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滋病患者FOXP3、CXCR5、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陈秀静苏菲菲郑永乐郑琼娜...
    1601-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艾滋病患者血清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趋化因子CXC受体5(CXCR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诊治的207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17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随访6个月后存活且病情好转的患者设为良好预后组(n=116),死亡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设为不良预后组(n=91);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FOXP3、CXCR5、TGF-β1、CD4+、CD8+、CD4+/CD8+;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血清 FOXP3、CXCR5、TGF-β1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艾滋病患者FOXP3、CXCR5、TGF-β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OXP3、CXCR5、TGF-β1对艾滋病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FOXP3、CXCR5、CD4+、CD8+、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TGF-β1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艾滋病患者 FOXP3、CXCR5 与 CD4+、CD8+、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1 与 CD4+、CD8+呈负相关(P<0。05),与CD4+/CD8+呈正相关(P<0。05);不良预后组FOXP3、CXCR5低于良好预后组(P<0。05),TGF-β1高于良好预后组(P<0。05);FOXP3、CXCR5、TGF-β1联合检测诊断艾滋病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FOXP3、CXCR5、TGF-β1单一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7。91%,特异度为85。34%。结论 艾滋病患者FOXP3、CXCR5、CD4+、CD8+、CD4+/CD8+呈低表达,TGF-β1呈高表达,且血清FOXP3、CX-CR5、TGF-β1与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相关性;血清FOXP3、CXCR5、TGF-β1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艾滋病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

    艾滋病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预后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价值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沈晓萍张维东汤佳媚姚冠羽...
    1606-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2 73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纳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组,2 664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单纯艾滋病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现况,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诊断治疗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2019-2021年新确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发生率为2。63%,各年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2020、2021年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感染部位、结核病史、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抗结核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感染途径静脉吸毒、文化程度、CD4+细胞数、体质量指数(BMI)是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风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得到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风险模型的诊断概率logit(P)=-0。920+艾滋病感染途径×0。977+文化程度×0。554+CD4+细胞数× 1。017-BMI×0。209;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ROC曲线,当logit(P)>0。02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3,提示模型区分度较好。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构建模型可早期筛查高危患者,并进行预防性干预。

    艾滋病结核病现况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miR-203靶向PI3K/Akt通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盛盼张荣贵黄涛刘成成...
    1611-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小RNA-203(miR-203)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 检测肝细胞HL-770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HepG2中miR-203 表达;人肝癌细胞 HepG2传代培养后分为对照组,沉默组,过表达组;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沉默组为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做miR-203沉默质粒转染,过表达组为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做miR-203过表达质粒转染;鉴定miR-203转染效率,分析上调miR-203对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迁移、侵袭、MAPK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HL-7702相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HepG2中miR-203表达量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miR-203、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量下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Slug、PI3K、Akt表达量上升,过表达组miR-203、E-cadherin表达量上升,MMP-9、VEGF、MMP-2、Slug、PI3K、Akt表达量下降(P<0。05);与沉默组相比,过表达组 miR-203、E-cadherin 表达量上升,MMP-9、VEGF、MMP-2、Slug、PI3K、Akt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经下调miR-203干预后迁移、侵袭数减少,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量得到调节,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得到抑制有关。

    微小RNA-203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迁移侵袭肝癌

    慢性HBV感染者HBV RNA与乙肝病毒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张晓晶华乐金巧菲王琛...
    1616-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疾病自然进程中血清HBV RNA与乙肝病毒学标志物及肝功能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221例,均未经抗病毒治疗,包括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患者168例和HBeAg阴性患者53例,通过检测血清HBV RNA定量,观察其不同疾病自然进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与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e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酰转肽酶(GGT)的相关性。结果 HBeAg 阳性患者 HBV RNA、HBV DNA、HBsAg、HBeAg、ALT、AST、GGT 均高于 HBeAg 阴性患者,但HBeAg阳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r=0。710)、HBsAg(r=0。526)、HBeAg(r=0。373)呈正相关;在 HBeAg 阴性组中,血清 HBV RNA 与 HBV DNA(r=0。843)、HBsAg(r=0。566)、ALT(r=0。610)、AST(r=0。626)、GGT(r=0。464)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 HBV RNA与HBV DNA、HBsAg具有相关性,且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中均存在;血清HBV RNA与ALT、AST、GGT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只在HBeAg阴性患者中存在。患者的抗HBV免疫应答可通过清除感染肝细胞来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而患者的免疫应答则更多的与肝组织的炎症损伤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HBVRNAHBVDNA乙肝表面抗原免疫应答

    NLR和HBD-1与M30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崔雪曼杨赞儒付海燕刘思嘉...
    162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人β防御素(HBD-1)与M30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9例行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90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36例;归纳入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检测NLR、HBD-1和M3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HBD-1、M30对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死亡组外周血NLR、血清HBD-1、M30均高于存活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NLR、HBD-1、M30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696、0。776和0。918;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60%,86。70%。结论 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存活患者外周血NLR、血清HBD-1、M30呈低表达;联合检测NLR、HBD-1、M30有助于诊断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短期预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β防御素M3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危险因素

    老年重症肺炎miR-146a和miR-127与miR-21表达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钟婉红郝金香黄一桂陈兰...
    1626-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miR-127、miR-21表达水平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组)、同期120例普通肺炎患者(普通肺炎组)及同期1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46a、miR-127、miR-21水平,分析重症肺炎组患者病原菌情况;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9例)和死亡组(31例),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miR-146a、miR-127、miR-21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血清miR146a、miR-127、miR-21水平较高,且重症肺炎组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占78。18%,革兰阳性菌20株占18。18%,真菌4株占3。64%;机械通气、miR-146a、miR-127、miR-21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421、1。237、2。467、2。519,P<0。05);miR-146a、miR-127、miR-21 单独检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miR-146a、miR-127、miR-21水平较高,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比例较高;机械通气、血清miR-146a、miR-127、miR-21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血清miR-146a、miR-127、miR-21水平联合检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价值较高。

    重症肺炎老年微小RNA-146a微小RNA-127微小RNA-2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冠心病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型和Hcy与HSP60及gastrin水平

    汤诗卉黄薇杨倩王萌...
    1631-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幽门螺杆菌(Hp)感染血清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胃泌素(gastrin)水平。方法 以2019年3月-2023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8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3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Hp感染情况及血清Hcy、HSP60、gastrin水平,比较不同Hp感染血清型、不同感染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P60、gastrin水平。结果 病例组Hp感染患者占比及Ⅰ型患者占比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Hcy、HSP60、gastrin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Ⅱ型组、Ⅰ型组血清Hcy、HSP60、gastrin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重度感染组血清Hcy、HSP60、gastrin水平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Hp感染可引起血清Hcy、HSP60、gastrin水平变化,同时血清Hcy、HSP60、gastrin与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型、感染程度有关,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Hp感染程度的标志物。

    冠心病幽门螺杆菌血清型感染程度同型半胱氨酸热休克蛋白60胃泌素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营养状况及其SP-D和HLA基因多态性与肺部感染的关联

    史锡娜周菊峰王银虹赵晓琴...
    1635-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表面活性蛋白D(SP-D)、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与肺部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别有45例和51例。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和血清白蛋白、钙磷含量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检测SP-D、HLA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肺部感染组患者MQSGA评分、磷含量、HLA-A*0101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白蛋白、钙含量、HLA-B*5201、HLA-DRBⅠ*150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未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SP-D基因rs72191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患者中,轻度组MQSGA评分低于中-重度组,白蛋白水平、HLA-B*5201、HLA-DRBⅠ*15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中-重度组(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差,其发生发展与SP-D、HLA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营养状况表面活性蛋白D人类白细胞抗原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王书明张新庆王印岭辛永健...
    1640-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干扰素-γ(IFN-γ)、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98例随机纳入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中医症候、病情评分、血气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清sTREM-1、HMGB1、IFN-γ、PC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可调节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TREM-1、HMGB1、IFN-γ、PCT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并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血气,进而可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肺部感染老年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医症候血气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高迁移率族蛋白B1干扰素-γ降钙素原

    冠心病Hp感染患者血清Hcy和Ghrelin与MMP-9水平

    王磊陈晓瑞牛靖
    1645-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Ghrel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Hp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8例)和非感染组(10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Hcy、Ghrelin、MMP-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Ghrelin、MMP-9表达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y、Ghrelin、MMP-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Hcy、MMP-9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Ghrelin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Hcy、Ghrelin、MMP-9单独及联合检测冠心病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08、0。770和0。929;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80%,88。10%;感染组冠状动脉病变轻度患者占比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中度和重度患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p感染后Hcy、MMP-9呈高表达,Ghrelin呈低表达;联合检测Hcy、Ghrelin、MMP-9有助于诊断冠心病患者Hp感染。

    冠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同型半胱氨酸Ghrelin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