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王春娟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5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髋关节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48h和72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针对股骨头坏死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护理配合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并发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

    张亚菲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应用价值,以及患者对其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策,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进行遵医率分析、神经功能评价、护理质量评价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遵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优质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遵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地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令患者及家属满意,具备推广价值。

    脑血栓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个案循环跟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效果

    顾琳虹
    210-2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循环跟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10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例,行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个案循环跟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可提升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个案循环跟进护理模式功能性鼻内窥镜术鼻窦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颜敏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3月—2023年3月以来,因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被本院收治的106例患者纳入本课题研究,并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53例),另外一组在治疗中联合应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为观察组(5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针对相关指标数据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及疼痛评分在护理前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的同时,为其减轻疼痛,提升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进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干预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折多发性骨折

    优质护理干预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

    位雪琴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指标(切口疼痛、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明显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明显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均得以改善,建议推广。

    无张力疝修补术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危重患者CRRT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赵畅谢芳向英
    221-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危重患者CRRT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危重症CRRT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危重患者CRRT并发症的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使用。

    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有效性随机对照研究CRRT并发症老年危重症患者

    高压氧疗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影响

    涂燕平戴秀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脑外伤昏迷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并探讨其对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高压氧疗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CRS-R、PV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CRS-R评分和PV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脑外伤昏迷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提高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持续补充患者日常所需营养物质,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改善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高压氧疗法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

    血透长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

    王广英徐宝茹
    230-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长期导管堵塞的原因与实施针对性预防导管堵塞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患者在血透治疗期间发生长期导管堵塞,分析长期导管堵塞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导管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导管堵塞护理前后的导管堵塞率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预防导管堵塞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意义重大,能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堵塞原因针对性护理

    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影响

    虞芳张莲玉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某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婴儿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好的新生儿数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开展袋鼠式护理加抚触护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袋鼠式护理婴儿抚触护理新生儿睡眠质量

    人文关怀运用于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探讨

    朱雅琪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医院护理管理采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20年3月—2021年9月)和试验组(2021年10月—2023年3月),每组51例,并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人文关怀,比较SAS(焦虑)及SDS(抑郁)心理评分、自我护理常识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及SDS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我护理常识知晓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可以在减轻不良心理的同时提高患者我自我护理常识知晓率,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荐。

    医院护理管理人文关怀不良心理评分自我护理常识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