    基于"足厥阴肝经环阴器"理论探讨肝经与生殖器的特异性联系

    张立志许能贵孙健刘健华...
    690-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二经脉的体表与体表的联系是经络系统的核心理论,而经脉体表循行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经脉体表与体表的联系规律.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足厥阴肝经、足以及生殖器之间有着特异性联系.文章以回溯古人探索经脉循行理论的可能过程为基础,根据"足厥阴肝经环阴器"相关理论,分别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肝经与生殖器联系的影响以及脑科学助力肝经与生殖器特异性联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来论述肝经与生殖器特异性联系的现实意义与临床价值,认为该理论对针灸临床治疗生殖系统的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足厥阴肝经生殖器经脉理论《黄帝内经》生殖系统脑科学

    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信度效度评价

    闫振乾王雅欣林淑娴罗京彪...
    693-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验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共包括2个维度,10个条目.在多中心临床研究中,纳入合格研究对象248例,通过《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收集患者信息,以内部一致性检验、重测信度法检验量表信度,通过表面效度、区分效度、结构效度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659,一般症状维度为0.635,舌脉维度为0.537;量表各条目及其所属维度条目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8~1.000;因子分析中,除条目"舌质淡"外,其余因子载荷均>0.5.结论:《冠心病痰浊证中医诊断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达到了量表研制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冠心病痰浊证量表中医诊断信度效度价值

    中药茶汁制炮制方法及作用探析

    谢锋曾春晖朱华
    697-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汁制是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就有记载.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一传统炮制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古今文献,从炮制品种、辅料种类等方面对中药茶汁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炮制作用进行了归纳整理.茶汁制常用来炮制矿物类、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所用茶叶大多为绿茶,且多用浓茶汁;不同药物茶汁制的炮制方法各异,炮制作用也有所差异,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缓和药性.说明茶汁制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值得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中药炮制茶汁制炮制方法炮制作用探析品种

    发酵炮制对胆南星药性与刺激性的影响

    施宇单丽倩高慧
    700-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天南星发酵炮制成胆南星的药性与刺激性变化,为胆南星发酵炮制"减毒改性"的传统理论提供现代药理学研究依据.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热痰证大鼠模型,给药组按照2.52g/kg剂量给药,持续给药7 d,观察大鼠体温、体质量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组织黏蛋白5AC(MUC5AC)、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状态.采用CCK-8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HaCaT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考察药物对细胞刺激性的影响.结果:在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天南星组能显著降低NE、IL-8、TNF-α、MUC5AC、EOS含量(P<0.01),胆南星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AECOPD热痰证大鼠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胆南星组能显著降低E、NE、Cor、CRP,IL-8、TNF-α、MUC5AC含量(P<0.01),增加NEU含量(P<0.01),天南星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天南星组各浓度能显著升高HaCaT细胞中IL-1β、IL-8、TGF-β1、ICAM-1、PGE2含量(P<0.01),而胆南星组较天南星组各浓度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南星经胆汁发酵炮制成胆南星后,功效由温化寒痰转化为了清热化痰且毒性降低,验证了天南星发酵炮制成胆南星的"减毒改性"传统理论.

    天南星胆南星寒饮蕴肺证热痰证中药炮制发酵刺激性药性

    基于TLC和HPLC建立抗疫新药清肺排毒颗粒质量控制体系

    罗珂珂杨立新赵海誉司南...
    708-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清肺排毒颗粒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制剂质量提供检测方法.方法:对清肺排毒颗粒中主要药材进行薄层色谱法(TLC)考察,确立射干、广藿香、甘草、款冬花4味中药饮片TLC鉴别方法,并进行了薄层条件耐用性考察;确立对石膏进行理化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及黄芩中黄芩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选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 ℃,检测波长256 nm,建立清肺排毒颗粒HPLC特征图谱方法.结果:清肺排毒颗粒中4味中药饮片的薄层鉴别方法良好,在对照药材相应位置均有显色且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0.026~0.819 μg(r=0.9999)、0.026~0.832 μg(r=0.9999)线性良好.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98.03%,RSD值为1.97%,盐酸伪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96.43%,RSD值为1.62%;黄芩苷在浓度22.60~226.00 μg/mL(r=0.9994)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80%,RSD值为1.02%;特征图谱有12个共有峰,在HPLC条件下均分离良好,并指认了7个成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清肺排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此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此结果为有效提高清肺排毒颗粒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清肺排毒颗粒薄层色谱法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黄芩苷特征图谱质量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法

    酒菟丝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菟丝子炮制前后成分差异分析

    张秀如于明董佳伟刘梦钰...
    718-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菟丝子与酒菟丝子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菟丝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菟丝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菟丝子酒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Thermo AcclaimTM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 m),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来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评价,以VIP值>1为标准筛选菟丝子酒炙前后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建立的菟丝子指纹图谱中,除S2和JS2外,宁夏产区与内蒙古产区相似度较高,PCA提取出3个主成分,能够明显区分生品及炮制品.进一步利用OPLS-DA发现亦可将酒菟丝子及生菟丝子明显区分,且VIP结果显示5号峰(隐绿原酸)、13号峰(槲皮素)、16号峰(新绿原酸)是炮制前后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且炮制后峰面积较生菟丝子显著增加(P<0.01).结论:菟丝子经酒制后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多元统计分析能够明显区分酒菟丝子及生菟丝子,并为菟丝子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菟丝子炮制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差异性成分质量评价相似度评价

    红芪有效成分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特征研究

    魏小成李成义周瑞娟张广袤...
    724-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生长期红芪有效成分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累积变化特征,厘清生长期红芪无机元素的动态需求,为红芪适宜种植区域筛选及优化红芪种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不同生长期采集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红芪根、茎、叶及根际土壤不同土层的无机元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芪根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红芪总多糖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发现红芪根、茎、叶中Cu元素含量稳定,20 cm土壤中Cu和K元素含量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Ca元素-毛蕊异黄酮苷、Fe元素-红芪多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及OPLS-DA结果表明Ca元素、Mg元素及Zn元素可能是不同生长期样品中主要变化的无机元素.结论:土壤无机元素可以影响生长期红芪有效成分积累,建议红芪选择Fe元素含量高和Zn元素含量低的土壤种植.

    红芪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特征有效成分种植技术

    基于延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

    郭秋蕾周佳晓石磊张亚男...
    73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具有明确降压效应的针刺手法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28d,观察其对SHRs延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调控作用,以深入阐明针刺发挥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30只雄性SHRs等分为模型组、针刺不施手法组和针刺手法组,10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两针刺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案干预太冲穴,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处理.所有干预每天1次,2周之间休息1 d,共28 d.重复测量大鼠血压,并在实验第28天采用ELISA法和RT-qPCR技术检测延髓RAS调控轴各组分的表达.结果:自针刺第7天开始,两针刺组较模型组均可显著降低血压,其降压效应一直持续至针刺第28天(P<0.05,P<0.01),且施加针刺手法后其降压效果更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手法组可显著下调RAS升压轴中ACE、AngⅡ表达(P<0.05,P<0.01);同时显著上调RAS降压轴中ACE2、Ang(1-7)和MasR表达(P<0.01,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具有明确的降压效应且针刺干预时间越长降压幅度越大;同时针刺可良性调控延髓RAS各组分的表达,尤其对降压轴ACE2-Ang(1-7)-MasR调节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针刺发挥稳定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之一.

    针刺太冲穴原发性高血压延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枢机制降压血管紧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