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耳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耳科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中华耳科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杨仕明

季刊

1672-2922

zhek301@sina.com,zhek301@163.com

010-66939502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耳科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中耳胆脂瘤的研究进展

    朱维维张春林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中耳胆脂瘤是儿童常见的耳科疾病,与成入中耳胆脂瘤比较,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儿童中耳胆脂瘤早期病情隐匿、诊断相对困难,由于其破坏能力较强,往往病变范围较广,听力损失较重.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我们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儿童中耳胆脂瘤的诊疗水平.

    儿童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策略

    GRM7突变相关老年性耳聋研究进展

    姜泓汝庞秀红
    460-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GRM7)编码的蛋白产物mGluR7主要存在于耳蜗的内、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内.mGluR7除了能与Gi/o-蛋白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cAMP的形成、与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调节突触功能之外,还能调节毛细胞和传入神经树突之间谷氨酸的浓度和传递.目前关于GRM7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精神疾病方面,而对老年性耳聋的研究较少,其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具体致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旨在综述GRM7基因突变相关的老年性耳聋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探索GRM7基因突变致聋机制研究与治疗措施更新.

    ARHL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GRM7)SNPmGluR7谷氨酸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骨代谢指标与耳石相关蛋白关系探讨

    王博深孙海波田雨金婧...
    467-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骨代谢与耳石的结构及代谢过程较为相似.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骨质代谢异常的研究较多;目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耳石脱落研究提示与人体骨代谢密切相关.维生素D(vitamin D,VD)和雌激素是OP重要的骨代谢指标.BPPV耳石相关蛋白有Otoconin-90、Oto-lin-1、质膜钙三磷酸腺苷酶异构体2、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3等.基于骨代谢与VD和雌激素的密切关系,我们将骨代谢指标与BPPV耳石相关蛋白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旨在推测其中的量变关系,探讨VD和雌激素在BPPV发生及耳石反复脱落中的作用,为未来研究BPPV耳石脱落的骨代谢影响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骨代谢指标耳石相关蛋白耳石脱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研究进展

    胡静芸张佚孙鑫安慧琴...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耳石复位目前是治疗BPPV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残余头晕产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残余头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总结了导致残余头晕的可能因素以及治疗的措施和方法,希望为BPPV患者复位后出现RD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危险因素治疗

    内耳毛细胞发育与再生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苏薇龚树生王国鹏
    475-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耳毛细胞损伤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外周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哺乳动物内耳毛细胞损伤后无法完全再生,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恢复受损的听力和前庭功能.通过调节与内耳毛细胞发育和成熟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有望实现毛细胞的功能性再生.参与毛细胞发育与再生的转录因子繁多,本文总结了目前毛细胞发育与再生研究领域中涉及的关键转录因子及其相互关系,旨在为未来内耳毛细胞再生研究提供新策略.

    毛细胞转录因子再生细胞重编程

    Hippo信号通路对毛细胞损伤及再生的研究进展

    王丽文江林蓝高淑怡朱美婵...
    480-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Hippo信号通路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对控制细胞增殖及分化、调控组织大小、损伤修复等过程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Hippo信号通路在毛细胞中表达,该通路主要成员的活性和表达可调控毛细胞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氧化物水平、毛细胞增殖等过程.哺乳动物中,毛细胞损伤后可导致不可逆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减少毛细胞损伤基础上,诱导支持细胞和感觉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分化,以及干细胞转化,从而实现毛细胞再生,是目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治疗策略.本综述对Hippo信号通路在毛细胞损伤及再生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实现毛细胞再生提供新思路.

    毛细胞再生Hippo信号通路毛细胞损伤

    腭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特点及鼓膜置管研究进展

    刘璐徐幼徐浪钟时勋...
    48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腭裂儿童常并发难治性的分泌性中耳炎,而分泌性中耳炎作为腭裂儿童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及指南.本文对腭裂儿童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早期鼓膜置管治疗所涉及问题进行综述总结.

    腭裂中耳炎积液听力损失鼓膜置管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老年性聋中的研究进展

    刘敬伍行邓蔚邵斯琪...
    489-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 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双侧渐进性、对称性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在老年人群中,外周或中枢听觉细胞易受到损伤,一旦损伤将很难再生或修复,进而导致老年性聋的发生.有大量证据表明,在此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对听觉细胞的影响是致命的,还可加重氧化应激对其产生的威胁.因此,明确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老年性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老年性聋的防治至关重要,现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期为老年性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法.

    老年性聋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DNA治疗

    香烟烟雾对中耳黏膜组织损伤及听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胡浩磊牟忠林李硕张素娜...
    493-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烟是全球的一个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其对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近年来,香烟烟雾对人体耳部疾病和听力影响的报道越来越多.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中耳黏膜组织损伤、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炎症反应、使病原菌侵袭力增强,甚至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引发中耳疾病.另外,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还可损害耳蜗毛细胞,通过影响人体正常的听觉系统血液循环来导致听力损失.我们将香烟烟雾对中耳-咽鼓管黏膜组织损伤及听力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香烟烟雾中耳咽鼓管听力损失影响

    先天性聋听觉中枢发育及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唐菲吕萍杨崇灵郭维维...
    498-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是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适应证,但CI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听觉剥夺时间和植入年龄是关键因素之一.相对来说,植入年龄越小,CI效果越好,这可能与听觉中枢发育关键期及可塑性水平有关.出生后听觉中枢的发育依赖于听觉刺激,先天性聋患者由于关键期内缺乏听觉刺激,听觉中枢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延迟,听皮层发生跨模态重组,耳蜗慢性电刺激可使听皮层神经元突触重塑,皮层结构重组,皮质反应逐渐成熟,听觉功能改善,这可能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神经元可塑性相关因子表达有关,并受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调控.先天性遗传性聋小型猪在基因表型、听觉发育规律、颞骨解剖结构、内耳形态和听觉中枢结构等多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性,比传统先天性聋动物模型更具优势,可利用先天性遗传性聋小型猪模型研究先天性听觉剥夺和耳蜗慢性电刺激后听觉中枢发育及可塑性的影响,深入探究听觉中枢可塑性机制.

    先天性聋听觉中枢可塑性慢性电刺激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