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字形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徐莺卜天生张数理
    1025-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Z"字形拨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拨针组和针刺组,分别给予"Z"字形拨针联合常规护理宣教和针刺联合常规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头夹肌及头半棘肌E值的变化和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及功能评价均有明显改善,但拨针组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头夹肌及头半棘肌E值均下降,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Z"字形拨针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降低相关肌肉的E值,且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治疗作用,降低复发率.

    神经根型颈椎病拨针气滞血瘀临床研究

    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肖海鹏吴安定黄昱
    1030-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76例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利湿方.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以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身目俱黄、高热烦渴、舌红苔黄、小便色黄、倦怠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IL-10、CD4+、CD4+/CD8+均升高,ALT、AST、TBil、TNF-α、IL-6、CD8+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治疗HBV-ACLF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其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预后,较为安全.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热毒炽盛证凉血解毒利湿方血浆置换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预后

    加味来复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血清H-FABP、cTnⅠ及NT-proBNP表达的影响

    李想李妍岳宝霞
    1034-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来复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来复汤辨证内服,每天1剂,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检测治疗前后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水平;进行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T)、阳虚血瘀证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和静息心率评估;进行治疗前后Memo-rial 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估;比较治疗后疾病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搏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SAS-HF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MLHFQ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阳虚血瘀证各主要症状和总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MWT增加(P<0.05),静息心率减少(P<0.05),且均以观察组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来复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保护心肌损伤,减轻心衰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加味来复汤阳虚血瘀证生活质量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

    电针对脑出血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作用分析

    赵东毅王超万刘定林
    1038-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电针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方面、神经功能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含量的影响.方法 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均治疗15 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BI、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含量均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ICH)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状态,降低血清AQP4含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初步提示了电针能有效治疗ICH的机制可能与其能调控血清AQP4的表达有关.

    脑出血电针血清水通道蛋白4改良Barthel指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冲击波循经取穴联合中药熏蒸功能锻炼治疗足底筋膜炎临床观察

    费慧楼宇梁曾林如
    1041-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及治愈率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疼痛、功能、活动度3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在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基础上,使用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足底筋膜炎能更加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足功能,其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优势.

    足底筋膜炎体外冲击波中药熏蒸循经取穴临床观察

    清肠涤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热毒炽盛证)的疗效观察

    柏天野李凤何花谢彦宇...
    1044-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肠涤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信封法将60例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加美沙拉嗪栓纳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清肠涤瘀汤口服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Mayo肠镜分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舌脉评分、Mayo肠镜指标评分、IBD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清肠涤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具有显著疗效及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清肠涤瘀汤热毒炽盛证疗效观察

    健神利水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廖美容高玉广黄德庆刘泰...
    1047-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神利水方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予健神利水方治疗,治疗观察期为4周,观察两组入院24 h和治疗7、14、28d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TNF-α、IL-6的变化,同时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9%,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NIHSS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均逐步下降(P<0.05),GCS评分逐步上升,观察组的NIHSS及血清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神利水方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脑出血健神利水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脉波图分析

    刘彤杜少辉车艳楠杨丽娜...
    1051-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芤脉患者的脉图时域参数特征,为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凭脉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脉诊采集仪采集5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左关脉脉波图,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身红外热成像图,分析脉图参数与全身热图温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左手关脉浮取h1、h3、w、w/t增大(P<0.05),中取h1、h3、h3/h1、w、w/t增大(P<0.05),沉取h3/h1、w、w/t增大(P<0.05),浮取、中取与沉取h5减小(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三焦平均温度增高(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区相对温度差△T为负值,心区热值低于其对应躯干区域的平均热值.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脉波图有其独特性,既有浮、大的阳亢与中空的阴血亏虚特点,也有虚、缓的阳虚特征,热成像图的温度对比体现了阳浮和心阳虚损,可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阴阳辨证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也初步补充了关于芤脉局部缺血的研究内容.

    缺血性脑卒中芤脉阳虚脉诊仪脉波图热成像

    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黄昊王兆民程小娟胡高文...
    1055-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埋豆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血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血管内皮素1(ET-1)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回升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VM较对照组增快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RI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可调节NO和ET-1水平,提高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周围性眩晕耳穴埋豆定眩颗粒

    接骨膏对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致痛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路继刚王东伟于希名
    1059-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接骨膏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接骨膏治疗.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肺挫伤简易评分和气滞血瘀证评分;记录血气指标、胸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炎症因子和致痛因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5、7天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挫伤简易评分和气滞血瘀证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上升(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5),观察组Pa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致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骨膏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早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在早期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改善肺功能及促进骨折和肺挫伤的康复.

    肋骨骨折肺挫伤接骨膏炎症反应致痛因子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