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涉农专业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王莎
    123-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素养不足、思政元素融入不深、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可从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采用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建立有效的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以期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为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教学改革

    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教学模式改进

    金素奎刘巧泉高继平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在农学专业教学中越发显示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查阅资料对高校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并进一步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该文强调实验教学是优化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关键,通过在教学和实验课程中引入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作物遗传转化和组织培养等技术,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应该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构建虚拟实验室,以及开设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议,未来应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引进更多前沿科技,为农学专业学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分子生物学科研人才.

    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耕读教育融入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郭连金程薪宇毛小涛王瑞庆...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根据植物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总结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耕读教育融入该课程教学的作用,进行耕读教育融入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评价及思政育人改革尝试,并对多年来的授课效果进行分析,构建知农、爱农、兴农的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学生"三农"意识及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提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农科人才.

    耕读教育植物生物学课程改革成果导向教学模式

    土壤诊断与精准施肥实验课虚拟仿真教学改革研究

    左文刚李云龙柏彦超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农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以土壤肥料学实验课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肥料学核心课程——土壤诊断与精准施肥实验课存在的问题与教学难点,并探究基于虚拟仿真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改革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农业和前沿发展的需要,围绕课程思政融合、土壤诊断与精准施肥全流程线上实操与应用、实验报告及讨论,以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构建"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并通过虚拟仿真,使学生完整体验土壤诊断与精准施肥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土壤肥料学土壤诊断与精准施肥虚拟仿真教学改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蒋海芳卢文杰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设计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生物科学领域的行业需求,融入信息化元素,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虽然多媒体教学和线上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不断涌现,而植物生理学教材知识无法对其进行及时更新,故而教材内容略显滞后,无法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动态.该文旨在探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实施策略及其实施效果,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信息化时代植物生理学多元化教学改革模块化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与园艺学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刘镒沈文杰谭晨万书贝...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能够通过创新创业训练更好地吸收和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总结能力,有利于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该研究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创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基地,以及搭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竞赛平台等途径将"双创"的思维和意识融入园艺学专业知识学习中.以期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学目标,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

    园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教学改革赛教结合专创融合

    农业机械化管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牛琪李慧李云伍李成松...
    147-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机械化管理是面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新形势下多元化农业机械化管理急需人才的系统分析与多层次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农机管理场景陌生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受限等痛点问题,课程团队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从理念、知识、能力和组织实施进行四维创新探索与改革:重构课程目标与内容,搭建"理论—实践—创新"项目制教学平台;探索情景化三阶制学习路径,打造课堂—实验室—实践基地一体化的农机化管理情境;建立多元考评,分阶考核有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上述举措可为同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参考.

    农业机械化管理教学创新成果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

    产教融合背景下农学专业校院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攀枝花学院为例

    邓建梅余传波尚远宏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业教育模式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机遇.校院企合作模式逐步成为农学专业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以培养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该文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农学专业校院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其背景、改革途径及未来展望.

    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模式农学教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钟桢王晨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课程,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阐述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发现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有所欠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方式和创新考核方式等对策,为乡村振兴输送高质量的农业人才.

    发展经济学课程乡村振兴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思政教育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广西现代畜牧业"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彭瑱龙涛陈东霞张洁玉...
    160-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关乎农业生产效率、食品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现今面临如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人才振兴是产业振兴的关键.该文运用三螺旋理论,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的特点和需求,探讨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教育体系、构建创新文化和创业生态以及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等培养现代畜牧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研究表明,多学科交叉教育体系能够培养现代畜牧业"双创"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文化和创业生态能够系统性地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而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则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经济保障.

    三螺旋理论现代畜牧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