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美国医疗机构感控科室的职能范围及专职人员能力建设

    宋晓岩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当感控作为一个专业在美国崛起的时候,它就用数据展示了一个人员配备充足的感控科室与降低院内感染和保护病人安全成正比,在之后的50年中,感控随着社会对病人安全的重视而快速发展。2020年之后的三年新冠大流行使社会和医疗体系进一步意识到感控在保护病人和医护安全上所起的独特作用,从而积极为感控科室补充人员。在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感控队伍的同时,感控科室的职能范围以及感控人员所应具有的技能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感控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有效保护病人、医护及医院安全的责任。鉴于其重要性,本文就感控科室的职能范围及感控人员的能力建设分别予以阐述。

    美国医疗机构感控科室职能范围专职人员能力建设

    黄芪多糖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

    苏自强谢荣芳蔡凯晋吴玉塘...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芪多糖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43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3只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最终有30只建模成功,并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各10只,药物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分别进行孟鲁司特钠、黄芪多糖干预,空白组、模型组进行0。9%氯化钠溶液干预,7 d后光镜下观察大鼠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STAT3 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法(WB)检测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黄芪多糖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IL-6、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白细胞介素-10(IL-1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对照组、黄芪多糖组TNF-α、CRP、MDA、IL-6、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IL-10、GSH-Px、SOD水平上升(P<0。05),但黄芪多糖组TNF-α、CRP、MDA水平、IL-6、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药物对照组,IL-10、GSH-Px、SOD水平低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经黄芪多糖干预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感染症状缓解,其机制可能与IL-6/STAT3信号通路得到抑制有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黄芪多糖干预白细胞介素-6/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鱼腥草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刘冬林智峰张珂王蓓...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鱼腥草提取物治疗,对其所产生抗炎功效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组、鱼腥草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9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予鱼腥草提取物125 mg/kg、500 mg/kg灌胃,持续7 d后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D(SP-D)、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NF-KB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鱼腥草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GF-β、KL-6、SP-D、IL-13、TNF-α 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 表达量、TLR4、MyD88、NF-κB 蛋白表达量均升高,IL-12 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TGF-β、KL-6、SP-D、IL-13、TNF-α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TLR4、MyD88、NF-KB蛋白表达量均降低,IL-12水平升高(P<0。05)。结论 通过鱼腥草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干预,以改善局部乃至支气管和肺组织炎症反应,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鱼腥草提取物肺炎支原体感染抗炎作用作用机制

    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 HMGB1、sTREM-1、IFN-γ 表达变化

    车启富何丽杰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祛痰;试验组予以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祛痰,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HMGB1、sTREM-1、IFN-γ水平。结果 治疗14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541,P=0。019);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发热、咳嗽、气促、痰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中段流量(MMF)、呼吸峰流速(PEF)]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HMGB1、sTREM-1、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HMGB1、sTREM-1、IFN-γ水平,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水平。

    凉膈白虎汤加减重症肺炎呼吸功能高迁移率族蛋白B1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干扰素-γ中医证候积分

    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及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耐药基因

    王临英朱丹陈慧方寅飞...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PI)病原学特点及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方法 分析2019年4月-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肺癌化疗合并PI患者分离病原菌分布特点、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及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肺癌化疗合并PI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11珠,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占比22。52%、革兰阴性菌71株占比63。96%、真菌15株占比13。51%;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81。48%、62。96%、81。4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65。00%、60。00%、50。00%和75。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61。54%、76。92%、61。54%和53。58%;2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TEM-1、CTX-M-8、SHV-12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结论 肺癌化疗合并PI患者病原菌中占比最高的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且不同致病菌存在不同的耐药现象,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主要为TEM-1、CTX-M-8、SHV-12,临床可根据病原菌培养与耐药分析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肺癌化疗肺部感染病原学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CL21/CXCR3信号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李宏生刘雅林孙志敏刘鲁冀...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21(CCL21)/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信号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份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78例,检测患者外周血CCL21/CXCR3信号通路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CL21/CXCR3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L21、CXCR3诊断AIS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GCS评分、N1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CCL21、CXCR3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L21/CXCR3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CL21、CXCR3诊断AIS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95%CI:0。762~0。915)、0。849(95%CI:0。774~0。924)。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CCL21/CX-CR3信号通路处于高表达状态,且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状态密切关联,且诊断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较高。

    缺血性脑卒中肺部感染趋化因子21趋化因子受体3肺功能诊断价值

    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并发新冠肺炎3例效果

    姬涛宋玉祥张恒龚汉普...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利妥昔单抗化疗后并发新冠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发热门诊于2023年2月1日-2月28日收治的3例接受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化疗后并发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发病至输血时间、发病至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治疗时间、输血次数和输血量,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肺部影像学结果。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3岁,55岁,60岁;入院新冠病毒核酸均阳性,新冠抗体阴性,肺部感染明确;均于入院后第3天,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输入康复者血浆14次(共计6 640 ml)、10次(共计4 340 ml)、2次(共计780 ml),输入血浆第14天、第4天、第2天后新冠核酸检测呈阴性;核酸转阴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WBC、CRP、IL-6水平在输注血浆后逐渐升高,待新冠核酸转阴后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复查肺部CT提示较前明显吸收;3例患者分别在院治疗30d、15d、16d后出院,随访3个月病情无反复。结论 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化疗后并发新冠肺炎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疗法会对此类特殊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疗效

    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中Cyclin D1、VEGF、p2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李先莉魏忠华蒋能刚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27胃癌组织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80例及单纯胃癌患者84例分别作为Hp感染组和单纯胃癌组,检测胃癌组织Cyclin D1、VEGF、p27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Cyclin D1、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单纯胃癌组,p27表达阳性率低于单纯胃癌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Cyclin D1、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且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p2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Cyclin D1和VEGF阳性表达率升高,且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胃癌幽门螺杆菌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27临床特征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特征

    樊丽媛李梦鸽何义富丁从兰...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的内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12月-2022年5月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21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疼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状,使用潜在类别模型分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Hp感染相关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表现为4种不同的类别,分别命名为"低症状组"、"高症状组"、"低心理症状组"和"高心理症状组",占比依次为27。4%、19。0%、43。1%和10。4%;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无吸烟史(OR=0。283,P=0。013)是"低心理症状组"的保护因素,无饮酒史(OR=10。852,P=0。011)是"高心理症状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Hp感染相关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需要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症状特征,给予个性化管理和干预。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化疗期症状群潜在类别分析问卷调查

    S100A2、IFN-γ和Eotaxin-1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

    田伟珍王立明郑丽潘文娟...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钙结合蛋白S100A2(S100A2)、γ-干扰素(IFN-γ)、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B病毒感染情况分为未感染组51例,感染组65例,同期于医院门诊体检的4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00A2、IFN-γ、Eotaxin-1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未感染组和感染组S100A2、IFN-γ、Eotaxin-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并随着患者感染加重S100A2、IFN-γ、Eotaxin-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S100A2、IFN-γ、Eotaxin-1预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患者S100A2、IFN-γ和Eotaxin-1水平升高,联合检测三指标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预测。

    溃疡性结肠炎EB病毒感染钙结合蛋白S100A2γ-干扰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