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疹一号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对湿疹皮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韩绍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湿疹一号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对湿疹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皮肤科在2021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湿疹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单纯给药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基于左西替利嗪片给药湿疹一号方治疗的患者划为观察组,每组44例,比较不同组别病人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湿疹皮炎症状评分,同时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不同组别的湿疹皮炎症状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湿疹皮炎症状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湿疹皮炎的治疗中基于左西替利嗪片给药湿疹一号方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有效性,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湿疹一号左西替利嗪湿疹皮炎症状评分

    新型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李红娟鲁华
    49-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HbA1c、空腹血糖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A1c、空腹血糖[(6。52±0。18)%、(6。31±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7。02±0。37)%、(6。62±2。27)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BMI(23。39±0。28)kg/m2低于对照组(26。43±0。37)kg/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这种新型降糖药比起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有利于减轻患者体重,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吡格列酮二甲双胍HbA1c空腹血糖BMI

    观察和评价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

    高婧孔德灿任义萍杨丽俊...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32例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合垫舌簧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咬合指标、投影测量指标牙角和软组织指标、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J值、OB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NA角大于对照组,ANB角大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NB角、L1-SN、U1-NA、L1-MP均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大SNA角及ANB角恢复牙角和软组织,改善咬合关系,提高治疗满意度。

    乳牙期前牙反颌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效果

    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原发性出血影响因素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崔皖晋王彬邓锐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术后吻合口原发性出血影响因素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PPH治疗,收集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导致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对术前、术后7d及术后2个月时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预后评估,并统计术后1年内的所有复发病例。结果 黏膜切除宽度<1。5cm、黏膜切除不完整、吻合钉宽密度较低、术后大便干结、术前合并高血压及术前血红蛋白(HGB)较低均与术后原发性出血有关联。出血组手术后7d时MUIS、SAS得分均高于未出血组,且术后2个月时出血组SAS得分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个月时MUIS得分及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导致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子较多,既往合并高血压、HGB较低或术后大便干结均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主要危险因素则是术中操作,如吻合钉宽密度较低、黏膜切除宽度不足等。出血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影响。

    混合痔吻合口原发性出血预后相关因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成效分析

    季芸芸
    61-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改善效果及具体成效,以期减轻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痛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联合治疗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模式,联合治疗组采取中医针灸辨证施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概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针灸中医康复训练脑卒中吞咽困难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何翔宇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江苏省丰水期和枯水期样本各50份,不同样本检验技术分别为滤膜法(对照组)、多管发酵法(观察组),利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后,对比两组水样的微生物检测情况。结果 两组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杂菌以及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耐热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检测方式对饮用水中的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检出能力,有助于水质安全的测定,但多管发酵法检验方式相对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价值

    密集型银质针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蒋泰媛刘伟军景丽张木坤...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密集型银质针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疾病依赖程度、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后3个月ODI评分、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后3个月的SF-36评分、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腰背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术后综合征密集型银质针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

    斜刺动痛穴结合MET运动针法治疗Ⅰ~Ⅲ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黎海军张素英黄蓉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Ⅰ~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接受斜刺动痛穴结合MET运动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配合斜刺动痛穴结合MET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配合电针疗法治疗,针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骨关节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骨关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疗效、关节积液总疗效、滑膜厚度总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斜刺动痛穴结合MET运动针法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将Ⅰ~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化效果良好,值得普及。

    斜刺动痛穴MET运动针法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中药外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李雯静柳雯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外用穴位贴敷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诊治的经一线治疗后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治疗组(70例)。观察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中药外用穴位贴敷。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一线疗效、合并基础疾病分布)、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调查问卷、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中医证候评分及基础血检指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基础血检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毒副反应,血检结果正常,提示所用中药外用穴位贴敷方式安全。结论 中药外用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

    消化道早癌诊断中胃肠镜检查的作用

    牛小荣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探究消化道早癌诊断中胃肠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8例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行胃肠镜检查,其中实施常规胃肠镜检查诊断的64例患者组别命名常规组,以胃肠镜双重染色法检查诊断的64例患者组别命名为染色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判断128例患者消化道早癌确诊情况、患病类型,并比较两种胃肠镜诊断方式临床诊断效果,分析胃肠镜检查对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实际意义。结果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常规组确诊消化道早癌56例,其中食管早癌、胃早癌、结直肠早癌分别26例、17例、13例,常规胃肠镜检出49例,对应食管早癌、胃早癌、结直肠早癌分别检出25例、12例、8例,误诊4例、漏诊11例;染色组消化道早癌确诊57例,其中食管早癌、胃早癌、结直肠早癌分别24例、18例、15例,双重染色法胃肠镜检出55例,对应食管早癌、胃早癌、结直肠早癌分别检出23例、17例、14例,误诊1例、漏诊3例;对比两组诊断效能,阳性检出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染色法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且双重染色法各类型消化道早癌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胃肠镜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实行双重染色法胃肠镜检查,诊断效能较高,能有效检出并鉴别各类型消化道早癌情况,便于临床确诊相关疾病并进行早一步治疗,值得推广。

    消化道早癌胃肠镜检查双重染色法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