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芦凌羽王林洪
    101-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黄芩苷组(BG),另将健康大鼠设对照组(CG),每组12只.BG组大鼠给予黄芩苷水溶液(50 mg/kg)每日灌胃,CG、MG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12周后测量大鼠血糖,然后麻醉取右眼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簇分化抗原68(CD68)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视网膜形态: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丢失明显增多,而BG组RGC数量增加;MG组视网膜厚度较CG组薄,而BG组较MG组厚.(2)小胶质细胞:CG组小胶质细胞局限在内核层;MG组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且分布在视网膜的每一层中;BG组小胶质细胞数量较MG组少,且小胶质细胞迁移受限.MG组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高于CG组(t=7.348,P=0.000),BG组CD68表达低于MG组(t=2.449,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STAT3、IL-6:CG组视网膜STAT3表达主要分布在内丛状层,而MG组视网膜各层均有大量STAT3阳性表达,BG组视网膜各层中STAT3表达明显弱于MG组.MG组大鼠视网膜STAT3 mRNA、IL-6 mRNA表达高于CG组(tSTAT3=9.935、tIL-6=17.501,均P=0.000),BG组视网膜STAT3 mRNA、IL-6 mRNA表达低于MG组(tSTAT3=8.432、tIL-6=9.944,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芩苷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激活,其机制可能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黄芩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胶质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

    基于《中华医典》的驻景丸文献学分析

    张明星易腾达施继玲王晓颖...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理《中华医典》中驻景丸的组成、主治和功效.方法 纳入《中华医典》收录的医学古籍中含驻景丸及其相关内容的条文,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将处方名称、药物组成、主治、功效和出处录入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而后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检索出古籍24部,涉及条文30条,其中含驻景丸26条,驻景圆2条,驻京丸、车前子丸各1条.(2)药物组成:共得到15个驻景丸处方,均以菟丝子和车前子为核心药物.(3)主治功效:主治病症主要有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视物不明、迎风有泪等;功效主要为补肝肾、明目.结论 不同古籍文献中驻景丸的药物组成及剂量各异,菟丝子、车前子药物组合是驻景丸方核心药对,熟地黄是重要组成药物,主要治疗以肝肾不足为主的目昏暗等内障眼病.

    驻景丸菟丝子车前子《中华医典》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的用药规律

    周日龙罗紫玉陈志松夏燕婷...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专利160项,共涉及药物510味,药物累计频次2,055次.(2)性味归经:四气为寒性药最多,共27味(49.0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71味(47.9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38味(25.00%).(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55味,使用频次最高为枸杞子(46次,28.75%),其次为熟地黄(42次,26.25%)、菊花(41次,25.63%)、甘草(39次,24.38%)、决明子(38次,23.75%).(4)高频中药功效归类分析:排名前5位为清热药(14味,25.45%)、补虚药(12味,21.82%)、解表药(8味,14.55%)、平肝息风药(5味,9.09%)、利水渗湿药(4味,7.27%).(5)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对排名前5位分别为:菊花-枸杞子(21次,9.21%)、茯苓-枸杞子(20次,8.77%)、决明子-菊花(20次,8.77%)、泽泻-菊花(18次,7.89%)、熟地黄-菊花(18次,7.89%).(6)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有效组合.第Ⅰ类功效为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第Ⅱ类功效为祛风解表,凉血解毒;第Ⅲ类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第Ⅳ类功效为滋肾养阴,平肝潜阳;第Ⅴ类功效为滋补肝肾,化痰泻火;第Ⅵ类功效为滋补肝肾,祛风化火.结论 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有规律可循,多从肝、肾、脾入手,组方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主要针对风、火、痰、虚、郁、瘀六类致病因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立科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用药规律

    翟孟凡谢立科郝晓凤陈子扬...
    118-12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立科治疗眼眶炎性假瘤(OIPT)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诊治的OIPT患者病历.将处方信息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并绘制神经网络图,使用Apriori关联规则建模挖掘药物的配伍规律.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处方84个,涉及药物138味,累计用药频率为1,673次.(2)药物属性: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59味(42.7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3味(31.16%);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0味(28.99%).(3)高频中药用药频次: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26味,排在前5 位的依次为防风 76 次(4.54%)、红花 74 次(4.42%)、生地黄 69 次(4.12%)、桃仁 68 次(4.06%)、重楼66次(3.95%).(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软坚散结;疏风清热、消肿散结;健脾燥湿、活血通络.(5)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重楼-半边莲;防风-半边莲;桃仁-半边莲;生地黄-半边莲;栀子-重楼.结论 谢立科治疗OIPT多以寒性药、甘味药居多,且多入肝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其主要治疗思路,同时顾护人体津液,提升机体正气,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据挖掘眼眶炎性假瘤用药规律

    康柏西普联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DME的临床观察

    崔文轩陶远王红杨梦瑶...
    122-12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联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DME患者191例(191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95只眼)和治疗组96例(96只眼).对照组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2组均观察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个月时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微血管瘤(MAs)数量、硬性渗出(HE)面积、眼底视网膜出血(RH)面积.结果 2组治疗前BCVA、CMT、MAs、HE及眼底出血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CVA:治疗后2组各治疗时间点的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个月=11.668、t3个月=12.688、t6个月=12.496、t9个月=12.246、t12个月=13.125,均P=0.000;治疗组:t1个月=10.590、t3个月=12.922、t6个月=11.691、t9个月=13.352、t12个月=12.579,均P=0.000);但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MT:治疗后2组各时间点CMT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1个月=29.301、t3个月=30.268、t6个月=32.781、t9个月=31.627、t12个月=32.379,均P=0.000;治疗组:t1个月=26.602、t3个月=27.765、t6个月=27.919、t9个月=28.859、t12个月=26.593,均P=0.000),但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As:治疗后2组各治疗时间点MAs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 个月=6.089、t3 个月= 14.099、t6 个月=12.171、t9 个月=14.839、t12 个月=15.536,均P=0.000;治疗组:t1个月=7.521、t3个月= 16.310、t6个月=16.650、t9个月=16.894、t12个月=16.468,均P=0.000).2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As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30).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E和RH面积:治疗12个月后2组HE(χ2对照组=15.656、χ2治疗组= 34.173,均P=0.000)及RH面积(χ2对照组=22.579、χ2治疗组=52.191,均P=0.000)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治疗组HE面积及RH吸收面积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HE=7.343,P=0.025;χ2RH=7.353,P=0.025).(5)注射次数:治疗期间,对照组平均注射次数6.36次多于治疗组4.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75,P=0.000).(6)安全性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和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退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促进眼底HE及出血的吸收,并通过减少康柏西普注射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止血祛瘀明目片康柏西普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疗效视力眼底出血硬性渗出

    止敏方口服联合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湿热夹风证的临床研究

    龚佳怡周苾文姚菊英秦燕...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止敏方口服联合雾化治疗湿热夹风证过敏性结膜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湿热夹风证AC患者90例(180只眼),随机分成联合组、雾化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60只眼).联合组予止敏方口服及雾化,雾化组单予止敏方雾化,对照组予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滴眼,均治疗14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泪液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和泪液IgE抗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症状积分: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联合组=-18.199、t雾化组=-15.715、t对照组=-13.739,均P=0.000).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4,P=0.000).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雾化组症状积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联合组=-3.640,P=0.000;t雾化组=-3.156,P=0.002),联合组与雾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征积分:治疗后3组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联合组=-18.887、t雾化组=-17.742、t对照组=-15.556,均P=0.000).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59,P=0.000).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雾化组体征积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联合组=-5.157,P=0.000;t雾化组=-4.409,P=0.000),联合组与雾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泪液IgE抗体:治疗后3组IgE抗体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联合组=-48.276、t雾化组=-38.164、t对照组=-34.129,均P=0.000).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535,P=0.000).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雾化组均较低(t联合组=-56.682、t雾化组=-21.667,均P=0.000).联合组低于雾化组(t=-49.47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临床疗效: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887,P=0.001).与联合组比较,雾化组和对照组均较低(Z雾化组=-16.483,P=0.024;Z对照组=-23.26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雾化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复发率: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16,P=0.000).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雾化组均较低(χ2联合组=22.500,P=0.000;χ2雾化组=6.696,P=0.010),联合组低于雾化组(χ2=5.963,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止敏方口服加雾化的联合疗法治疗湿热夹风证AC有效,且较单一疗法优势显著.

    止敏方过敏性结膜炎联合疗法雾化

    张风梅从"痰湿质"论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经验

    刘莹莹李清雅张风梅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及水肿等症状,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其作为常见的第二大视网膜血管疾病,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发病率高,预后不良.RVO归属中医学"血证""络损暴盲"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气、火、痰湿、瘀血是RVO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在体质学说的指导下,张风梅擅长应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诊治RVO,认为RVO的发生与痰湿质关系密切,本文从"痰湿质"出发,总结张风梅以化痰、利湿、祛瘀法治疗RVO的经验方法.

    痰湿体质视网膜静脉阻塞名医经验

    王东红采用耳穴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经验浅析

    郭昊仙卞云影王梦雨王东红...
    139-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绝经期干眼(PDED)是临床常见的干眼类型之一.围绝经期妇女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从中医角度认为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影响阳气的生成与运行.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十分密切,通过耳穴治疗可以温补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化生和输布精、血、津液,使之上濡于目,改善患者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和视疲劳等PDED的症状.王东红认为PDED的病机核心为肾阳不足、肝血亏虚、目失濡养,阳气不足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采用其自创的耳穴综合疗法(耳穴推拿、针刺、点按、压丸)治疗此病获得良好疗效,在耳穴综合治疗中尤其重视对耳轮体的督脉作用,以达到温养阳气、行气活血的功效,为临床治疗PDED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阳气耳穴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督脉对耳轮体

    明目药"法象"新解

    郝永龙陈美荣王磊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象思维用药是中药法象药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传统中医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应用法象思维取明目中药形态之象、天时之象、升降之象、色泽之象、经脉之象和习性之象,进而"取象比类"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29味明目中药的法象机制,如青箱子,其形类眼球,乌黑发亮;珍珠,其色泽宝光闪烁,与目之光泽相类;菊花,得秋金之气,金克木而明目等,以期进一步丰富眼科用药理论,启发中医眼科临床用药思路,回归中医药原创思维,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明目药法象思维法象药理思路

    基于《眼科阐微》探讨归元剔络法治疗老年性眼病的学术思路

    张伟道杨二双杨桂萍冯俊...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眼科阐微》开创了老年性眼病证治专论的先河,书中概括了老年性眼病的证候特征、阐释了病因病机、提出了治疗法则,其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在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冯俊认为老年性眼病为本虚标实、脏窍同病之证,其中,脏腑为本,一身之元归脾肾;目为标,目中之元归气血;玄府-络脉为枢,标本联系剔络为要.所以,老年性眼病位在五脏和目窍,发病之本为脏腑虚损,尤责之脾、肾;发病之标为目窍,尤责之气血.本文提出归元剔络法可作为老年性眼病的治疗原则,以剔络开府、益气通窍的归元剔络方可作为治疗老年性眼病的核心方,临证中可根据其标本、虚实辨证加减.

    老年性眼病《眼科阐微》归元剔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