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透析护理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

    乔书琴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接受个体化指导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实验组(n=38)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指导,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时间更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予以护理个体化指导,不仅能够改善其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时间,还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个体化指导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护理质量与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李芹曹丽芳朱玉云张小娟...
    216-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照不相同的穿刺方案对血液透析病患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与可靠性的干预。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比照组使用惯例区域穿刺法随意穿刺,实验组运用计划绳梯穿刺法穿刺。对照两组动静脉瘘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和可靠性出现率及血渗和血肿出现率。结果 实验组一次完成率是96%,比照组是100%,二者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实验组出血和血肿发生率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动静脉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发生率为17。33%,比照组为44。00%(P<0。05)。结论 与传统的区域穿刺相比,有计划的绳梯穿刺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血脉渗透、皮下血肿及动静脉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法护理质量和可靠性

    袋鼠式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覃家雅李菲邓凤鸣茹敏晖...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娩出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脐带护理、卫生护理、常规保暖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袋鼠式护理。两组均完成30d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及母亲心率、体温、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泌乳量与出生30d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出生30d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0d后,两组母亲心率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及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0d后,两组婴儿均得到生长;治疗组婴儿身高、体重及头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用于娩出新生儿中,能稳定新生儿和产妇生命体征,有助于提高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及泌乳量,促进婴儿生长及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袋鼠式护理娩出新生儿产妇睡眠时间纯母乳喂养生长发育

    全程护理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韦莲萍
    225-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全程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全程护理产后大出血应用效果

    病案管理中行PDCA循环管理对住院病案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

    许露露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住院病案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以2021年1-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0份住院病历档案作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0份住院病历档案作为观察组,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质量,计算甲级病案率、三日回收率、返修率、投诉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案首页漏填或错填、借阅登记缺项、顺序颠倒等差错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区别显著(P<0。05);观察组甲级病案率、三日回收率、返修率及投诉率和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更优,区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病案管理的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为87。50%,对比区别显著(P<0。05)。结论 在住院病案管理中落实PDCA循环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质量,提高回收率和患者满意率,降低返修率和投诉率,缩短病案整理的时间,推广价值高。

    PDCA循环管理住院病案管理管理水平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改善分析

    杨新花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呼吸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就两组自护能力、肺功能和并发症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FEV1、FVC及FEV1/FV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施以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肺功能,整体实施效果较好。

    肺结核呼吸运动康复护理自护能力肺功能并发症

    全位舒适护理模式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张庆格裴雪霞鲍娟梁蕊...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位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门诊收治的接受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查护理,观察组采用全位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医源性损伤、患者拔镜以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鼻道内黏膜损伤、咽喉部黏膜损伤、拔出内镜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患者采取全位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医源性损伤和患者拔镜情况,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推广价值高。

    全位舒适护理模式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应用

    研究针对性护理改善肛肠科术后肛门疼痛和排便的效果

    仲铃琳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改善肛肠科术后肛门疼痛和排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中大医院肛肠科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针对性护理)。护理后对两组受试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排便用时、术后2周内排便次数、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排便用时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周内排便次数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肛肠科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并促进患者恢复正常排便。

    针对性护理术后肛门疼痛肛肠科

    手术室风险评估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吴娟娟于瑶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风险评估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0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风险评估护理组和常规风险护理组,每组2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风险评估护理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风险护理组(χ2=15。440,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风险护理组(χ2=21。291,P<0。05);物品准备、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高于常规风险护理组(P<0。05);焦虑、抑郁、恐惧、担忧比例均低于常规风险护理组(P<0。05);护理差错率低于常规风险护理组(χ2=14。184,P<0。05);医疗事故发生率低于常规风险护理组(χ2=9。246,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风险护理组(χ2=29。915,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风险评估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常规风险护理好。

    手术室常规风险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事件不良事件

    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产结局、应激指标及疼痛的影响

    李苗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方法对患者生产结局、应激指标以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妊娠结局(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护理前后评分指标(疼痛评分、家庭功能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前,比较应激指标、评分指标,结果为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较低(P<0。05);比较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显示为实验组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促进角色适应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应激指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