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药学
中南药学

李焕德

月刊

1672-2981

znyxzz2003@163.com

0731-84895602

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中南药学/Journal Central South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之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问题解答、学术争鸣等20余个栏目。办刊的特点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面向全国医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甲双胍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桂甫李淼
    2387-2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甲双胍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其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和降低机体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近年来,随着对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发现二甲双胍在抗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近几年来二甲双胍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未来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二甲双胍的抗感染机制与临床应用范围,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甲双胍抗感染寄生虫病毒真菌

    玉米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王晶张锐
    2394-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朊是从玉米中提取的一种醇溶性蛋白,已被《中国药典》收载.玉米朊因具有可再生、无毒、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成为药物辅料的热门选择.玉米朊可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控制药物释放,增强药物靶向性,从而有效提高药物疗效.此外,玉米朊含有游离的羟基和氨基,这些羟基和氨基提供了许多修饰位点,使其能够与其他材料杂交,以创建功能化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玉米朊的物理性质及其在药剂学上的应用,以促进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玉米朊药物辅料物理性质醇溶性蛋白

    中药谱效关系在中药中应用进展

    周玲利刘刚刘育辰穆开朗...
    2398-2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谱效关系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将有效物质群特征峰与中药药效信息关联,反映中药物质成分与功效强度间复杂关系的一种方法.自中药谱效关系被提出后,由于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群整体特征精细表达与中药多指标、多靶点作用机制联系上表现出的显著优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炮制前后药效研究及有效部位筛选等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整理近十年中药谱效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不断拓展、完善的新形势下,对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策略及在中药多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提炼,同时针对当前中药谱效关系研究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展望,以期为谱效关系在中药多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中药谱效关系应用进展指纹图谱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均匀设计阿魏酸合成工艺因素规律的方法研究

    崔红新王子翰张泞杰杨帅朋...
    2405-2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粗糙集理论研究药物合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因素之间的内在规律,探求最优合成工艺方案的方法.方法 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以阿魏酸合成工艺为案例,利用均匀设计试验预处理,形成基于粗糙集的决策表,建立粗糙集规则模型.通过决策规则分析工艺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优选最佳合成工艺.结果 阿魏酸合成工艺的反应时间水平与阿魏酸收率水平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1),原料配比、吡啶量因素水平与阿魏酸收率水平并没有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当试验三因素都取7水平时,试验结果最好,为最佳组合.结论 粗糙集理论方法能够全面地分析药物合成工艺因素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内在动态规律,为提高药物合成工艺质量,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优选方法和思路以供参考.

    粗糙集均匀设计因素决策规则模型阿魏酸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正交设计的冠心苏合滴丸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优选的方法研究

    崔红新郭颖陈晓莹朱芳静...
    2410-2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粗糙集理论和正交设计研究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之间的规律,探求优选生产工艺参数优选的数学方法.方法 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以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参数优选为案例,利用正交设计试验预处理数据,建立决策表,通过粗糙集规则模型动态分析工艺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当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的参数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分别与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的水平逐渐增高时,溶散时限的平均水平呈现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趋势;但当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水平逐渐增高时,溶散时限的平均水平呈现动态的递减变化趋势.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70℃,冷却剂温度为12~14℃时,为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的参数的最佳组合.结论 粗糙集理论能够动态、全面地分析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提高制药生产工艺质量的数学方法.

    粗糙集理论正交设计决策规则模型冠心苏合滴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中同分异构体杂质β-普萘洛尔的含量

    崔萍商少华曹庆丰
    2415-2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中同分异构体杂质β-普萘洛尔的含量.方法 采用YMC-PackODS-AQ(150 mm×4.6 mm,3 μm)色谱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二氢四丁基铵溶液-乙腈(70∶30)为流动相A,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二氢四丁基铵溶液-乙腈(30∶70)为流动相B,在线等度洗脱A-B(70∶30),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体积为20 μL.结果 β-普萘洛尔检测限为0.1 ng,定量限为0.3 ng;β-普萘洛尔在0.015~1.981 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06%、100.4%、100.5%,RSD分别为 0.18%、0.10%、0.060%(n=3).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为盐酸普萘洛尔原料药中β-普萘洛尔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盐酸普萘洛尔同分异构体杂质β-普萘洛尔HPLC法

    藤茶植物饮料指纹图谱建立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阳晓雪李鑫李雨喜邓文艺...
    2420-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藤茶植物饮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10批藤茶植物饮料样品进行分析,通过色谱峰指认,结合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批次间的稳定性,并同时测定了藤茶植物饮料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和杨梅素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藤茶植物饮料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 1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 3个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分为两类.结论 该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信度高、稳定,可用于藤茶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及含量测定.

    藤茶植物饮料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兰索拉唑含量及其异构体

    王伟姣李彩花唐敬亮罗晖明...
    2424-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兰索拉唑含量及其异构体.方法 右兰索拉唑含量测定采用ZORBAX XDB-C18(4.6 mm × 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三乙胺-磷酸(400∶600∶5∶1.5)[用磷酸溶液(1→ 10)调节pH值至7.3]∶甲醇(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右兰索拉唑异构体测定采用CHIRALCELOZ-3R(4.6 mm× 150 mm,3 μm)色谱柱,以 0.05 mol·L-1 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60∶40)为流动相.结果 右兰索拉唑及其异构体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3.2071~219.6214μg·mL-1(r=0.999 98)、0.5081~3.0485 μg·mL-1(r=0.999 99);右兰索拉唑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9%(RSD=0.040%)、99.4%(RSD=0.42%)、98.7%(RSD=0.89%),异构体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RSD=2.3%)、102.6%(RSD=2.1%)、100.8%(RSD=0.26%);检测限分别为 0.4928 μg·mL-1、0.2540 μg·mL-1;定量限分别为0.9856μg·mL-1、0.5081 μg·mL-1.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右兰索拉唑含量测定及其异构体检查.

    右兰索拉唑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异构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酸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李雪莲肖学菊崔德林韩雅慧...
    2429-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叶酸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Besil C18-B(4.6 mm×250 mm,3.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叶酸与6个已知杂质均能良好分离.3批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已知杂质、其他最大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叶酸片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叶酸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露梅不同药用部位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李永生耿飞飞陈志永任慧...
    2433-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露梅叶、花、果和枝4个不同药用部位黄酮类成分儿茶素、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篇蓄苷和银锻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部位含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PFP色谱柱(4.6 mm× 150 mm,2.7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切换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和3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1.采用柱状图及堆积柱状图表征不同药用部位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Chiplot科研绘图平台对不同化学成分含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6种化学成分的总含量在不同部位的分布为:花>叶>果>枝,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露梅中异槲皮苷和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银锻苷、金丝桃苷和银锻苷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3和0.93.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金露梅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金露梅不同药用部位黄酮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