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吴楠陈前前窦晓彤虞立...
    79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毛蕊异黄酮组、阳性药(依达拉奉)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NG-1、iNOS和VEGF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IF-1α、EGFR和VEGFR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GFAP、VWF和GLUT1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法(PCR)检测HIF-1α、VEGFA和RCAN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毛蕊异黄酮和依达拉奉均能够增加SD大鼠血清中VEGF、ANG-1和iNOS含量(P<0。05或P<0。01),增加SD大鼠脑组织中HIF-1α、VEGFR1、EGFR和GLUT1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增加SD大鼠脑组织中HIF-1α、VEGFA和RCAN2 mRNA表达量(P<0。05或P<0。01)。结论 毛蕊异黄酮能够通过改善血管生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与阳性对照药疗效相当。

    毛蕊异黄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αVEGF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调控小胶质细胞表达MMP-9与TIMP1蛋白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陈春娇段莉琴严民力
    795-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脉颗粒治疗调控小胶质细胞表达MMP-9与TIMP1蛋白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BV2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和复氧实验,设置模型组、空白组、MMP-9 siRNA组、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MMP-9 siRNA+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置于氧糖剥夺罐进行氧糖剥夺/复氧实验。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中MMP-9与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MP-9 siRNA组、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与MMP-9 siRNA+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胶质细胞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TIM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 siRNA组、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与MMP-9 siRNA+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能够调节MMP-9/TIMP1平衡,有助于抵抗缺氧复氧导致的小胶质细胞损伤。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小胶质细胞脑缺血再灌注MMP-9/TIMP1失衡

    SHCBP1表达在肺腺癌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中的临床价值

    刘永洋焦德敏陈清勇
    799-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纺锤体相关蛋白 1(SHCBP1)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预后及其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LUAD组织的转录、临床及生存信息数据,比较LUAD和正常肺组织SHCBP1表达差异,分析LUAD中SHCBP1表达与临床参数、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独立预后因素,评估SHCBP1高低表达组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预测SHCBP1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相比正常肺上皮组织,LUAD组织中的SHCBP1表达升高;SHCBP1 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的年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有关;SHCBP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无进展生存期(PFS)预后较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HCBP1是LUAD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基因富集分析(GSEA)结果提示SHCBP1高表达基因富集在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分离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基因集中;CIBERSORT和ssGSEA分析显示:SHCBP1高表达组CD4和CD8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辅助T细胞、记忆B细胞等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SHCBP1在LUAD组织中上调,SHCBP1高表达与LUAD不良预后有关,SHCBP1可能成为LUAD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生物靶标。

    纺锤体相关蛋白1肺腺癌生物信息学表达预后免疫浸润

    药食同源类方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分析

    裴鎏华田璐璐胡文博吴夏秋...
    803-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食同源类方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VIP)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筛选有效处方中药食同源类中药的频次、剂量、性味、归经和关联规则,通过中外文献检索药食同源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药物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靶点。结果 根据筛选标准发现涉及42首方剂,涉及药食同源类中药24味,使用频次≥5次的高频药物包括茯苓、山楂、葛根、枳椇子、黄芪等10味,高频药物的常用剂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对24种药食同源类中药进行性味归经统计,性味多见温性和甘味,药物归经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脾经、胃经和肺经,药物功效分类最常见的是补益药,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高频药物关联规则中以葛根和茯苓关联频率最高。通过中外文献检索24味药食同源类中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研究,发现多种有效成分。大多数药物富含黄酮类、生物碱、萜类、有机酸和其他类化合物并通过抗氧化、抗炎症、促凋亡、促进自噬、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脂质代谢等功效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结论 临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处方中所涉及的药食同源类中药以温性、甘味为主,多归脾、胃、肺经,发挥健脾利湿的功效。药食同源类中药存在多种化合物在酒精性脂肪肝中发挥保护作用,对开发有效的中药制剂和保健品提供新的方向。

    酒精性脂肪肝药食同源中医治疗

    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诊断效能和临床价值

    金向红黄向韵陈鲜宝华婷婷...
    807-809,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与传统血培养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诊断性能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肺泡灌洗液分别进行培养和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比较两个方法的阳性率、一致性,病原体检出分布,混合感染检出率,耐药检出情况等。结果 90例患者中,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84。4%和24。4%,宏基因阳性率高于培养(P<0。05),无论在细菌、真菌还是特殊病原体上,宏基因的检出率均高于培养,尤其是在非常见病原体、体外难以培养或生长缓慢的病原体上,宏基因混合感染检出率高于培养,宏基因检出3例细菌耐药基因,并有2例在药敏试验中得到验证。结论 相较于传统培养,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上时效性更好,阳性率更高,病原微生物种类、数量检出更多,混合感染检出率更高,且能预测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宏基因靶向三代测序下呼吸道感染肺泡灌洗液诊断性能

    眼络通方对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ET-1/ETAR信号通路的影响

    朱永唯朱懿行翁文庆熊烈...
    810-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络通对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模型ET-1/ETA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对照组(Model)、波生坦组(Bosentan)、眼络通组(Yanluotong),以光化学法建立RVO模型SD大鼠各12只,连续给药3周。在第3周时处死SD大鼠,取血清用于Elisa检测,取视网膜组织用于荧光定量PCR与免疫荧光检测,测定其中ET-1、ETAR、VEGF、TNF-α、IL-6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 Elisa检测发现模型对照组血清IL-6、TNF-α、VEGF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波生坦和眼络通方干预3周后比模型对照组均下降(P<0。01);免疫荧光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RVO模型对照组ET-1、IL-6、TNF-α、VEGF表达量均增多,波生坦和眼络通方治疗后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对于ET-1、ETAR、VEGF mRNA表达量,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上调(P<0。01),波生坦和眼络通方均能下调上述基因mRNA的表达(P<0。01)。结论 ET-1/ETAR信号通路在RVO发病过程中被异常激活,眼络通方可通过ET-1/ETAR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视网膜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抑制VEGF作用,干预RVO病情进展。

    眼络通视网膜静脉阻塞内皮素-1内皮素受体A炎性因子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国华钱琳艳赵嫣王成...
    814-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评估这些影响因素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晚期心力衰竭患者485例,根据患者入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进行分组。收集患者入院期间一般资料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论 相较于无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BNP和NYHA分级增加,HDL-C和LVEF水平降低(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DL-C、LVEF、BNP、NYHA是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HDL-C联合LVEF、BNP、NYHA对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01)。结论 HDL-C、LVEF、BNP、NYHA是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影响因素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多肝段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度的应用

    朱建碧徐琦夏建克陈玲...
    817-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多肝段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剪切波速度,探讨VTQ多肝段检测方法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行VTQ检查及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右肝前叶下段(S5)、右肝后叶下段(S6)、右肝前叶上段(S8)肝剪切波速度(SWV),根据患者三肝段检测中最大SWV(SWVmax)和最小SWV(SWVmin)计算该患者肝段间SWV的最大差异指数(DI),并对各患者三肝段中SWVmax和SWVmin的肝段进行肝穿刺活检取材。比较患者各肝段间SWV的差异,各肝段间SWV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肝SWV与其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并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各肝段SWV一致(DI<20%),组2患者各肝段SWV不一致(DI>20%),比较两组患者三肝段中SWVmax、SWVmin肝段的SWV值和病理结果。结果 肝S5、S6、S8段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S5与S6、S5与S8、S6与S8的SWV值均呈明显的相关性(P<0。01)。两两肝段间SWV值的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大多数点都在95%一致性界限内,有个别点在界限外。5个分期的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WV值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组1患者SWVmax肝段与SWVmin肝段的SWV值和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患者SWVmax肝段与SWVmin肝段的SWV值和病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多肝段检测方法在更全面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肝硬度慢性乙型肝炎

    射频超声血管测量技术评估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

    邬梦洁李舟跃杜佩彭彦卿...
    820-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射频超声血管测量技术在定量检测青中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3例青中年T2DM患者,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有斑块亚组(A组)和无斑块亚组(B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收集三组一般资料并记录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壁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系数(CC)、硬度指数(α、β)及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颈动脉弹性参数。结果 T2DM组左侧颈动脉DC、CC低于对照组,而IMT、α、β、PW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T较B组明显增厚(P<0。05),T2DM两亚组间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颈动脉PWV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射频超声技术可准确检测青中年T2DM患者颈动脉IMT、PWV,且PWV在颈动脉硬化早期评估颈动脉弹性减退较敏感,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射频超声技术脉搏波速度2型糖尿病颈动脉弹性

    前列腺癌中Claudin-4和MMP-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胡俊彪张春霆吴慧玲
    823-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中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前列腺癌和41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5年生化复发率和总体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中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56%和58。23%;前列腺增生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2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TNM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PSA、阳性切缘和5年生化复发率和总体生存率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中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laudin-4和MMP-9蛋白表达增高组前列腺癌5年生化复发和总体生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laudin-4和MMP-9蛋白在前列腺癌中呈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紧密连接蛋白-4基质金属蛋白酶-9前列腺肿瘤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