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分析

    刘进东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时配合纳米碳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南京享悦医院接诊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环编号奇偶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手环奇数编号,41例)单纯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手环偶数编号,41例)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同时配合纳米碳负显影辨认保护术;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清扫数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表现,统计总发生概率。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的淋巴结转移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转移及二次手术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纳米碳负显影辨认保护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纳米碳甲状腺癌根治术保护作用淋巴结

    同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黄泰人林华欣王君勇张劲...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同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5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25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观察组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囊肿切开内引流术,对照组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囊肿切开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肾功能、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d,两组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血红蛋白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囊肿复发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同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具有良好的结石清除率和囊肿治愈率,创伤较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且能够减少肾功能损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肾结石安全性肾功能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CT图像脑形态改变特征观察

    王举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图像脑形态改变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其归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脑部CT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侧脑室以及脑萎缩变化指标、脑沟扩大以及脑裂增宽指标、脑区差异和大脑左侧额叶CT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前角指数(FHI)、侧脑室脑比率(VBR)、侧脑室前角间最大宽度、透明隔-尾状核最大距离、左侧脑室颞角最大宽度和右侧脑室颞角最大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前额叶萎缩指数(PFAI)、室中央指数(CMI)、侧脑室前角最大宽度和侧脑室前角间最小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外侧裂垂直部最宽距离(左侧)、外侧裂水平部最宽距离、额叶额上沟最宽距离和前纵裂池最大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外侧裂垂直部最宽距离(右侧)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极、左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峡部、右侧额上回、右内侧眶额叶和大脑左侧额叶CT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右侧三角部CT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图像脑形态改变特征为脑萎缩、脑体积减小以及脑室扩大,且其大脑左侧额叶CT值减低。

    首发精神分裂症体检健康者CT图像脑形态改变特征

    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抑郁症监测知识智能服务系统的探索与构建

    俞慧娜梁琪若李凯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和目前高校抑郁监测工作的难点,并就抑郁症监测的知识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了解学生抑郁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关服务。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梳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现状,结合各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和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与抑郁监测的难点与薄弱点。结果 如何借助校园数字化平台进行大学生抑郁症监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但高校目前尚未形成普及度高、针对性强、认可度高的抑郁症监测系统。结论 将睡眠、运动、心率三个与抑郁症紧密相关的指标纳入监测数据库子系统,构建一个基于大学生抑郁症监测的知识智能服务系统,利用移动物联设备采集数据信息,动态监测分析大学生抑郁状态,及时预警并根据个人抑郁情况提供个性化、链条化的知识智能服务。进一步细化高校心理服务内容、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提升高校心理服务质量对于学生个体的自我心理状态认知水平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抑郁监测心理健康智能服务系统

    低剂量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中迭代重建技术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史佩佩吴婷王芬吴淅铭...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剂量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中迭代重建技术(ASIR)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查2次:采用低剂量CT扫描,运用80%ASIR进行1。25 mm薄层重建,将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运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BP)进行1。25 mm薄层重建,将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检出的结石数为254枚,经手术证实,诊断敏感度为98。07%;对照组检出结石数为259枚,经手术证实,诊断敏感度为100。00%;两组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证实,观察组结石直径为1。0~40 mm,对照组为1。0~41 mm,两组患者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及诊断可信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IR可以提高低剂量CT图像质量,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是一种优秀的前沿技术。

    低剂量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迭代重建技术滤波反投影技术CT图像质量

    基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女大学生月经不调影响因素分析

    金巾吉萍朱华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造成女大学生月经不调的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黄帝内经》养生理论为指导,对482名女大学生从睡眠、饮食、身高、体重、运动、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月经不调情况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 482名女大学生中,月经不调的患病率达13。7%,入睡时间迟、睡眠质量差、有饮食偏好、体质量指数(BMI)异常、压力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患病率的提高(P<0。05)。结论 入睡时间迟、睡眠质量差、有饮食偏好、BMI异常、压力大是导致月经不调患病率增加的因素。女大学生有必要遵循《黄帝内经》中"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等养生理论,以降低月经不调的发生率。

    养生理论女大学生月经不调影响因素

    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研究

    金吉明李占增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疾病、突发意外等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较多,使公众面临着较大的生命安全威胁,而当意外发生时及时接受到有效急救治疗是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我国急救事业快速发展,强调提高全国公众的急救意识与急救水平,使公众能够实现自救与互救,以此进一步保障社会公众安全。公众急救培训作为提高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的重要路径,目前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提高公众急救知识培训效果提供参考。

    公众急救知识培训

    延续性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徐璐
    26-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疾病康复及卫生保健领域,有关患者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以及协调性等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延续性护理对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减少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精神科患者大部分病因不明,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其病情常常反复发作,呈现出病程较长、慢性化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改善精神科患者临床结局,促进病情转归,加快其恢复社会能力,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在临床精神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延续性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延续性护理精神科应用现状

    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阶梯式营养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唐娟黄静马慧玲覃秋婷...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胰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介绍了多种营养筛查工具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围手术期规范营养风险评估及干预对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性。为解决我国临床营养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合作性的问题,探索合适国情的评估工具进行营养评估,遵循规范、系统的营养管理,有利于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推进阶梯式营养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胰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阶梯式营养管理胰腺癌护理加速康复综述

    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研究

    马益萍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采用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并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文献统计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文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结果 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的文献,共计72篇,其中中药汤剂27种(频次为43次),中成药16种(频次为40次),注射剂5种(频次为10次)。中药汤剂27种共含中药49味,合计频次307次,共有12味中药单独使用频次超过10次,包括川穹、当归、丹参、柴胡、甘草、茯苓等;在涉及的49味药物中,四气以温性频次最高(12次),其次是平性(10次);五味以甘味频次最高(20次),其次是辛味(18次);归经多属肝经(21次),其次是脾经(19次)。结论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采用中药治疗时以血为要,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治疗原则,改善血液循环、抗炎作用,并调节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即通过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活化内皮细胞等方式来达到治疗效果。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药用药规律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