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诊断与治疗浙江省青光眼防治专家共识(2024年)

    浙江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梁远波
    2577-2581,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包括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两大类,是眼科急症,致盲率可达6.0%~32.4%,临床实践中不同医生治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关于PACG急性发作处理的统一规范,为指导临床规范化诊断和治疗PACG急性发作,降低PACG急性发作的致盲率,浙江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参考了国内外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经过充分讨论,围绕PACG急性发作的诊断、治疗、对侧眼的干预制定共识意见,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实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专家共识

    咖啡因通过肺组织自噬对高氧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研究

    盛安群王石刘园园陈翠娥...
    2582-258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气组、高氧组、空气+咖啡因组、高氧+咖啡因组,每组12只.除空气组外,其余3组构建BPD模型,空气+咖啡因组和高氧+咖啡因组腹腔注射20 mg/kg咖啡因,第7、14天收集大鼠肺组织.HE染色评估4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CD31蛋白平均光密度(AOD)值,qRT-PCR法检测肺组织CD3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LC3B、p6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LC3B-Ⅱ和LC3B-Ⅰ蛋白比值(LC3B-Ⅱ/LC3B-Ⅰ)、p6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出生后第7、14天,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泡辐射状计数(RAC)值显著降低,平均内衬间隔(MLI)值显著增加,肺组织CD31蛋白AOD值、CD3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LC3B mRNA相对表达量、LC3B蛋白免疫荧光强度、LC3B-Ⅱ/LC3B-Ⅰ显著下降,p62 mRNA相对表达量、p6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氧组相比,高氧+咖啡因组大鼠肺泡RAC值显著升高、MLI值显著减少,肺组织CD31蛋白AOD值、CD3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LC3B mRNA相对表达量、LC3B蛋白免疫荧光强度及LC3B-Ⅱ/LC3B-Ⅰ显著升高,p62 mRNA相对表达量、p6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氧致BPD大鼠肺组织自噬不足,咖啡因干预可改善BPD新生大鼠肺组织自噬及肺发育受阻,这为咖啡因治疗BPD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咖啡因自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氧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鑫苏培培李秦李华燕...
    2589-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与尿酸(UA)、脂代谢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为GA患者骨破坏的早期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1至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经双源CT检查的GA患者,其中有痛风石30例(痛风石组),无痛风石30例(无痛风石组),并以同期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3组研究参与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人Ⅰ型胶原交联竣基端肽(CTX)等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痛风石组患者UA、LDL、TG、TC、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痛风石组患者UA、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痛风石组患者TG、TC、Scr水平均高于无痛风石组(均P<0.05),HDL水平低于无痛风石组(P<0.05);痛风石组患者RANKL、OPG、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OPG/RANKL低于对照组(P<0.05);无痛风石组患者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痛风石组患者RANKL、OPG水平均高于无痛风石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NAKL水平与UA、LDL、TG、TC、Sc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均P<0.05);OPG水平与UA、LDL、TG、TC、Scr呈正相关(均P<0.05);OPG/RANKL与Scr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患者UA高表达,伴随骨代谢标志物异常、脂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减退,其中痛风石组更为显著.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UA、LDL、HDL、TG、TC及Scr水平显著相关.

    痛风性关节炎骨代谢痛风石骨质破坏脂代谢

    体力活动与压力性尿失禁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郭一诺卢建新
    2595-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研究体力活动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因果关系.方法 以"从事体力劳动工作""从事需久行或久站的工作""进行剧烈运动的时间"和"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时间"4种暴露条件人群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SUI为结局变量,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中获取暴露与结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使用逆方差加权法进行MR分析,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对结果进行校验.结果 MR分析结果显示,从事需久行或久站的工作(OR=1.004,95%CI:1.002~1.006,P=0.001)和进行剧烈运动的时间(OR=1.004,95%CI:1.001~1.008,P=0.018)与SUI发病风险均呈正向因果关联,而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和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时间与SUI无关联.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稳健,MR-Egger截距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多变量MR分析校正相关协变量后,从事需久行或久站的工作和进行剧烈运动的时间与SUI的关联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长期维持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或长期从事需久行或久站的工作可能会增加SUI的患病风险.

    孟德尔随机化体力活动压力性尿失禁因果效应

    基于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浙江省汉族人群HLA-E基因多态性

    董丽娜何亿镇和艳敏章伟...
    2602-2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使用PCR-序列分析法分析浙江省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4年2至4月浙江省血液中心获捐的150例血小板献血者的外周血样本,抽提标本基因组DNA并采用PCR法扩增HLA-E基因全长序列,利用Sanger测序分析HLA-E基因的第2~4号外显子序列,采用Assign SBT v4.7.1专业软件确定HLA-E基因型.结果 150例浙江省汉族人群外周血标本共检出4种HLA-E基因型,HLA-E*01:01,01:01、HLA-E*01:01,01:03、HLA-E*01:03,01:03、HLA-E*01:03,01:12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4.00%、51.33%、32.67%、2.00%;等位基因HLA-E*01:01、HLA-E*01:03、HLA-E*01:12的频率分别为39.67%、59.33%、1.00%.结论 PCR-序列分析法以Sanger测序为基础,可实现HLA-E基因分型.浙江省汉族人群HLA-E基因高度保守,多态性较低,仅检出3种HLA-E等位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分型多态性PCR-序列分析法

    通腑化瘀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李珍熊加彬吴俊俊胡珂杰...
    2607-2612,后插2-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腑化瘀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AP)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且无特定病原体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P模型组、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奥曲肽组及大承气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雨蛙素法构建AP模型.造模成功后,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大承气汤组分别按23.5 mL/(kg·d)灌胃通腑化瘀清胰汤、大承气汤,奥曲肽组按10μg/(kg·d)背部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空白对照组、AP模型组仅予观察处理,连续给药3 d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采集盲肠内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5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属.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模型组结肠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缺失,组织损伤严重,Chiu评分明显升高(P<0.05),Shannon、Chao1、Simpson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AP模型组比较,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所好转,Chiu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均明显升高(均P<0.05).β多样性主坐标分析显示,通腑化瘀清胰汤组与AP模型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远,空白对照组与AP模型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远,空白对照组与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奥曲肽组、大承气汤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近.与AP模型组比较,通腑化瘀清胰汤组、空白对照组乳杆菌属丰富度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丰富度均明显增加(均P<0.05).物种差异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别样棒菌门、双歧杆菌属;AP模型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乳杆菌、假单胞菌;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消化球菌科、颤螺菌属;大承气汤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韦荣球菌科、脱铁杆菌科、粘螺菌属.结论 通腑化瘀清胰汤可调节AP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等有益菌丰富度,降低假单胞菌属、乳杆菌属等有害菌丰富度,从而改善AP小鼠肠道炎症反应.

    通腑化瘀清胰汤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道菌群16SrDNA测序

    NLR、PLR及HPV感染状态对行放化疗Ⅱ~Ⅲ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尚佳楠穆娅斯尔·吐尔干李小文
    2613-2618,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HPV感染状态对行放化疗Ⅱ~Ⅲ期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3例Ⅱ~Ⅲ期CSCC并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相关资料.绘制ROC曲线分析NLR、PLR对预后的诊断效能,确定两者最佳截断值并分组,比较高NLR组和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HPV感染和未感染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状态和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患者预后的AUC为0.757(95%CI:0.665~0.849),最佳截断值为2.20;PLR预测患者预后的AUC为0.677(95%CI:0.569~0.786),最佳截断值为135.37.高NLR组和低NLR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PLR组和低PLR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和未感染组患者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NLR组和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HP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HPV感染情况、NLR、PLR与患者总生存期(OS)有关(均P<0.05);年龄、肿瘤分期、HPV感染状态、NLR、PLR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高、NLR>2.20、HPV感染是影响Ⅱ~Ⅲ期宫颈SCC患者放化疗后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高NLR、高PLR、HPV感染是影响Ⅱ~Ⅲ期CSCC患者预后的不良指标,高NLR、HPV感染对行放化疗Ⅱ~Ⅲ期CSCC患者的生存有一定预测价值.

    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HPV预后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

    李玉杰吴巧萍李情操赵荣青...
    2619-2625,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得RA的数据集,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分析RA患者和正常对照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将其与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RDEGs).对FR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绘制ROC曲线验证关键基因预测RA的效能.使用CoreMine在线数据库分析预测相关中药,对关键基因的靶标蛋白与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18个FR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和免疫相关反应通路.PPI分析得到7个关键基因,其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N1A)基因、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基因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等3个关键基因诊断RA的AUC分别为0.875、0.812和0.804,可作为RA的诊断标志物.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来自姜黄、黄芩和灵芝的主要成分豆甾醇、β-谷甾醇和(4R)-4-戊酸与关键基因结合稳定,其中β-谷甾醇与CDKNA1的对接结合能最低.结论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CDKN1A、DUSP1和MAPK8等3个治疗RA的潜在关键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后续研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RA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铁死亡相关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ZNF207对肿瘤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王婧张兆君吴琼石玉荣...
    2626-263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锌指蛋白207(ZNF207)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数据库中ZNF207 mRNA表达数据及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ZNF207 mRNA表达差异,单变量Cox回归分析ZNF207 mRNA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使用xCell算法评估ZNF207 mRNA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ZNF207 mRNA表达与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ZNF207 mRNA表达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基于肿瘤基因组门户网站数据分析ZNF207基因改变情况及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相比正常组织,多种肿瘤组织中ZNF207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NF207高表达是一些肿瘤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均P<0.05).ZNF207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显著相关(均P<0.05).相比ZNF207基因未改变组,ZNF207基因改变组患者总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 ZNF207高表达影响多种肿瘤患者预后,ZNF207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肿瘤进展.提示ZNF207可能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肿瘤锌指蛋白207基因表达分析预后免疫调控

    基于灰阶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

    季超吴爱芬车汉洋
    2632-2638,后插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灰阶超声(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对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4年3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HCC共27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US和SWE检查资料,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94例和验证集83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Ki-67高表达组和Ki-67低表达组.使用3D Slicer软件分别在US和SWE上沿病灶轮廓手动勾画感兴趣区.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采组内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别构建US、SWE和US+SWE共3种影像组学模型并获得影像组学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指标中筛选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选择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Ki-67高表达组Ki-67与低表达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HBsAg、ALT、AST、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Tbil、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大小、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asso回归分别筛选出9、7、12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US、SWE和US+SWE影像组学模型,3种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829、0.792、0.870,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79、0.751、0.829.将肿瘤大小、甲胎蛋白作为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临床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54、0.740.US+SWE影像组学评分联合肿瘤大小、甲胎蛋白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提高至0.926、0.867.结论 基于US+SWE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HCC患者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制定诊疗方案.

    肝细胞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Ki-67影像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