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丁樱临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思路管窥

    陈文霞丁樱闫永彬李向峰...
    4091-4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紫癜以皮肤型多见,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国医大师丁樱教授认为,对于本病而言,所见部位既是皮肤,则属脾肺;所见疾患既是斑、点,则属血分,即与卫气营血及心肝肾相关,今以丁教授临证三则验案,揣其思路,认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主要有3种证候,临证从以下3个阶段论治,初发而见风热伤络者,以银翘散加凉血化瘀止血之品;猝发而见血热妄行者,以犀角地黄汤加化瘀养血之药;久发或反复发作而见阴虚血热者,创清热止血颗粒,三方虽证候不同,亦有相兼者,随证变法,可合而用之.

    国医大师丁樱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临证思路验案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颈椎病

    陈楷今沈建新金敏刘小发...
    4095-4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目前西医治疗包括手术、牵引、药物等方面,但并不能治愈该病,且复发率高.笔者在跟随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学习中,领悟到浊毒会对人体脏腑经络造成严重损害.虽然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椎间盘退化和周围组织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但李佃贵教授认为其核心病机在于浊毒内蕴.在临证中,李佃贵教授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滋补肝肾等治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从浊毒角度来探讨颈椎病的治疗,以期能为颈椎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颈椎病浊毒名家经验李佃贵治疗思路

    国医大师禤国维运用重镇药治疗皮肤病经验

    钟东君艾金凤刘炽沈宝贤...
    4098-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镇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榻国维教授善于运用重镇药治疗皮肤病,并熟知其药理作用,其对重镇药的创新使用和探索,拓宽了重镇药的使用范围,为临证运用重镇药治疗皮肤病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经验.文章简要介绍了重镇药的源流,并通过分析牡蛎、珍珠母、龙骨、龙齿、石决明、磁石、石膏等常见重镇药的性味归经、功用特点、配伍应用、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特色,总结禤国维教授运用重镇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并介绍医案1则.

    重镇药皮肤病名医经验榻国维平衡思维

    川派皮科名老中医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经验

    叶晟桢陈明岭肖敏艾儒棣...
    4103-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溃疡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周以上未愈者称为慢性皮肤溃疡,其治疗是医学领域的棘手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显著优势,川派皮科名老中医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丰富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毒、腐、瘀、虚"是其基本病机,提出扶正祛邪、首重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同治、中西合治等治疗原则,强调贵在坚持,方见成效.文章总结川派皮科名老中医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证经验.

    川派皮科名老中医慢性皮肤溃疡经验分期论治内外同治

    "把住表证关"学术思想探赜

    高国建姚梅龄
    4106-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诸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湿疹、哮喘、抑郁症以及癌肿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临床诊疗中发现,这些疾病不少由表证失治、误治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医者对表证认识不够清晰,在外邪初犯人体或表邪未解时,未能及时驱邪外出,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文章从"失表"原因、表证概念、"把住表证关"的历史源流和临床意义,并结合1例哮喘医案,系统阐述"把住表证关"在内科杂病治疗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治疗"失表"的内科杂病提供有益借鉴.

    表证失表内科杂病哮喘抑郁症

    从"瘀毒郁"论胃癌术后调治思路

    聂云梦张光霁
    41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归属于中医的噎膈、胃脘痛、反胃、伏梁、癥瘕、积聚等范畴.胃癌术后患者的调治策略并未形成统一共识,基于胃癌的"瘀""毒""郁"病因病机理论源流,结合现代胃癌术后疾病特点,张光霁教授创新性提出"瘀毒郁"互结关键病机,以化瘀解毒、行气开郁、扶正固本为主,辅以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养生理念,灵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获得了较好疗效,特整理说明以期对胃癌术后患者的调治提供借鉴.

    胃癌术后辨证思路

    基于"因虚生积"理论探讨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演变及辨治

    杨帅周斌
    4115-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前病变(GPL)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积极治疗对防止胃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周斌教授治疗GPL经验丰富,从动态思维出发,提出"因虚生积"理论,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其发生根本,"痰瘀滞聚、毒损胃络"是其进展渐阶,"天年衰损、伏络成积"是其癌变的关键;根据阶段病机特点,认为"健脾养胃、调和气机"是其治疗根本,"祛湿化痰,散瘀解毒"可逆转病情进展,"通络消积、固本防变"是截断其癌变的关键.文章基于"因虚生积"理论对GPL全病程的中医病机动态演变及辨治进行系统总结,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因虚生积胃癌前病变病机治法

    伤寒钤法特色诊疗法及临床运用举隅

    王相钧丁秀芳马先军龙贻弘...
    4119-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钤法特色诊疗法近现代主要由泰山地区几代中医人进行了梳理与挖掘,2023年获批为山东省泰安市传统医药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诊疗疾病方法是通过一套推演法则,如根据患者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来推求病位病性,得出病-证-方,然后再参合望闻问切进行选方加减用药.临床实践表明钤法诊疗推演体系具有诊断疾病精准、处方用药简单、疗效显著、疗程短等优点.因此,伤寒钤法推演体系方法可行,具有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值得我们挖掘、传承并推广.

    伤寒钤法五运六气经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诊疗法临床运用

    中医尺肤诊断学(法)概论

    王培禧
    4123-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围绕王氏在经典文献基础上进行探索及临床实践,形成王氏尺肤诊断特色.介绍了尺肤诊断法5种基本诊疗法与"位""象"结合,以及诊疗的相关具体操作及临床运用.尺肤诊断学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运用"诊局部知整体"的全息对比合参诊断法,将尺肤、掌指、经络、爪甲与诊寸口脉搏有机融为一体的诊疗方法,以尺肤分配脏腑形身定病位,审尺肤、掌指、经脉、爪甲色泽形态变化配合诊寸口脉动定病性,"位""象"结合,色脉尺合参,多局部(尺肤、掌指、经脉、爪甲)多层次(骨、脉、筋、肉、皮)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获取五脏六腑反映于外的生理病理信息,从而充分、辨证、合理地运用各种诊察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信息,作出最佳治疗选择;使中医学达到"能合色脉,万举万全"的特有的、辨证的"神用无方"的学术境界;拓展了中医学的诊断范围,是中医诊断学的补充和完善,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及临床指导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尺肤诊断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操作源流

    林氏骨伤疗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

    林熙勇
    4128-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于南少林的林氏骨伤疗法,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是我国近代十大骨伤流派之一.林氏骨伤疗法的鼻祖是骨伤名医林达年,林氏中医骨科对骨折、筋伤等骨伤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之处,对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秘验方内外治及练功康复等治疗手段已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林氏骨伤疗法特有的正骨手法,如触摸、拨伸、持牵、按压、提托等,已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将对林氏骨伤疗法的起源、学术体系、临床应用及改进进行简述.

    林如高骨折正骨骨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