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科技
中国中医药科技

陈可冀

双月刊

1005-7072

jtcmst@163.com

0451-5367150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银行街28号

中国中医药科技/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具有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办刊10年来,努力宣传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这一宗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学术特点,始终在中医药科技前沿,成为中医药科技和经济建设之桥梁,为中医药面向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王立娟钱鹏徐鸽韩柯柯...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 217 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 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 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 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 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络脉诊法舌下络脉恶性肿瘤不同系统肿瘤

    五运六气与干燥综合征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徐薇薇赵琳刘秋红
    5-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等相关信息与pSS发病所累及的系统损害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釆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住院部收集 2020 年 1 月—2021 年12 月就诊的pSS患者,收集其出生时的运气学相关信息资料,统计运、气因素出现的频次,分析其与pSS发病所累及的系统损害及中医证候相关的运气因素,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结果:岁运因素中"土不及"是pSS患者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六气因素中的"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及"厥阴司天、少阳在泉"是pSS气阴两虚证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木太过""金太过""水太过""水不及",六气因素中"少阴司天、阳明在泉"及"少阳司天、厥阴在泉"为阴虚津亏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火太过",六气因素中"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是阴虚热毒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木太过""金不及""木不及",六气因素中"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为阴虚血瘀证pSS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金不及",六气因素中"太阴司天、太阳在泉"为pSS患者关节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土不及""金不及"为pSS患者肺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岁运因素中"火太过""土太过""土不及",六气因素中"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为pSS患者血液系统受累的易患禀赋因素.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与五运六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五运六气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系统损害相关性

    电针风池穴对颈性高血压家兔血压和椎动脉、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刘芳方浩亮谢思维黄哲女...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风池穴对颈性高血压模型兔血压、颈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颈性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 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 只,另选取6 只健康家兔作为正常组.对电针组家兔给予电针风池穴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家兔仅给予相同时间的固定.观察各组家兔椎动脉及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最大流速(end-diastolic volume,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股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家兔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61.30±9.62)cm/s]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家兔股动脉收缩血压[(109.60±4.56)mm Hg]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家兔股动脉收缩血压[(112.00±6.07)mm Hg]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有效降低颈性高血压家兔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改善颈区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

    电针风池穴颈性高血压血压血流动力学家兔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川膝散对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周晓成项杰张姚萍吴良金...
    16-1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川膝散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至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接受股四头肌锻炼、外用消炎止痛膏及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增加川膝散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JOA 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检测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介素1b(IL-1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及WOMAC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WOMAC评分更低,而JOA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LR4、NF-κB p65、IL-1b、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TLR4、NF-κB p65、IL-1b、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LR4、NF-κB p65、IL-1b、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膝散可以通过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作用.

    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川膝散TLR4/NF-κB信号通路

    调脾增食颗粒对幼龄厌食大鼠血浆β-EP及CCK-8的影响

    梁雪李会影于映霞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调脾增食颗粒对幼龄厌食大鼠血浆β-EP(β-内腓肽)及CCK-8(胆囊收缩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0 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调脾增食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 只.除正常对照组喂饲常规鼠饲料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特制高蛋白高脂饲料喂养1 周,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调脾增食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按33.86、16.93、8.47 g/(kg·d)剂量给药,阳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 0.675 g/(kg·d),连续给药 4 周;记录各组大鼠进食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β-EP及CCK-8 的含量.结果:调脾增食颗粒中、高剂量组第3 周和第4 周的进食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调脾增食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浆β-EP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CCK-8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调脾增食颗粒治疗厌食症与调节血β-EP及CCK-8 的分泌与释放有关.

    调脾增食颗粒厌食进食量β-EPCCK-8幼龄大鼠

    疏肝健脾颗粒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

    王莹张明王红月李湘奇...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对模型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阻断乳腺癌癌前病变发展的机制.方法: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及疏肝健脾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雌孕激素与DMBA联合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三苯氧胺、疏肝健脾颗粒不同剂量干预60d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及Fas、FasL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率为69.2%,疏肝健脾颗粒各剂量组及三苯氧胺组的癌前病变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疏肝健脾颗粒中、低剂量组部分大鼠乳腺组织发生浸润癌.正常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Fas蛋白表达较高,FasL蛋白表达在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表达较高,疏肝健脾颗粒各剂量组和三苯氧胺组Fas蛋白表达增强,FasL蛋白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或P<0.01).结论:疏肝健脾颗粒可以显著降低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率,调控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的表达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乳腺癌癌前病变疏肝健脾颗粒三苯氧胺FasFasL大鼠

    基于DKK3调控探讨藏红花素对Aβ25-35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晓佳吴敏江萌刘立权...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藏红花素通过调控dickkopf WNT 信号通路抑制因子 3(Dickkopf3,DKK3)对Aβ25-35 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Aβ25-35 诱导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系HT22 细胞模拟细胞损伤,CCK8 增殖实验检测藏红花素最佳干预浓度.qPCR 检测 DKK3 沉默质粒(DKK3 siRNA)以及DKK3 过表达质粒(DKK3-OE)的DKK3 mRNA表达,随后进行细胞转染.细胞分为正常组、Aβ25-35组、Aβ25-35 +藏红花素组(1.0 μmol/L)、Aβ25-35 + DKK3 siRNA 组、Aβ25-35 + siRNA 对照组、DKK3-OE组、空白质粒对照组、DKK3-OE +藏红花素组(1.0 μmol/L)组.采用流式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Tubulin β染色观察细胞神经突触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β、DKK3、β-catenin、GSK-3β、p-GSK-3β、Caspase-3、Bax、Bcl-2 蛋白表达.结果:0.5~2.0 μmol/L藏红花素可显著上调HT22 细胞活力(P<0.05).与正常组相比,Aβ25-35 组和DKK3-OE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突触长度、分支数显著减少,Aβ、DKK3、p-GSK-3β/GSK-3β、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β-catenin、Bcl-2 蛋白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DKK3-OE组相比,藏红花素干预则能逆转以上结果.与Aβ25-35 组相比,Aβ25-35 +藏红花素组和Aβ25-35 + DKK3 siRNA组细胞的凋亡显著降低,突触长度、分支数显著增加,Aβ、DKK3、p-GSK-3β/GSK-3β、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β-catenin、Bcl-2 蛋白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Aβ25-35 诱导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通过抑制DKK3 调控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阿尔兹海默症藏红花素DKK3神经元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体外实验

    基于ACOX1-CPT2基因表达变化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改善作用

    贾修滨刘春燕刘运超刘伯言...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PGCD)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70 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伐他汀[20 mg/(kg·d)]+依折麦布[20 mg/(kg·d)]组(A + E)及肉苁蓉苯乙醇苷组[(250、500、1000 mg/(kg·d))](L-PGCD、M-PGCD、H-PGCD),均以高脂饮食(脂肪 42%、胆固醇 0.15%)饲养,另取14 只雄性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12 周末,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新鲜肝组织匀浆,ELISA方法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LCAD)等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含量;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 2(CPT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 个剂量PGCD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TG水平,抑制血清ALT、AST的活性,剂量依赖性地减少FAS含量,显著提升LCAD含量和GSH-Px和SOD活性,并降低MDA和LPO含量.RT-PCR实验显示,PGCD显著升高肝组织ACOX1 和CPT2 mRNA 表达.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能够通过调控肝组织ACOX1 和CPT2 基因表达改善肝组织脂质代谢,降低肝组织的脂质沉积.

    肉苁蓉苯乙醇苷酰基辅酶A氧化酶1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脂质代谢氧化应激ApoE-/-小鼠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吴迪王清张殿文李伟...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2 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 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 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2 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 NF-κB p65 蛋白表达有关.

    黄芩苷发热解热作用TNF-αIL-1βIL-6PGE2cAMPNF-κBp65大鼠

    基于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消疳健胃合剂水提工艺

    张乐怡张晓芹王慧玉雷后兴...
    41-4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消疳健胃合剂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橙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川陈皮素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消疳健胃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h,加8 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2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消疳健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消疳健胃合剂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