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月刊

1671-038X

zgzxyxhzz2011@sina.com

027-8572683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生菌制剂防治胃溃疡Billroth-Ⅰ术后并发症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研究

    黄亮李合田由京李昌伟...
    801-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对降低胃溃疡Billroth-Ⅰ术后并发症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Ⅰ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在围术期进行益生菌制剂干预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术后血常规及感染指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等资料,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价。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晚期并发症进行组间分析,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GSRS评分进行组间和组内分析,明确围术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和术后5 d时各项感染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3 d腹腔引流量、拔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相关并发症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在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的例数较对照组更少;在术后远期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营养障碍、胃排空障碍、倾倒综合征和胃溃疡复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GS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1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年(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个月GSR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Ⅰ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胃溃疡Billroth-Ⅰ益生菌围术期并发症

    通降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分析

    任浩侯雪玥文玉利李阳...
    807-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通降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6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CAG伴IM患者的完整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变化,观察胃黏膜病变改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6。51%。结论:通降活血法治疗CAG伴IM有效率较高,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借鉴。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通降活血法临床疗效

    五味通便茶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黄土财方东韩素芬沈亚蓓...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五味通便茶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ompound 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ow-der,PEG)对功能性便秘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取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行结肠镜检查的48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233例)将3盒PEG加入3 000 mL温水中,分次口服。观察组(n=2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提前1d取五味通便茶泡饮。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气泡情况、用药方案接受度、息肉检出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用药方案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味通便茶联合PEG在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PEG,肠道清洁度更高,不良反应少,患者更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功能性便秘五味通便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辨证取穴推拿联合西医治疗脘痞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

    陈婷婷叶翛然占桂平
    816-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辨证取穴推拿联合西医治疗脘痞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90例脘痞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辨证取穴推拿。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胃肠激素[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血清神经肽 Y(serum neu-ropeptide Y,NPY)、增食欲素A(Orexin-A)和瘦素(Leptin)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满闷不舒、上腹胀、暧气等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GAS水平降低,MTL、SS水平升高,且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更优(P<0。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NPY、Orexin-A、Leptin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患儿的NPY、Orexin-A、L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推拿结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脘痞患儿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胃肠激素及血清NPY、Orexin-A和Leptin 水平。

    辨证取穴推拿脘痞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胃肠激素

    基于《黄帝内经》"五臭理论"刍议王彦刚教授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田向上王彦刚沈春霞徐楚楚...
    82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王彦刚教授从臊焦香腥腐"五臭理论"出发,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文章对"五臭理论"内涵及其在五脏生理病理过程中的机制进行阐发,从香臭凑脾秽浊化、焦臭凑心烦热清、臊臭凑肝瘀血散、腐臭凑肾腐朽消、腥臭凑肺恶气逐5个方面介绍王彦刚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五臭理论"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五臭理论《黄帝内经》化浊解毒法慢性萎缩性胃炎

    ERCP联合健脾清胆汤治疗PH1儿童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化脓性胆管炎伴胆汁瘤1例

    时鑫李永静郝立校龚彪...
    825-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 type 1,PH1)是一种由于肝酶缺乏致草酸盐全身沉积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目前一线治疗推荐肝肾联合移植。肝移植术后多并发吻合口狭窄、化脓性胆管炎等胆道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诊断化脓性胆管炎的"金标准",同时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根据胆汁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的应用。中医胆为六腑之一,"腑以通为用",我科经验方健脾清胆汤能疏肝健脾、利湿退黄、清热通腑,有助于减轻胆汁淤积,恢复正常排泄,改善胆道炎症。现报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健脾清胆汤治疗PH1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化脓性胆管炎伴胆汁瘤患儿1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健脾清胆汤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吻合口狭窄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瘤

    肠道微生物在化疗相关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卢冬雪严晶吴华
    830-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黏膜炎又称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是放化疗常见的剂量反应性毒性。以腹泻、疼痛、溃疡和营养不良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最终导致化疗中断,增加病死率。化疗相关肠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多样,临床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在化疗相关肠黏膜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肠道菌群如何调控化疗相关肠黏膜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从肠道菌群角度阐述其对化疗相关肠黏膜损伤的常见病理反应(炎症、氧化应激、肠黏膜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并以肠道菌群为载体,探讨潜在的治疗手段,为临床治疗与基础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肠道微生物肠黏膜损伤中医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张迎雪王冉张一凡钟延美...
    834-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性脑病是一种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综合征,能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在肠-肝-脑轴功能异常的基础下,肝性脑病能够导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生变化、肠道通透性改变及细菌易位,引起全身和局部炎症,进一步影响肝脏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粪菌移植是一种新兴的特殊器官移植,是将粪便中正常功能菌群移植于患者肠道内,通过重建肠道菌群结构、调整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信号通路来帮助恢复重建肠道菌群的平衡。本文就粪菌移植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粪菌移植肝性脑病肠道菌群肠-肝-脑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