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分析

    冯枭杨婧王宜壮邓小鹏...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用于青贮玉米育种.本研究对17个青贮玉米自交系材料的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00、温611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全株干重、全株鲜重、籽粒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部分自交系,可作为今后通用型粮饲青贮玉米育种的骨干亲本.各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秃尖长>籽粒产量>雄穗分枝>全株鲜重>全株干重>百粒重>穗位高>株高>穗行数>茎粗>出籽率.相关系数表明,调查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出籽率、茎粗,在自交系的培育中应着重挑选穗位、株高、出籽率、粒重和茎粗等性状,同时还需把雄穗分枝、秃尖长等其他性状作为综合考虑的因素.

    青贮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

    5个地域野生大百合种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董知洋张蕾张辉魏钰...
    93-10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百合为东亚特有植物,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极具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对四川、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5个地域28个分布点的野生大百合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百合的果实和种子相关表型性状具有多样性,种子百粒重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大于30%;单株果实数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种子各表型性状相对变异最小,说明种子的遗传变异相对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大百合表型性状果实种子环境因子

    蓖麻油体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和盐碱胁迫响应分析

    何汉琼姜洪进张文婧马钰雯...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蓖麻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蓖麻Oleosin基因家族进行全面鉴定分析,得到5个Oleosin基因家族成员,序列长度在138~232 aa之间;分子量在14.484 93~25.42461 kDa之间;等电点介于9.07~10.96之间;均为疏水性蛋白且具有高度保守的"脯氨酸结";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蓖麻Oleosin蛋白的主要组成结构;基序分析显示,Motif1~Motif4存在所有蓖麻Oleosin蛋白中.编码这些蛋白的5个Oleosin基因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在进化关系上被划分到U-Oleosin、SL-Oleosin和SH-Oleosin三个亚族;基因结构分析显示,除RcOleosin2有一个内含子外,其余RcOleosin基因均无内含子;5个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存在多种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显示,基因组多倍化不是蓖麻Oleosin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原因;盐碱胁迫下的蓖麻种子转录组数据表明,5个Oleosin基因均在盐碱胁迫过程中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蓖麻油体蛋白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

    长穗偃麦草ThPLA基因的电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宴萍黄德华李鹏崔正勇...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长穗偃麦草高通量测序信息,利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长穗偃麦草磷脂酶基因(ThPLA),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氨基酸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高级结构、亲水性/疏水性、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分析及功能表达等方面对该基因gDNA和编码蛋白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ThPLA基因全长1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与粗山羊草、野生二粒小麦、水稻和玉米的PLA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和GO term预测ThPLA蛋白质位于叶绿体;综合基因表达预测和转录组数据结果,该基因可能在植物根部对盐胁迫做出响应.

    长穗偃麦草ThPLA基因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

    基于转录组测序对黄秋葵籽内参基因的发掘与验证

    孙婷秦廷豪张艳刘玉珊...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黄秋葵籽不同发育时期均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研究对授粉后3 d、6 d、15 d、25d和40 d的黄秋葵籽粒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黄秋葵全基因组注释信息和黄秋葵籽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6个新的候选内参基因ZCCHC11、SEU、RPL11、FKBP62、MBR2L、BOB1,与文献报道的 6 个常用持家基因 GAPDH、EF1-α、TUA5、YLS8、ACT2、eIF4A的稳定性进行对比.采用qRT-PCR检测上述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黄秋葵籽中的表达水平,运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综合评价其表达稳定性,然后利用淀粉合成酶基因AeAGPL2对筛选出的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ZCCHC11L和SEU的稳定性最佳,TUA5稳定性最差;新发掘的内参基因ZCCHC11L、SEU及其ZCCHC11L+SEU组合可作为黄秋葵籽不同发育时期的内参基因.

    黄秋葵籽粒内参基因qRT-PCR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哈力旦·依克热木刘娜刘联正周安定...
    126-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10种与表型性状有关的44个高通量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分型标记技术,检测了117份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表型、品质、面粉色泽、籽粒蛋白质含量、粒重、抗逆、抗病等相关基因.结果表明,Ppd-D1光周期位点检测到非敏感材料116份.春化、矮杆基因位点检测中,冬性材料比例97%以上,矮化基因比例96%以上.Glu-A3和Glu-B3的标记检测中,高筋材料的比例仅占1%.有利等位基因Psy-B1中被检测出低黄色素材料,占95.7%;Pds-B1和Psy-A1基因中,以高黄色素材料为主.NAM-A1检测出品质相关A1b、A1d类型材料116份.GCP_DUP标记鉴定携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材料占97%以上.抗病相关基因中,以抗叶锈病的材料为主.113份材料检测为抗穗发芽类型.

    小麦地方品种功能基因KASP标记

    不同授粉方式对香蕉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及显微观察

    李羽佳王筱语王安邦连子豪...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可育、高结实率香蕉野生种质资源小果野蕉(AA)及粉蕉栽培品种热粉1号(ABB)为材料,观察香蕉花、子房、胚珠结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果野蕉自花授粉后花粉萌发率高,萌发数量随授粉时间递增,授粉3 d时达到峰值,后不再变化.花粉管生长迅速,授粉后8 h可到达花柱中部,24 h可到达子房,受精过程可持续1~3d.不同授粉方式下,自花授粉花粉萌发数量显著高于异花授粉,达到萌发峰值比异花授粉早2d.且异花授粉花粉管会产生畸形,如花粉管短粗、末端粗壮膨大、形状扭曲等.综上,野生香蕉种质资源自交亲和,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受精过程发育良好,是理想的杂交材料.异花授粉时花粉与柱头的亲和性降低、花粉管萌发异常、栽培种胚珠发育不完全等因素致使杂交育种效率低.

    香蕉杂交育种花粉管显微观察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小云张军高梁晶龚静云...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清水浸种为对照,用冠菌素、缩节胺、芸苔素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采用砂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各处理萌发特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征等指标,并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0.01 μmol/L冠菌素处理可提高棉花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净光合速率,与ck比较分别提高17.91%、12.79%、10.23%;10 μg/L芸苔素可提高棉花发芽率、活力指数,较ck分别增加10.84%和19.58%;150 mg/L缩节胺处理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和子叶SPAD值,较ck分别提高15.06%和15.33%.主成分分析显示,0.01 μmol/L冠菌素处理效果最好,10 μg/L芸苔素处理次之.综上,冠菌素、缩节胺、芸苔素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其中0.01 μmol/L冠菌素处理促进棉花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效果最好,10 μg/L芸苔素处理次之.

    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萌发生长发育

    《种子》投稿指南

    145页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菜心种子霉变的识别

    余展旺殷海何曼文周理华...
    146-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别健康与霉变菜心种子,本研究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得健康与霉变菜心种子光谱,建立判别模型.基于原始光谱和9种预处理后光谱建立支持向量机判别(SVM-DA)模型,发现基于一阶导数预处理后光谱的模型表现最出色,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分别为95.87%和95.74%.为了去除冗余或不必要的信息,采用遗传算法(GA)对原始光谱和各种预处理后光谱进行波段筛选,并再次建立SVM-DA模型,在这些模型中,FD-GA-SVM-DA模型性能最优,建模集和预测集准确率分别达97.71%和96.81%.研究表明,基于高光谱技术鉴别健康和霉变菜心种子具有可行性.

    高光谱成像技术菜心种子霉变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