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室外引流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孔成杨帆
    1461-1463,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EVD)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100例接受EV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VD术后是否发生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非感染组(n=8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VD术后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EVD术后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合并开颅手术、术前有人工气道、双侧置管、脑脊液取样频率≥3次/周、导管留置时间≥7 d、术后白蛋白≤35 g/L的占比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合并开颅手术、脑脊液取样频率>3次/周、导管留置时间>7 d及ICU住院时间长是EVD术后发生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EVD术后发生相关性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894(95%CI:0。817~0。947),敏感性为72。00%,特异性为98。8%。结论 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合并开颅手术、脑脊液取样频率≥3次/周、导管留置时间>7 d及ICU住院时间长是EVD术后发生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依据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脑室外引流感染风险因素列线图模型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治疗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

    徐小俊陈晓邹旭敏
    1464-1465,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胃炎且符合中医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汤剂组、中药汤剂加耳穴组,各30例。3组常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中药汤剂组给予黄连温胆汤治疗,中药加耳穴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及耳穴治疗,比较3组的中医症候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中药汤剂加耳穴组优于中药汤剂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汤剂加耳穴组有效率高于中药汤剂组及对照组;3组治疗后四大类症状表现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黄连温胆汤耳穴胃痞病脾胃湿热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丹朱禹晓邓丹王纯纯...
    146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腹泻型IBS-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奥替溴铵片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热奄包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对2组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进行评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证候评分均降低(P<0。001),观察组治疗后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01),说明治疗方式对症候积分有负向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降低(P<0。001),观察组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01),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优势更加明显,表明治疗方式对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有负向影响,对减轻抑郁和焦虑状态有积极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01),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优势更加明显。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腹泻型IBS-D患者,并能改善其抑郁及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脾胃虚弱中药热奄包

    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谢雨晴程瑞动金振华叶祥明...
    1469-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运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软件控制节奏并加强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2周,训练后4周对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10米最大速度(10 MWT)、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腹四块肌肉表面肌电图(sEMG)的RMS值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10MWT、GQOLI-74评分、sEMG、MBI分值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及下肢相关自理能力。

    脑卒中节律性听觉刺激膝关节控制训练下肢步行能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再次手术干预最佳时间窗分析

    柴东喆张华一陈春伦何甜...
    1473-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再次手术干预最佳时间窗。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6个月施行过球囊扩张(PTA)和(或)架植入术(STENT)的2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中首次术后6个月出现下肢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CTA测量内径/正常内径≤50%)或闭塞的患者3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其中观察组8例于术后6个月左右(平均6。5个月)行球囊扩张(PTA)为主的再次手术;对照组A 7例于术后12~28个月(平均20。3个月)行再次手术;对照组B 18例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比较3组患者首次术后12、18、24、30个月的动脉通畅率、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18、24、30个月的动脉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同对照组B手术成功率相仿,开通靶血管用时短,手术费用低。结论 对ASO首次术后出现中重度再狭窄、闭塞患者在术后6个月行再次腔内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动脉中远期通畅率高,是行再次手术干预的最佳时间窗。

    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再闭塞药物洗脱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内膜增生

    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与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吴安琪林辰李振宁林敏...
    1476-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3例COPD临床稳定期男性患者为观察组,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3年修订版进行分级,并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析骨密度与肺功能水平、病程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不同GOLD分级较对照组在腰椎(L1~4)骨密度、左侧股骨颈及左侧髋关节骨密度T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分级与腰椎、左髋关节、左股骨颈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P<0。05)。不同骨密度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TNF-α、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程、GOLD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与BMI呈负相关(P<0。05),与IL-1β、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骨密度的降低与低BMI、长病程、高炎症水平及低肺功能水平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肺功能骨密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衰弱状态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沈咏慧王俊张艳王美娣...
    1479-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衰弱状态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采用Edmonton量表将患者分为为衰弱组70例及无衰弱组76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差异;同时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将衰弱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衰弱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衰弱组较无衰弱组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是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51。重度衰弱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轻中度衰弱组患者,而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P<0。05)。结论 血清指标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衰弱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脑梗死血清指标衰弱

    丙种球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CT、CRP的影响

    王刚孔亚飞项晓莉施一波...
    1482-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CT、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COVID-19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案、早期抗凝、糖皮质激素抗炎及氧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人用丙种球蛋白针,治疗5 d。动态检测两组治疗期间动血常规、PCT、CRP等感染指标变化情况,动态检测动脉血气、肺部影像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LR、PCT、CRP数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NLR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NLR,有助于病情改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免疫球蛋白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胸段钙化脊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邓勇陈铮立叶世泰张司玺...
    1484-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胸段钙化脊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胸段钙化脊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所在节段、肿瘤最大横截面、肿瘤是否钙化及钙化程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程度、有无伴随疾病及住院时间。采用胸段JOA评分(11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出院时及末次随访脊髓神经功能状态;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患者脊膜瘤切除程度。结果 25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呈部分钙化19例,骨片状钙化者3例,完全钙化者3例;手术时间(179。12±57。32)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368。32)mL。22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级2例,simpsonⅡ级20例),1例次全切除,后复发行手术再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脊膜瘤,均伴有钙化。术后22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恶化,经保守及康复治疗后术前症状消失;1例手术后病情稳定。结论 钙化脊膜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术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

    胸段脊膜瘤钙化显微手术

    强迫症创新性系统化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黄悦琦马丽沙王昀瓒朱丞...
    1487-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成本、系统的综合治疗模式快速有效改善患者强迫症的严重程度。方法 选取诊断强迫症患者89例,分为药物治疗组64例和综合治疗组25例。药物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组接受经颅直流电治疗(tDCS)+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综合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Y-BOCS总分及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综合治疗组Y-BOCS总分(Z=-3。112,P=0。002)及因子分[思维分(Z=-2。13,P=0。033),行为分(Z=-3。334,P=0。001)]、HAMD总分(Z=-2。819,P=0。005)、HAMA总分(Z=-2。002,P=0。045)均低于药物治疗组,Y-BOCS减分率高于药物治疗组(Z=-3。658,P<0。001)。2周后,综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Z=11。063,P<0。001)。两组HAMD、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系统的tDCS综合治疗模式可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强迫症严重程度。

    强迫性障碍综合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