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IV感染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宣伟玲王秀娟张燕周阳科...
    409-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IV感染对脑白质高信号(WMH)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HIV感染并行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的患者266例为观察组;并收集行MRI检查非HIV感染者2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WMH发生情况、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WMH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HIV阳性患者发生WMH的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均高于无WMH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SII是HIV感染者发生WM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IV感染者可能更容易发生WMH,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SII是影响HIV感染者发生WMH的危险因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磁共振影像脑白质高信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危险因素

    改良微针V形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观察

    盛书婕王莉莉
    41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微针V形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 7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按照区组随机的方法以1:1比例分为埋线组(改良微针V形无痛穴位埋线)和针刺组,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体脂量(BFM)、水分质量(TBW)、无机盐质量、骨骼肌质量(SMM)、疼痛量化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埋线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BMI、BFM均下降,埋线组下降幅度大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埋线组SMM含量增多,而针刺组SMM含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TBW和无机盐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量化评分结果显示,改良无痛穴位埋线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等明显不良事件,针刺组出现1例晕针患者.结论 改良微针V形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显著,同时能显著减轻疼痛感,更具安全性、无痛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无针注射器微针V形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病

    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王琰郭倩倩陈彬罗佳...
    41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9例(12颗)上颌高位埋伏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颌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拔除时机、手术入路及口腔CT、超声骨刀在其拔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7~65岁.其中1例为2颗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1例为3颗上颌高位埋伏牙,2人伴有囊肿.所有患者均行口腔CT检查,诊断为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牙均接近鼻底,术前定位埋伏牙,术中通过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拔除换牙,术前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拔除多生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肿胀轻、出血较少.结论 口腔CT对多生牙的定位起到重要作用,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创伤小,是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的理想方式.

    鼻底入路超声骨刀口腔CT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余玉珍孔来法丁颖威
    417-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小(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88%,对照组死亡率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钢板内固定相比,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骨折区域的出血量,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死亡率.

    椎弓根钉棒系统钢板内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循经推拿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的疗效观察

    董晓婕段晓情
    420-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循经推拿治疗风热外侵型聘耳的疗效.方法 41例(54耳)风热外侵型聘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28耳)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1例(26耳)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经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6.19%,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愈率35.00%,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复发率,观察组14.29%,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适满意度和自由分享度均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循经推拿及有效护理治疗风热外侵型聘耳疗效满意,是治疗耳疾的安全、无创的新方式.

    推拿聤耳舒适护理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无法回纳因素分析

    王林月林胜红方振军陈贵平...
    42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无法回纳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直肠癌前切除后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 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结果 187例患者中有32例未完成回肠造口回纳,未回纳率17.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新辅助放化疗病史、低位直肠肿瘤、肿瘤分期较晚、术后有吻合口并发症、肠梗阻及肿瘤进展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与无法还纳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无法还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对于有回肠造口无法回纳的高危因素如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术前肿瘤晚期或有术后复发或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要充分考虑到术后回肠造口无法回纳的可能性,谨慎选择手术及造口方式.

    直肠肿瘤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口

    经鼻咽通气道高流量氧疗用于肥胖患者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李杰刘斌袁孝忠刘明娟...
    425-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鼻咽通气道(NPA)高流量氧疗技术用于肥胖患者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PLEB)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经NPA高流量给氧,对照组实施经鼻塞导管高流量给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与维持,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BIS<60后开始支气管镜操作.记录入室时(T0)、支气管镜检查开始即刻(T1)、支气管镜检查开始后10 min(T2)、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即刻(T3)患者PaO2、PaCO2、SpO2、HR、MAP.测量T0和T3时点患者胃窦横截面积.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1、T2、T3时点PaO2更高,而PaCO2更低,且观察组在麻醉期间MAP波动更小、低氧血症(SpO2<92%)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NPA高流量氧疗技术可为接受PLEB的肥胖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通气支持,并显著改善氧合及减少CO2蓄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高流量氧疗支气管镜检查肥胖症鼻咽通气道

    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丽君沈虹春陈熔杰
    428-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分为丙泊酚组40例,七氟烷组40例.丙泊酚组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烷组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术后6h、术后1 d、术后3d认知功能及T0、T1、T2、T3、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1 d、术后3d时MMSE评分均下降,但七氟烷组MMSE评分高于丙泊酚组(P<0.05).T1、T2、T3、T4时MAP、HR水平均下降,但七氟烷组MAP、HR水平高于丙泊酚组,T1、T2、T3、T4时PetCO2水平均升高,但七氟烷组PetCO2水平低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烷组PACU留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腹腔镜认知功能丙泊酚七氟烷

    超声微细血流显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杨章慧吴平平
    43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微细血流显像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超声检查发现颈部异常淋巴结肿大患者114例,分别采用常规二维灰阶超声(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微血流成像(MFI)三种超声检查技术对淋巴结疾病进行诊断,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技术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结果 114例患者检查了 11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手术病理证实62例患者为良性淋巴结,38例患者为转移性淋巴结,14例患者为淋巴瘤性淋巴结;US联合CDFI、PDI、MFI三种超声检查技术鉴别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准确率分别为80.70%、77.19%及90.35%,以US联合MF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P<0.05).结论 超声微细血流显像可以更敏感显示淋巴结内部血管走形的改变以及异常微小新生血管血流信号的出现,可以更全面显示淋巴结的血流分布,从而提高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超声微细血流显像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

    PAPP-A、Free-β-HCG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分析

    杨柳杨晓彦
    43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548例有妊娠结局且孕期行血清学筛查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子痫分为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分析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血清学筛查指标.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PAPP-A低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痫前期组孕妇Free-β-HCG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P-A、Free-β-HCG用于筛查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3、0.548.结论 血清学筛查指标PAPP-A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指标.

    血清学筛查子痫前期PAPP-AFree-β-H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