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学的二重性与中国特色社会学

    陈心想
    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行梳理,进而从逻辑、实证与有限理性方面对社会学的科学性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可能的"特色"来源与"特色"自觉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扎根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土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下的"人文性"共同发挥作用,发展出中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俱强且和谐一体的社会学.

    社会学的二重性科学性人文性中国特色社会学

    主体领域与学科传统:对社会学研究议题的思考

    陈家建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主体领域开展研究是经典时代的社会学主旨,涂尔干、韦伯等理论家都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格局有过深入的论述.在当前,因为现代性的演进,主体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政府、企业、金融、法律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最为显著,也是社会科学应该关注的主体领域.主体领域的研究能力决定着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和经验解释力.同时,主体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学科竞争的场域,无论是量化分析还是质性分析,都需要通过主体领域的研究提升方法能力.社会学具有底层关怀,但学术研究不应囿于底层路线,对社会事实的总体理解是一种学科价值的传承.

    主体领域社会学传统理论想象力经验解释力

    新劳动的核心特质及其中国的时代呈现

    贾文娟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各类事物不再困于特定系统中,而是被要素化,随着系统边界的打破被释放出来,并与新要素联结在一起,使劳动呈现出各种新状态.知识劳动、创意劳动、创业劳动、数字劳动等新劳动推动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劳动的核心特质是破壁性与关联性:从劳动方式看,其破除了各类劳动、要素的边界,要求总体性劳动实现高位复归;从劳动时空看,其在时空交错、时空侵占机制作用下,不断突破着生活与工作、虚拟与真实、本地与全球、当下与未来之间的次元壁;从劳动组织和制度看,自上而下的制度规章与 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加以结合,劳雇双方的身边边界变得模糊,氛围、体验等非制度因素成为激发生产活力的关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劳动的出现也对劳动社会学研究提出了破壁与联结的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数智时代新劳动破壁性联结性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小微企业创业了吗?——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证据

    叶建亮陈文轩晁嵩蕾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中小企业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是应用最广的数字政府建设载体之一.本文以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营为准自然实验,结合浙江省小微企业注册数据,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创业促进效应进行实证估计.结果发现,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和匹配服务需求,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了市场进入壁垒,促进了小微企业创业,且该创业促进效应在创业环境差的地区更显著.

    数字政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小微企业

    数字技术与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程惠芳袁佳煜
    5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正在加速重塑全球价值链(GVC),以此为契机推动GVC分工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是畅通双循环、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辨析增加值来源识别数字技术渗透水平,研究了数字技术对内需主导型GVC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可有效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分工,其作用机制在于激发国内需求、强化核心环节优势与降低贸易成本.第二,相对而言,数字技术对内需主导型GVC分工的深化作用在国际分工参与水平高的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更大.第三,与外需主导型GVC分工相比,数字技术对内需主导型GVC分工的深化作用更大.以上结论对中国凭借数字技术优化国际分工模式、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重要启示.

    数字技术内需主导型GVC分工中间品增加值

    论实践理性自然法之不证自明性

    胡悦史彤彪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又包含了现代希尔伯特几何公理的自明性概念,二者在形而上学实在论立场上相互对立.这使菲尼斯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面临着本体论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间的张力,其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回应以及自然法伦理学的构建也因此受到质疑.一种对自然法不证自明性的自洽理解可以从理论理性判断与实践理性判断的同一性之中得出,自然法原则作为理论理性判断是可推导的,但作为实践理性判断是无源出且不证自明的,这种理解也为弥合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

    自然法认识论不证自明性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实践理性人性

    独立董事民事责任反思与制度完善

    金幼芳杜沛育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配套机制缺失现实下,独立董事承担连带责任与其职责义务并不匹配,也背离民事责任的调整目的.基于独立董事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难题,根据责任义务匹配、风险收益平衡的逻辑思路,应当建立独立董事主体差异化的宏观责任区分框架与类型化的微观责任认定框架,健全股东大会决议与商业判断规则保护、责任保险与限额赔偿兜底的双层责任限制路径,构建科学合理的独立董事民事责任平衡体系.

    独立董事虚假陈述比例连带责任董事责任保险

    胡塞尔、塞拉斯与麦克道威尔论"经验"

    郑辟瑞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拉斯倡导一种与经验主义分离的经验概念,在他看来,这种分离是康德的德国观念论传统和杜威的实用主义传统的一个有趣特征.塞拉斯的说法也适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传统.本文将梳理胡塞尔、塞拉斯和麦克道威尔的经验概念,主要从经验内容的概念性、经验与判断的合理关系以及经验提供的辩护是否是结论性的辩护这三个方面,寻求这三位哲学家在经验概念上具有的共性和分歧,并为一种非经验主义的经验概念做出辩护.

    经验经验主义辩护自身意识

    基于主动推理的人机交互信任建构

    王姝彦柴新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机交互信任问题日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立论旨趣,尝试对人机交互信任机制加以多面相的审思与建构.随着预测加工理论的兴起,相关探论更是得到了来自于计算神经科学向度的理论预设与方法论支撑.在此视域下,作为其基本理论构件之一的主动推理为人机交互信任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整合性认知架构.由此,基于将人际互动推展至人-机共同构成的异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以主动推理逻辑框架对人机交互信任样态与特征加以阐释,对于建构一种新的人机交互信任的实践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机交互信任主动推理自由能最小化双向预测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史观与复古旨归

    黄鹏程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融合统一.首先,浙东文人以体、法浑融的三代之文为起点,建构起宗经、尊古而审时的文学史观,"文"的历时叙述与"时"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其次,浙东文人聚焦古律之变,提倡诗歌音调的尚古.尊尚古体诗的创作风气与讲求协和音调、反对诗歌律化的理论旨趣相辅相成,寄寓了浙东文人的政治理想.再次,浙东文人的立身志意与文学正变观念相互交织,君子之志彰显文学师古的主体价值,形成"人"与"文"的精神同构.最后,"流而为文人"、正变诗风、复古气象等论说,关涉明代文学复古路径的意、辞分衍.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明中后期转向审美化、精细化的文学复古存在显著差异.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文学史观文学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