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面针种子形态及发芽率差异分析

    董青松张洪胜李浩通胡营...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不同产地两面针种子形态和发芽率的差异,本研究测定10个产地99份两面针种子的千粒重、表面积、周长、长、宽、长/宽和发芽率,计算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面针种子形态和发芽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3个指标分别是15 ℃恒温发芽率(275.11%)、30 ℃/20 ℃昼夜变温发芽率(221.43%)、种子千粒重(16.00%).种子的发芽率与种子千粒重不相关,与种子长/宽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出第1主成分反映种子的形态,第2主成分反映种子的发芽能力,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2.47%.聚类分析将99份材料分为三类,类群Ⅰ种子千粒重大,类群Ⅱ发芽率高,类群Ⅲ种子千粒重小且发芽率低.筛选出发芽率高的种质3份,编号分别为JN2、MS5和YF8,可作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的亲木材料.

    两面针种子形态发芽率遗传多样性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韦江璐黎正英唐利球闭德金...
    93-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及其7个杂交后代甘蔗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样性分析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蔗糖分、纤维分等11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汁转化转光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甘蔗产糖量、蔗渣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渣转光度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糖分相关指标(蔗汁锤度、蔗汁蔗糖分、重力纯度、蔗汁直接转光度及煮液锤度等)对甘蔗蔗糖分具有直接正效应,蔗汁糖分及蔗渣煮液等相关指标(蔗汁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转化转光度、煮液转光度)对甘蔗纤维分具有直接正效应.对13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归为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71%.基于主成分分析及投影寻踪分类(PPC)分析,对不同甘蔗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桂糖09-439的综合评分值最高.聚类分析可将甘蔗品种(系)划分为三大类群,河糖11-157为第Ⅰ类群,为高糖高纤维分品种;桂糖09-439为第Ⅱ类群,为早熟高糖品种.本研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与投影寻踪法,都筛选出同一高糖甘蔗种质资源品种桂糖09-439、河糖11-157为高糖高纤维分品种,同时发现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初筛大量甘蔗种质资源的途径之一.

    甘蔗品质指标多元统计分析投影寻踪法

    粳稻种质资源粒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刘继虎于雪然刘爱婷徐强...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与水稻粒长相关的候选基因,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255 501个高质量SNPs,利用FarmCPU模型对水稻粒长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显著SNPs上下游各延伸50 kb作为候选区间,再将候选区间内CDS区存在差异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139份水稻种质粒长变异系数为9.18%,且近似正态分布,在阈值-log10(p)≥6.41条件下,FarmCPU模型分别在3号、5号、7号、10号染色体上检测到7个显著且有代表性的SNPs,在候选区间内筛选出2个水稻粒长的候选基因.LOC_Os05g10420和LOC_Os05g10560都编码表达蛋白,LOC_Os05g10420通过分型共分为2个单倍型,且含有Hap1的种质粒长极显著低于含有Hap2的种质粒长;LOC_Os05g10560通过分型共分为3个单倍型,含有Hap1的种质粒长极显著低于含有Hap2和Hap3的种质粒长.

    粳稻种质粒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多元统计方法对北疆地区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王贺亚罗静静孟玲艾海峰...
    104-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北疆的20份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期筛选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83%~39.09%,变异系数前三位为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综合隶属函数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将20份甘蓝型油菜分为四大类群,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的种质资源1份,为Y2,该品种的单株产量适中,角果粒数、单株角果数、每厘米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最大,主序长度最长,茎粗最粗,株高最高,分枝高、分枝数相对较大,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9份.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Y2品种综合指标优秀,可用于北疆油菜育种中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

    北疆甘蓝型油菜多元统计综合评价

    温度和植物外源激素对藏药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冯欣格桑罗布周凤孔四新...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缘叶绿绒蒿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和植物外源激素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 ℃;种子低温胁迫及其协同变温处理,植物外源激素GA3、ETH和CKT溶液浸种处理均对绿绒蒿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促进作用,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和发芽指数,以4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处理的催芽效果最佳.

    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温度植物外源激素

    小麦新品种郑麦9188高产稳产表现及遗传特性解析

    昝香存杜习军赵明忠高崇...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中种联合体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分析了郑麦9188的高产稳产特性表现及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年区域试验郑麦9188平均产量为7 797.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95%,差异极显著;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平均高稳系数(87.2%)比对照高出约4.5个百分点;产量三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有效穗数(0.438)>穗粒数(0.352)>千粒重(0.322);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有效穗数(0.470)>千粒重(0.374)>穗粒数(0.247),穗粒数通过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对籽粒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0.062和0.043).依据郑麦9188及其亲本的标记检测结果,分析了郑麦9188中存在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位点,郑9188 聚合了 7 个抗条锈病 QTL 位 点(QYrsn.nwafu-1BL、Yr29、QYrxn.nwafu-1BL、QYrqin.nwafu-2AL、QYr.nwafu-3BS、QYr.nwafu-4BL、QYrqin.nwafu-6BS)、2 个抗叶锈病基因(Lr13 和 Lr67)、3 个高粒重 QTL 位点(Tabas1、TaGS5-A1、TaGW2-6A),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可部分解释郑麦9188条锈病和叶锈病的优异抗性及郑麦9188高千粒重特性.

    郑麦9188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

    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选育

    周弦吴艳碧李洪雷刘燃...
    123-12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适收期平均株高102.67 cm,平均分枝数26.10个,平均地上茎粗1.38 cm.高抗姜瘟病,对蚜虫和害螨均有非选择抗性,抗旱性强,耐涝性较强.其根茎肥大,每株根茎鲜质量1 241.1 g,锌含量4.89 mg/kg,硒含量0.001 5 mg/kg,粗纤维含量0.9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1 g/100g,维生素C含量8.61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0.83%,姜辣素含量1.69%,辛辣味适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3 609.1 kg/667 m2,该品种适宜长江流域生姜产区栽培.

    生姜EMS诱变荆姜1号耐涝多抗

    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贠小杰马岁洋胡训鹏郑品康...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不同产地的20份黄花角蒿种子为试验材料,依据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对不同产地的黄花角蒿种子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对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初步制定黄花角蒿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黄花角蒿种子质量等级可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种子:千粒重≥0.40 g、生活力≥84%、发芽率≥84%;Ⅱ级种子:千粒重>0.34 g~<0.40 g、生活力>55%~<84%、发芽率>60%~<84%;Ⅲ级种子:千粒重≤0.34 g、生活力≤55%、发芽率≤60%.黄花角蒿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可作为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

    黄花角蒿质量分级标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TTC染色的水稻种子活力定量分析

    乔菊香冯明春杨晓洪Hoàng Minh Tú...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种子活力与TTC染色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以水稻种子CY-150为试验材料,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TTC染色后,利用体视镜获取种子胚部纵切面的RGB图像,并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建立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的CIELab值,计算单位面积染色强度.结果表明,发芽率、TTC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发芽率和染色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0.971 8和0.963 1.此外,CIELab值与发芽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显著相关,其中,L*和a*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 9、-0.976 1、-0.972 1、0.973 7、0.991 5和0.967 8.利用种子活力指数与CIELab值建立了种子活力方程.通过随机选取4个水稻品种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活力指数真实值略高于预测值.研究表明,TTC染色不仅可用于水稻种子活力快速定性分析,而且通过种胚RGB图像可以实现种子活力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普及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水稻种子活力TTC染色定量分析

    伏牛山野生黄精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及组培苗质量评估

    董薇余永亮许兰杰杨红旗...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伏牛山野生黄精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并对组培苗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伏牛山野生黄精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 mg/L ABA,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2 mg/L NAA+0.5 mg/L GA3,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 MS+3 mg/L 6-BA+0.1 mg/L TDZ+0.5 mg/L 2,4-D+0.4 mg/L NAA,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2 mg/L IBA;组培苗分级标准为Ⅰ级苗:株高≥4.2 cm、叶片≥5个,Ⅱ级苗:3 cm<株高<4.2 cm、2<叶片数<5,Ⅲ级苗株高≤3 cm、叶片数≤2个,移栽后成活率为88%.

    黄精种子组培组培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