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应敏

双月刊

1671-2250

xb@zwu.edu.cn

0574-88222279,88222280

315100

宁波市高教园区钱湖南路8号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本院基础学科(数学、外语)、计算机、管理、经贸、法律、文学艺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生命科学、文化传播、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并约稿刊登校外质量较高的论文,编委会由院长王渊明任主任,编委会成员均系各级学院和系部的主要负责人,绝大部分具有教授职称,少数为副教授。本刊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间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供应链效率

    舒少辉刘际陆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日益严峻,地缘政治影响下逆全球化趋势以及高端技术领域制裁等因素正影响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构.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企业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探究其内在的影响关系与机制,文章通过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结合2012-2022年企业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能够激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提升企业供应链效率;第二,企业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和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则表现出抑制效应;第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进而提升了企业供应链效率,并且其对大型企业、民营企业、非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旨在为我国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国际化选择策略提供新证据,并为提高企业供应链稳定性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OFDI供应链效率企业数字化

    ESG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蒋行刘桂荣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激烈竞争的资本市场中,屡屡出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随着ESG理念的发展,利用ESG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文章以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信息披露能显著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其影响机制为对内通过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对外通过提升股价同步性,从而抑制盈余管理,提升财务报告质量.该研究丰富了ESG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用的经验证据.

    ESG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质量

    缓刑撤销制度中"发现漏罪"的法教义学解释

    张宇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学界围绕着刑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开始前及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发现的罪能否认定为此处的发现漏罪以及如何认定发现的主体等问题产生了诸多争议.学界对于漏罪的发现主体主要存在最早发现说和法院发现说两种观点.法院发现说存在错误理解法条,机械套用体系解释等误区;最早发现说是语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必然结论,也是贯彻刑法目的的必然要求.对于漏罪的发现时间,我国刑法学界则主要有发现时间不要说和发现时间必要说两种学说.发现时间不要说违反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法律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发现时间必要说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契合我国刑法精神,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

    发现漏罪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缓刑考验期

    双层法益观视野下数据犯罪的刑法规制

    刘慧莹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产力跃升的重要引擎.数据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数据、信息高度混同,保护对象宽泛,案件行为类型多样以及同一案件定性争议较大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双层法益观下数据犯罪的治理模式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明确数据安全法益与信息安全法益存在阶层性,倡导数据安全法益与信息安全法益并存的双层法益观,充分发挥其在法益精准识别、发挥解释指导机能、贯彻数据安全与利用并重理念三个方面的天然优势.其次,运用双层法益观对数据犯罪进行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限缩数据犯罪的范围,同时结合比例原则,分别从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对侵害数据安全法益行为的处罚范围进行司法审查.

    双层法益观数据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数字经济比例原则

    遗产管理人确定规则的细化与解释

    陶宜朋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新增遗产管理人制度弥补了法律漏洞,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遗产管理人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具有独立地位的主体,应采取任务说的立场对遗产管理人的确定作出解释.《民法典》第1145条对遗产管理人的确定做出了具体规定值得肯定,但也存有疑问之处有待明确.《民法典》第1145条第1分句"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中的"遗嘱执行人"应限缩解释为"执行遗嘱处分的遗产的遗嘱执行人",对于遗嘱未处分部分的遗产,遗嘱执行人并不当然为遗产管理人.对《民法典》第1145条第2分句中"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的解释应为,既可以在继承人之中推选遗产管理人,也可以在继承人之外推选遗产管理人.依照《民法典》第1145条第4分句,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不应作为遗产管理人,此时应由民政部门或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继承人

    微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楼栋治理路径探索——以芜湖市Y小区为例

    柳林宏包先康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城乡社区治理问题非常重视,老旧小区作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基础的一环,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大力推行我国老旧小区的治理工作,以促进完善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以安徽省芜湖市Y小区为例,以社区工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以社区的微小单元楼栋作为治理主体,探究在微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楼栋治理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微组织培育、微协商议事、微参与引导作为主要路径,解决Y小区楼栋治理存在的微问题,以实现社区发展,促进居民自治.

    微治理老旧小区社区治理楼栋治理社区工作

    党建引领社区"物居业"分层协同共治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高羽婷王炜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引领社区"物居业"协同共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的创新.为提高各地创建的工作模式的普适性,文章从黑龙江省实践出发,总结提炼党建引领社区"物居业"分层协同共治模式,形成高层模式"党建引领+物居业"共建共治、中层模式"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底层模式"党建引领+居业"全覆盖3种代表性模式,并对3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协同共治分层治理模式已基本确立的结论.但分层治理模式还存在治理要素不足问题,为此,文章从加强党员干部激励机制、提升业主居民社会组织共治能力、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打造红色物业、外部要素联动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党建引领"物居业"协同分层治理

    以轻击重,以笑写泪——论刘震云《一日三秋》的延津寓言

    严沈幽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延续着他谐谑、游戏式的叙事风格,以"笑话"为核心串联起了神、鬼、人三界,讲述了延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经历.然而,在这些笑话、调侃的背后,是生活之烦闷与人生之沉重,由此小说达成了以轻击重的叙事效果.在延津市民无聊烦闷的背后,是生活的不如意和精神的孤独;在轻盈的笑话里,包裹着人们的血泪和伤疤.在叙事上,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志怪文学,塑造了一个人、神、鬼、兽共存的寓言世界.作者借用改画为文、融入戏曲和化用民间艺术等叙事手法,将沉甸甸的真情注入到充满传奇色彩的寓言故事中.

    刘震云《一日三秋》以轻击重延津寓言

    张先词警句现象及其词史意义

    高金辉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先以擅写警句而闻名,前人对此褒贬不一.在张先的警句中,熔裁诗句的现象较为明显,所化用的诗句,不但数量多,而且构思巧妙,超越了以往的词人.好用警句的原因,一方面是张先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是时代风气的影响.从词史角度来看,警句现象反映的是词体的徒诗化进程,词的徒诗化不仅表现在内容题材上的广度,也反映在艺术上的深度.这说明词逐渐从自然浑融转向思力工致,人为技法随之增多.张先在警句上的用心正是这种倾注思力的表现,对应着北宋词在文人士大夫当中的转型,具有词史上的意义.

    张先警句词史

    数字共情与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新味觉体验建构

    陈朝彦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美食纪录片通过数字赋能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充满和羹之美的生活世界.其背后蕴含的味觉思维和美学创作理念,展现了一种全新地注重互动、互联,强调参与和沉浸,以味觉为思维基底的美学观念.美食纪录片与观者之间的"具身接触",指向了数字媒介所允诺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也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化,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形象、进而推进中国所倡导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美食纪录片味觉思维媒介融合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