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香百合、药百合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刘筱琳孙婷婷杨捷何恒斌...
    34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香百合(Lilium auratum)和药百合(L.speciosum var.gloriosoides)为研究材料,分别克隆获得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FLS)基因,命名为LaFLS和LsFLS.实验结果表明,LaFLS和LsFLS基因均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35 bp,均编码344 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均具有DIOX-N结构域和2-酮戊二酸和铁(Ⅱ)依赖性双加氧酶结构域,属于 2-酮戊二酸和铁(Ⅱ)依赖性双加氧酶超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aFLS和LsFLS除与东方系百合西伯利亚和索邦的FLS亲缘关系最近外,与百合科郁金香(Tulipa fosteriana)等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aFLS和LsFLS蛋白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二者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花蕾发育过程中,LaFLS和Ls-FLS随花蕾发育出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且在花被片无色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有色区域.

    东方百合黄酮醇合成酶基因黄酮醇克隆基因表达

    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及其假鳞茎的化学组成分析

    孙健任江剑王海阁江建铭...
    358-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技术体系,分析栽培台湾独蒜兰假鳞茎化学组成特征,经过种子萌发、原球状茎增长、假鳞茎增殖、生根壮苗培养获得台湾独蒜兰植株,以组培台湾独蒜兰植株的假鳞茎为材料,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假鳞茎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表明,经过 2 年的繁育,单个台湾独蒜兰蒴果可以获得假鳞茎0.5g左右的幼苗超过1 000 株.通过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分析鉴定出不同材料的共有的化合物1 229 种,包括羧酸及其衍生物236 种、苯及取代衍生物 110 种、有机氧化合物 106 种、脂肪酰基化合物94 种、黄酮类化合物43 种、甾体及甾体衍生物42 种,其中以化合物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为代表的苄酯类为兰科植物富集化合物.应用HPLC法,测得假鳞茎的 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为0.53%.综上,应用组培技术可以繁育得到台湾独蒜兰的植株,台湾独蒜兰的假鳞茎与独蒜兰一样含有丰富的苄酯类化合物成分.

    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化学成分

    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杏李裂果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罗莎莎王如月甄紫怡吴嘉龙...
    36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 80 m3 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果率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钙含量、钾含量、纤维素含量、果胶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转色期灌水80 m3 的处理的裂果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皮、果肉钙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P<0.05)负相关.基于测定的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以转色期灌水80 m3 处理的杏李果实品质最优.

    杏李灌溉时间灌溉量裂果率果实品质

    花椒流胶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机制

    赵吉桃何静丁德东李彦湘...
    373-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引起的花椒流胶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花椒病害之一.为获得F.tricinctum的优良拮抗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具较强拮抗作用的花椒内生真菌HJ-18,其对F.tricinctum的抑制率达58.85%.基于形态学和ITS分子鉴定,初步确定HJ-18 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GenBank登录号为OP502072);经抑菌谱与稳定性测试发现,HJ-18 对4 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抑制效果,培养滤液经不同光照、温度和pH处理后,抗真菌效果稳定,但对紫外线敏感;当菌株HJ-18 培养滤液体积分数为50%时,对F.tricinctum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6.4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菌株HJ-18 培养滤液处理后,F.tricinctum菌丝出现褶皱,且表面有碎屑产生;盆栽试验表明,菌株HJ-18 对花椒流胶病的相对防效为52.65%,与22.5%啶氧菌酯100 倍液处理具有相同防效.以上结果表明,菌株HJ-18 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真菌,可作为生防菌剂进行开发利用.

    花椒流胶病内生真菌拮抗菌株培养滤液生防机制

    直播方式对重庆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生态位的影响

    黄乾龙王楚桃何永歆欧阳杰...
    383-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绿色防除重庆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对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处理下稻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稻田的杂草群落分别由16 种(隶属于 9 科 15 属)和 18 种(隶属于10 科17 属)杂草组成,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为湿润直播下特有的杂草.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的重要杂草群落结构分别为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稗草(E.crus-galli)+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除稗草(E.crus-galli)外,两种直播方式下重要杂草的重要值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直播方式共有的14 种重要或主要杂草中,淹水直播下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看麦娘、笄石菖(Juncus prismatocarpu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共 7 种重要或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较湿润直播下显著降低,且其种间(除笄石菖与双穗雀稗外)生态位叠加值或显著降低或持平.综上,淹水直播可抑制水蓼和鬼针草的萌发,从而改变稻田重要杂草的群落结构,而且可控制光头稗、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看麦娘、笄石菖、双穗雀稗的数量.

    直播方式稻田杂草群落组成生态位

    基于高频数据的旱地降雨径流污染物输出特征研究

    杨林沛李金文沈根祥朱文俊...
    391-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旱地农田产流特征及面源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以上海市崇明岛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取样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旱地径流水文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土壤产流能力用径流曲线数(CN)表示,并用高频的电导率(EC)和浊度数据表征可溶性和颗粒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通过分析浓度 流量(C-Q)关系,从滞后效应角度研究溶解态和颗粒态污染物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径流系数与降雨量相关性良好,CN与前期土壤含水率(AMC)的相关关系较好.浊度能够反映悬浮泥沙浓度(SSC)、总磷(TP)浓度,EC能够反映可溶性盐的浓度(用全盐量表征).浊度 流量总体上呈现顺时针滞后,冲刷作用明显;EC-流量总体上呈现逆时针滞后,稀释作用明显.TP的输出以冲刷作用为主,总氮(TN)、硝态氮(NO3--N)、氨态氮(NH4+-N)、溶解性总磷(DTP)的输出既有稀释作用也有冲刷作用.TN主要来自土壤溶液,多变的迁移路径是溶解态物质输出大多呈现逆时针滞后的原因.TP主要来自土壤表面,较短的迁移路径是颗粒态污染物输出大多呈现出顺时针滞后模式的原因.本研究获得的溶解态和颗粒态污染物的输出过程和特征可为面源污染防控、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原位监测降雨产流高分辨率面源污染

    莲藕解酒功能软糖的制备及功效评价

    杨紫瀚吴伟杰高原刘瑞玲...
    404-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了莲藕解酒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制备的软糖的解酒功效.本研究以莲藕为原料,以乙醇脱氢酶(ADH)体外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研究.对最优提取工艺下的莲藕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并以此作为原料制备解酒功能软糖,测定软糖中添加不同浓度莲藕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评价莲藕功能软糖的醒酒功效.实验结果表明,莲藕解酒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选用 100%甲醇,料液比 1∶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h,此工艺下得到的莲藕提取物对ADH体外激活率为(19.60±2.10)%.UPLC-QT-OF-MS/MS分析此工艺条件下莲藕提取物有433 种成分,主要物质为酚酸和黄酮类物质.莲藕解酒功能软糖对ABTS+自由基、·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59、101.96 和5.54 mg·mL-1.动物实验证明莲藕解酒功能软糖可以显著提高(P<0.05)饮酒后小鼠肝脏ADH活性并显著降低(P<0.05)小鼠饮酒后血液中乙醇的含量,同时延长小鼠平均醉酒潜伏时间并缩短醉酒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表明莲藕解酒软糖具有一定的解酒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莲藕解酒凝胶软糖工艺优化

    贻贝糟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张玥陈慧郑雅丹杨鹏...
    416-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原料,探究不同糟制温度(4、10、20、30℃)对酒糟贻贝品质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贻贝盐含量、总糖含量、质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以及感官评价得分的变化,评价其糟制过程中品质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糟制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糟制后10 d,各糟制温度下贻贝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TBARS值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盐含量和质构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呈降低趋势,且糟制温度越高,上述指标的变化越明显.温度越高,糟制时蛋白质的降解越快,质构品质下降越明显,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TBARS值升得越高,脂质氧化加剧,贝肉的品质和安全性降低.综合分析,20℃糟制6d的贻贝呈现出较高的感官评价总分和产品品质,是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糟制温度和时间.

    酒糟贻贝发酵品质感官评价

    基于改进的PSPNet网络的毛白杨根系自动分割量化系统

    张鹏翀韩巧玲席本野郑秋燕...
    424-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毛白杨微根管图像中根系颜色不均匀、形态不一致、目标背景差异小的特点,以及现有根系图像处理软件无法批量分割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毛白杨根系自动分割量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根系图像自动分割和根系特征量化两个部分.首先,提出以 EPSANet50 为骨架的 PSEPNet 网络(pyramid scene efficient parsing network,PSEPNet)实现毛白杨根系图像的自动高精度分割;其次,使用骨架细化法提取根系中心像素轮廓;最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取根系数量、根系长度等多特征参数,实现对毛白杨根系特征的量化表达.结果表明:PSEPNet网络对毛白杨微根管根系图像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其准确率为 0.981 9,召回率为0.884 9,精确率为0.830 9,F1 值为0.851 2,能够实现对根系数量、根系长度、根系投影面积等特征的量化,可为基于微根管技术对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微根管毛白杨根系语义分割特征量化

    黄桃中4种农药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刘玉红金检生陈丽萍孙彩霞...
    43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4 种未登记农药(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和多效唑)在黄桃上的安全性和消解特性,在施药后套袋和施药后不套袋2 种处理方法下,开展了这4 种农药在黄桃中的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黄桃中 4 种未登记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5~5.0 mg·kg-1(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和多效唑)和0.001~0.05 mg·kg-1(甲维盐)添加水平下,4 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5.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2%.4 种农药在黄桃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农药残留和风险评估结果,在推荐剂量下甲维盐和多效唑建议在黄桃上设置 14 d的安全间隔期(PHI),氯虫苯甲酰胺建议设置 3d的PHI;腐霉利因降解比较缓慢,不建议在黄桃生产上使用.

    黄桃套袋未登记农药残留动态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