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徐绪卿

双月刊

1671-2714

zsdxb@vip.sina.com

0571-88297179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舟山东路19号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本刊读者面向高校教师及社会各个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发展趋势

    陈卫李京洮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计量模型和人口预测队列要素法,对2020—2035年中国18~64岁高等教育人口规模进行估计和预测,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与未来发展态势.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60%,预计到2035年达到75%.在未来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18~64岁高等教育人口数量及比例将呈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18~64岁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为2.1亿,2029年将超过3亿,2035年将达到3.7亿.18~64岁高等教育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口比例由2020年的23%上升至2035年的43%.到2035年,年轻年龄组中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将上升到70%,而在老年年龄组的占比也将超过10%.最后,基于中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与趋势预测结果讨论了相关政策启示.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口预测高等教育人口规模

    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高校的功能定位与转型路径——基于PESTEL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董圣足黄河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发展格局下,对标对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民办高等教育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PESTEL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环境和法律等六大环境因素探讨民办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高校应该聚焦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等方面,进行功能重塑和定位优化.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要审慎选择法人类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校发展基础,从而稳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PESTEL模型

    陕西省民办高校多元融资策略探索及实践

    丁晶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省民办高校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在拓宽高校社会融资渠道、增加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提升学校学费标准、扩大办学规模、防范融资风险、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创了在全国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性的融资路径.通过综合运用办学条件融资、银行贷款融资、上市融资、BOT融资和融资租赁等融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民办高校融资难的问题,助力民办高校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加强内涵建设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多元融资陕西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提升路径

    俞念胜刘书宜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执行者,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面临政治功能趋向弱化、服务能力尚显不足、群众需求日益多样、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转变工作作风,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贯彻群众路线、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以上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

    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运行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刘慰
    38-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发展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民主的乡村价值与制度在乡村民主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新时代加强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以马克思民主政治理论、马克思乡村治理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中国传统民本文化为理论基础,遵从理论治理逻辑和政党驱动逻辑的发展思路,从主体、机制、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尝试探索推进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实现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扎根中国乡村土壤和结合中国乡村语境,以村民政治参与国家治理为场域,以乡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乡村民主政治活动为抓手,以新时代基层村民为主体,以乡村公共事务为客体,实现民主过程全链条、民主主体全覆盖.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治理基层治理村干部

    技术哲学视域下数字化与数字化创新

    曾锵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技术哲学的理论和思想对数字化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数字化的本质就是基于不断累积的经验和发展的认知,将物理世界或现实世界的事物以数字信息的形式显露并成为一种存在.接着,基于数字化本质提炼出数字化的内涵:还原性、空间性和反应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化本质及数字化内涵对数字化创新研究的启示:数字化内涵是数字化创新的"根基因",数字化本质是数字化创新的"根".最后,提出基于数字化本质的数字化研究展望:数字化创新的数字化内涵测度及相关研究,基于数字化本质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数字化本质的数字化赋能研究.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数字化的研究纳入技术哲学的视域,尝试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数字化的本质,并提炼出基于数字化本质的数字化内涵,以期收敛数字化和数字化创新的理论研究.

    技术哲学数字化数字化本质数字化内涵数字化创新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张修凡
    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创新指数,测度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揭示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和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绿色创新发展的整体同步性较强,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局部地区存在发展不同步与不协调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更为突出.对此,应建立区域协同机制,促进东部成功经验向中西部输出,提升中西部的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水平;促进资本聚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的金融支持,形成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确保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绿色创新耦合协调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政策建议——分析师关注的中介作用

    王正艳蔡海亚
    71-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ESG表现已成为衡量企业整体健康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一项关键指标.分析师关注企业ESG信息,并将其整合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前景的预测中,这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全面风险状况.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ESG表现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重点探讨分析师关注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和企业财务风险负向显著相关,分析师关注在ESG表现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路径,也为政府管理和企业自身ESG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ESG表现分析师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中介效应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解析:内涵、价值与生成

    高飞毛红霞金劲彪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集群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专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在于集聚效应,即整合资源并产生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规模、共享和创新三种效应.集聚效应有利于推进专业集群的总体集中性,增强内部关联性,提升外部契合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完善组织的保障作用、强化专业间的竞合博弈关系以及顺应知识共同生产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促进集聚效应的生成进而提升专业集群的质量.

    专业集群集聚效应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学课程"教考分离"考试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齐静王金铭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教育模式普遍采用的"教考合一"考试方式导致评价结果的单一化,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教学亟须通过课程考试的创新来引领教学模式的转型.文章着重探讨"教考分离"考试方式改革的背景、原则与方法,并聚焦浙江树人学院教学改革的本土化实践,强调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水平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出台相应政策,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大学课程考试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大学课程考试方式教考分离校本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