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破窗效应联合叙事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张媛媛汪文唐新龙江爱国...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破窗效应联合叙事护理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NSSI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22-2023年收治的134例青少年NSSI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叙事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叙事护理联合破窗效应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渥太华自伤功能量表、护理满意度量表分别评估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自伤行为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差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年龄M(QR)分别为14.12(2.01)和14.10(1.52)岁;女生分别占71.64%和68.66%;初中学生分别占79.10%和74.63%.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学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DS、HAMD、SIOSS得分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例干预前后SDS、HAMD、SIOSS得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病例SDS、HAMD、SIOSS得分和自伤行为发生率[(32.54±1.27)分、(10.54±1.83)分、(10.37±2.20)分和14.93%]低于对照组[(44.25±2.23)分、(18.73±1.89)分、(15.76±1.62)分和32.84%];护理满意率(98.51%)高于对照组(88.06%)(均P<0.05).结论 破窗效应联合叙事护理可改善青少年NSSI病例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意念和自伤行为发生.

    破窗效应叙事护理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状青少年

    海南省6~12岁儿童屏幕暴露现况调查

    刘琲琲雷雪鹭陈平浩吴维佳...
    558-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省6~12岁儿童屏幕暴露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屏幕暴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18个县(市)的6~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和视屏时间等资料.分析儿童屏幕暴露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屏幕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27 501名儿童,其中男童13 901人,占50.55%;女童13 600人,占49.45%.年龄为(9.22±1.86)岁.3 925名儿童存在屏幕暴露,暴露率为14.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0.859,95%CI:0.796~0.926)、年龄(OR=1.078,95%CI:1.049~1.108)、民族(少数民族,OR=1.147,95%CI:1.041~1.254)、居住地(农村,OR=0.869,95%CI:0.801~0.944)、父亲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0.879,95%CI:0.788~0.981;大专及以上,OR=0.686,95%CI:0.589~0.818)、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0.706,95%CI:0.588~0.846)、家庭类型(其他,OR=1.250,95%CI:1.105~1.414)和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0.741,95%CI:0.619~0.885)是儿童屏幕暴露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6~12岁儿童屏幕暴露率受到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等影响.

    屏幕暴露儿童电子设备海南省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凝雨张忠敏陈婷
    562-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20年调查的10~19岁青少年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健康相关行为、家庭和学业情况;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表评估抑郁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2 777名青少年资料,其中男生1 470人,占52.93%;女生1 307人,占47.07%.城镇1 186人,占42.71%;农村1 591人,占57.29%.吸烟106人,占3.82%.检出抑郁症状459人,检出率为16.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业压力大(OR=1.268,95%CI:1.151~1.396)、自评健康状况差(OR=1.255,95%CI:1.116~1.411)、吸烟(OR=1.901,95%CI:1.127~3.207)、对父母信任度低(OR=0.780,95%CI:0.729~0.835)和家庭规模大(OR=1.095,95%CI:1.035~1.158)与青少年抑郁症状风险增加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学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吸烟、对父母信任度和家庭规模等.

    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

    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刘艳沈建勇王雨达刘光涛...
    56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05-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完善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病例资料,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描述性分析法定传染病发病的人群分布和季节特征.结果 2005-2023年湖州市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504 283例,年均粗发病率为892.65/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为989.21/10万.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8.886%,P<0.05),其中2021-2023年存在明显上升趋势(APC=95.996%,P<0.05);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病趋势基本不变(AAPC=7.970%,P<0.05).2005-202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6.958%,P<0.05),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两者呈下降趋势(AAPC=-7.680%、-8.660%,均P<0.05);甲乙类消化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14.849%、-5.977%,均P<0.05),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13.058%,P<0.05).男性和女性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比为1.26(95%CI:1.25~1.27).<10岁病例报告204 043例,占40.46%.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为1月、5月和6月,甲乙类消化道传染病为6-10月,丙类呼吸道传染病为1月、3-4月和12月,丙类消化道传染病为5-8月和11-12月.结论 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2023年较为明显;男性、<10岁儿童是高发群体;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趋势流行特征

    绍兴市MSM人群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何婷婷曹栋卿林家锋蒋卓婧...
    571-574,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绍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1型(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9月绍兴市新报告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抗病毒治疗前血浆样本,采用反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采用HIV-TRACE法构建1.5%基因距离的分子传播网络,分析成簇情况和分子簇内病例特征.结果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9月绍兴市MSM人群HIV/AIDS病例216例,获得合格序列179例.HIV-1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分别为95和66例.在1.5%基因距离下共形成20个分子簇,61个节点和58条边.61条序列入网,入网率为34.08%.绍兴市各县(市、区)均有MSM人群HIV/AIDS病例入网.节点数≥10个的大分子簇1个,涉及5个县(市、区)12例病例;节点数4~5个的中分子簇3个;节点数2~3个的小分子簇16个.边数≥4条的高传播风险病例有7例,均为CRF07_BC亚型;其中2例来自大分子簇,5例来自嵊州市、新昌县病例组成的同一分子簇.结论 绍兴市MSM人群HIV/AIDS病例HIV-1基因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存在跨地区HIV传播,嵊州市和新昌县可能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点.

    艾滋病男男性行为人群分子传播网络基因亚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分析

    曹明鑫杨濮瑞郭爱敏
    575-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为COPD吸烟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戒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兰州市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COPD吸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信息、吸烟情况和戒烟意愿等资料;采用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评估尼古丁依赖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OPD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问卷有效率为85.50%.研究对象年龄M(QR)为48.00(10.00)岁;男性158例,占92.40%;大专及以上学历53例,占30.99%;吸烟时间M(QR)为15.00(11.00)年;每日吸烟量21~30支73例,占42.69%;有戒烟意愿159例,占92.98%.COPD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得分M(QR)为3.00(1.00)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际关系、吸烟时间、每日吸烟量、吸烟危害认知和戒烟意愿不同的患者尼古丁依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吸烟患者的文化程度(β=-0.251)、人际关系(β=-0.246)、吸烟时间(β=0.038)、每日吸烟量(β=0.518)、戒烟意愿(β=-0.173)与尼古丁依赖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 COPD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受其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吸烟时间、每日吸烟量和戒烟意愿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尼古丁依赖影响因素

    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白内障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陈蓉莫口妈妮柯晓鸿王楚怀...
    580-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白内障的因果关系,为白内障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白细胞端粒长度资料来源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Meta分析(78 952人),白内障GWAS资料来源于英国生物银行(8 890例病例和454 120名对照).选择与白细胞端粒长度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进行双向MR分析.采用Cochran Q检验评估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法检验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和MR-PRESSO检验去除离群值.结果 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与白内障风险增加有关(OR=0.991,95%CI:0.990~0.997);反向MR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风险与白细胞端粒长度不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存在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和离群值,MR分析结果稳健(均P>0.05).结论 较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可能与白内障风险增加有关.

    端粒长度白内障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2008-2022年盐田区性传播疾病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林凯刘雅文罗诗丽李衡...
    58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变化趋势,以及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2年盐田区15~64岁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病例资料,描述性分析发病时间和人群分布;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发病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队列对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2008-2022年盐田区报告15~64岁性传播疾病6 156例,年均发病率为229.92/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2.409%,P<0.05),其中女性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AAPC=5.846%,P<0.05),男性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AAPC=0.193%,P>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男性发病率变化趋势与全人群一致,峰值为30~34岁组的371.04/10万;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峰值为60~64岁组的442.15/10万.以2013-2017年为对照时期,2018-2022年性传播疾病发病风险增加(RR=1.349,95%CI:1.217~1.495);以1975-1979年出生队列为对照队列,1980-2004年出生队列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2000-2004年出生队列发病风险最高(RR=4.178,95%CI:2.717~6.423).结论 2008-2022年盐田区15~64岁人群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时期和队列对发病率均有影响,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

    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巫舒君朱思懿邹祖全高媛...
    590-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跌倒是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目前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与疾病负担仍然较高,通过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研究发现老年人跌倒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制定跌倒预防策略时,应重视跌倒风险评估与分层,加强运动支持和健康教育,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检索2004年1月—2024年1月国内外发表的老年人跌倒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对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控策略进行综述,为老年人跌倒防制提供参考.

    跌倒老年人流行特征危险因素

    MAGI2-AS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顾思萌李雅晖王晓峰莫哲...
    594-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肿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近年来肿瘤病因学研究的热门领域.MAGI2-AS3作为肿瘤相关lncRNA,可从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多层面发挥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阶段,对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MAGI2-AS3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为肿瘤防治提供参考.

    MAGI2-AS3肿瘤长链非编码RNA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