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6年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李潇宁黄徐睿张平安郑旭东...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运用证据图系统检索并梳理近6年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研究,了解中药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质量.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里中药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并分析证据分布特征.最终纳入136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128篇干预性研究和8篇观察性研究.结果 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共获得27种中药注射液,以痰热清注射液的使用频次最高,用药存在未经辨证论治或超说明书使用的情况.近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以单中心、小样本、短周期的临床试验居多,合并用药和结局指标种类较多,且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结论 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与结局指标评定,充分发掘中医优势,提高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以便形成更多的高质量证据,为中药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注射液临床研究证据图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邢帅张盼盼邵旭鹏迟培枫...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以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Review Manger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纳入总数为2 061例,其中观察组1 037例,对照组1 024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MD=1.2,95%CI(1.15,1.25),P<0.000 01]、PO2[MD=4.43,95%CI(3.52,5.35),P<0.01]、FEV1[MD=0.27,95%CI(0.17,0.37),P<0.01]、FEV1/FVC%[MD=4.4,95%CI(3.46,5.34),P<0.01]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MD=-3.2,95%CI(-4.06,-2.34),P<0.01]、PCO2[MD=-5.93,95%CI(-7.11,-4.76),P<0.01]、WBC[MD=-0.7,95%CI(-1.05,-0.36),P<0.01]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CRP[MD=-2.11,95%CI(-4.57,0.36),P<0.09]相比于对照组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AECOPD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炎症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清金化痰汤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中药灌肠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肠道黏膜修复作用的Meta分析

    徐艺苑张聪伟刘金响史英...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急性期或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及对黏膜修复作用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登记库、PubMed、Embase等,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RCTs,Meta分析结果示:总有效率[RR=1.22,95%CI=(1.15,1.28),P<0.01];腹泻积分[SMD=-1.38,95%CI=(-2.00,-0.77),P<0.01];脓血便积分[SMD=-1.09,95%CI=(-1.64,-0.53),P<0.01];Baron 评分[SMD=-1.38,95%CI=(-2.05,-0.70),P<0.01];黏膜组织评分[SMD=-2.00,95%CI=(-3.35,-0.66),P<0.0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SMD=-3.11,95%CI=(-5.71,-0.50),P=0.0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SMD=1.65,95%CI=(1.35,1.95),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MD=-1.93,95%CI=(-2.48,-1.39),P<0.01].结论 中医药灌肠辅助治疗急性期或活动期UC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腹泻及脓血便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灌肠炎性因子临床症状Meta分析

    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杨梦霞武浩文赵春铭陈腾飞...
    582-586,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寻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TCMID和TCM Database@Taiwan中药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大黄牡丹汤化学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药物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筛选脓毒症和胃肠功能障碍的疾病相关作用位点;利用Venny2.1.0在线工具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相关作用位点的交集基因,并结合STRING12.0数据库和Cytoscape3.9.1软件绘制多层次相互作用的"中药-化合物-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完成对潜在治疗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得到大黄牡丹汤的53个化学成分及其479个作用靶点,与2 121个脓毒症相关作用位点、6785个胃肠功能障碍相关作用位点取交集后得到124个潜在治疗靶点.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Akt1等.通过富集分析发现,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通过调控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可能与抗炎、免疫系统等相关.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黄牡丹汤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桑白皮汤含药血清调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研究

    谭卫刘雨张钰李福星...
    587-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桑白皮汤调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 制备桑白皮汤含药血清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采用15%香烟溶液和20 ng/mL脂多糖溶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模,按照药物干预分为桑白皮汤组、乙酰半胱氨酸组、空白组及模型组,采用CCK-8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WB法检测数据挖掘中预测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细胞活性降低,桑白皮汤组与模型组对比,细胞活性升高(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表明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模成功.桑白皮汤组、乙酰半胱氨酸组与模型组对比,IL-1 β、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桑白皮汤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IL-1β、TNF-α蛋白表达,其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与调控炎症因子IL-1β、TNF-α有关.

    气道黏液高分泌桑白皮汤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

    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邵沙沙殷惠美杨家乐潘勇军...
    591-594,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肺损伤小鼠模型,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1组(10 mg/kg)、丹参酮2组(30 mg/kg)、丹参酮3组(50 mg/kg)、丹参酮4组(100 mg/kg).药物干预24 h后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肺微血管通透性、肺组织湿/干重比、白细胞计数以及炎症因子等各项指标,假手术组仅行盲肠探查术.结果 丹参酮各组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及评分均减轻(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各组小鼠肺组织Evans Blue含量、肺组织湿/干比明显降低(P<0.05),BALF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炎症因子明显减少(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丹参酮2组、丹参酮3组和丹参酮4组之间,肺组织病理损伤、Evans Blue含量、肺组织湿/干比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脓毒症所致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改善肺损伤;30 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 A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脓毒症丹参酮ⅡA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肺损伤小鼠

    芍药甘草汤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及对免疫调节机制影响

    杨浩刘婷婷曾荧王敏...
    595-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芍药甘草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法建立NP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予以芍药甘草汤灌胃治疗14 d.治疗前后监测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测定p-STAT3在脊髓中与Iba1的共定位情况,RT-PCR检测CD68、SOCS3、Arg-1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STAT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中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IL-1 β、1L-6 和 TNF-α 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JAK2、p-JAK2、STAT3、p-STAT3 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术后7、14 d的CD68、SOCS3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Arg-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组大鼠治疗后MWT、TWL明显上升(P<0.01),脊髓背角中凋亡细胞减少,IL-1β、IL-6、TNF-α的水平显著减少(P<0.01),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D68、SOCS3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Ar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进而发挥改善NP的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芍药甘草汤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JAK2/STAT3通路大鼠

    调心安神针法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的影响

    郑渝凡李明妍徐敏崔华峰...
    60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调心安神针法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RA)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miRNA1、miR-NA133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调心安神针法治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及胺碘酮组,针刺组施以调心安神针刺法预处理7 d(取穴:灵台、神道、双侧内关、百会).采用结扎/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RA模型大鼠.造模完毕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RT-PCR法检测缺血区中央部位心内膜心肌miRNA1、miRNA133a的表达水平.结果 针刺组、胺碘酮组CK-MB和LDH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胺碘酮组miRNA1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胺碘酮组低于针刺组(P<0.01);针刺组和胺碘酮组miRNA133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胺磺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心安神针法预处理和注射胺碘酮均能改善心肌损伤,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miRNA1表达,上调miRNA133a的表达有关.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针刺调心安神针法微小RNA1微小RNA133a大鼠

    肩三针针刺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

    田野秦丽娜吕桃桃饶健璋...
    605-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肩三针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行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肩周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肩三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肩三针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在治疗前、治疗后、末次随访时,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组内比较,在治疗后与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同时两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肩三针针刺联合刺络放血拔罐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肩三针针刺,能够进一步缓解肩周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肩周炎针刺气滞血瘀肩三针刺络放血

    急性冠脉综合征热毒病机辨治策略

    孙语男李军
    608-61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ACS以脏腑虚损为本,痰瘀为标,热毒为变.痰热、郁热、瘀热化生热毒,热毒痹阻心脉是ACS基本病机.热毒多由气分传变入血,气分、血分辨治是ACS热毒病机辨治纲领.热毒结胸、邪滞气分,治宜分消祛除痰、湿、积、滞等秽浊有形实邪,通达气机,清宣透散,火郁发之,清热解毒,予升降散、栀子豉汤、柴胡剂、越鞠保和丸、小陷胸汤加枳实、瓜蒌薤白半夏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宣白承气汤等辨证加减;热入营血,热毒夹瘀,治宜凉血活血解毒、益气养阴生津,予四妙勇安汤、生脉散、《证治准绳》养心汤、炙甘草汤等经典名方辨证治之.结合中医古籍文献记载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深入挖掘ACS热毒病机气分血分辨治的理法方药,可为中医药治疗ACS提供精准指导.

    急性冠脉综合征热毒气血辨治清热解毒活血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