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病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病理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彭友良

双月刊

0412-0914

zwblxb@cau.edu.cn

010-62732364

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植物病理学报/Journal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反映中国植物病理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及讨论、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读者对象为农业科学及生物科学的教学、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孢霉属真菌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展望

    王光辉范君刘慧泉
    225-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孢霉属真菌是一类具有丰富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的生物类群,广泛分布于多种环境条件中,尤其是在土壤中.聚孢霉属真菌有着巨大的生防潜力,可通过拮抗、重寄生、促生以及诱导植物抗性等多种机制防控植物病害,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聚孢霉属真菌的系统分类学进展,并对聚孢霉-植物病原菌以及聚孢霉-植物寄主之间的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随后对聚孢霉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聚孢霉属真菌中挖掘具有优良生防特性的菌株,将推动其在农业应用上的商品化.

    聚孢霉生物防治系统发育互作粉红聚孢霉

    跨膜感受器Sho1和Msb2在真菌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张雅芬龚流娥胡映莉王教瑜...
    23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Sho1和Msb2分别为四跨膜蛋白和单链跨膜蛋白,现有研究表明其普遍存在于真菌中,两者结构保守,都具有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以及胞质结构域,且Sho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Msb2蛋白主要定位于在细胞质膜上,通过质膜的内吞作用将其转运至液泡内.此外,Sho1和Msb2蛋白的不同结构域可与多种信号蛋白结合,参与MAPK信号通路中的不同途径,调节真菌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目前在酿酒酵母、白念珠菌、烟曲霉、黄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玉米黑粉菌、稻瘟病菌、灰霉菌、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真菌中开展了大量Sho1和Msb2蛋白功能的研究,发现Sho1和Msb2蛋白主要参与真菌的丝状生长、渗透胁迫、氧化应激、细胞壁完整性、温度响应和毒力调控,但其具体功能具有真菌进化特异性.本文综述了 Sho1和Msb2的结构特征,对Sho1和Msb2在不同真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途径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Sho1Msb2真菌亚细胞定位MAPK

    细辛篮状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防控药剂筛选

    刘坤孙文松张天静沈宝宇...
    249-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辽宁抚顺新宾的细辛叶枯病株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BenA与RPB2多基因位点序列对比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回接验证,明确分离所获菌株是细辛叶枯病的致病菌;代表性菌株XXY-2的形态特征以及在OA、MEA、DG18、YES、CYA和CREA等6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培养特征与Talaromyces brevis 一致;基于ITS-BenA-RPB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XXY-2与T.brevis的模式菌株DTO 307T和CBS 141833T处于同一分支,自展值为100,表明XXY-2为T.brevi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T.brevis生长的抑制效果,其中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的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096和0.0056 μg,mL-1.这是T.brevis作为细辛叶枯病病原的首次报道,为后续开展细辛叶枯病综合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细辛叶枯病致病性测定多基因位点分析药剂筛选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花叶分离物的分子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张子萌卢美光杨丽娟李世访...
    259-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PLMVd)是桃树上的重要类病毒.PLMVd侵染桃树后会引起花叶、黄化和白化等不同的叶片症状.目前,PLMVd侵染引发花叶的机制不明.本文克隆了来自我国田间油桃样品的花叶(M)分离物和无症状(N)分离物的86条PLMVd全长序列,大小为336~338 nt.用DnaSP 5.0对克隆的序列进行分析,获得31条单体型(变体)序列,来自M分离物的单体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较低为0.79,N分离物较高为0.90.与无症状的N分离物序列相比,M分离物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全序列的五个核苷酸区,来自M分离物的MY1单体型序列为优势序列,与少数其他序列变体聚在系统发育树的Group I,并与已报道的典型白化P1.148分离物序列相似性为89.4%.通过PLMVd侵染性克隆和基因合成的构建、接种方法的比较,构建了有侵染性的PLMVd二倍体和有效接种技术.构建的PLMVd MY1二倍体cDNA质粒,通过强化茎切接种法接种,能系统侵染山毛桃并表现典型的花叶症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LMVd引发花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桃花叶序列分子特征生物学特性

    侵染云南早春西瓜的西瓜银色斑驳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分离鉴定

    杜雨濛赵立华张绍智王田田...
    269-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春西瓜是云南热区的特色水果,近年来病毒病发生危害日益严重.为明确侵染早春西瓜的主要病毒,本研究采集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早春西瓜植株与果实病毒病样品,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制样观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D-ELISA)和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进行检测鉴定.结果表明:侵染早春西瓜的病毒为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S-Mo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ID-ELISA对叶部样品WSMoV和CMV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20%,复合侵染率为15%,RT-PCR对这两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5%,复合侵染率为65%;并且,实验对发病果实种子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发现上述2种病毒复合侵染率达100%;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云南西瓜WSMoV分离株21YV-40(GenBank登录号:OP617563)、21YV-43(GenBank 登录号:OP867047)与云南分离株 Banna-2011(GenBank 登录号:KM242056)相似性最高,达到 99.00%,云南西瓜 CMV 分离株 CMVYN40(GenBank 登录号:OP617565)、CMVYN46(GenBank 登录号:OP617566)与泰国分离株A27(GenBank登录号:FN552545)相似性最高,达到98.00%.本研究明确了勐海县早春西瓜主要受到WSMoV和CMV的侵染且存在复合侵染,首次发现WSMoV和CMV复合侵染西瓜发病果实种子,为早春西瓜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早春西瓜西瓜银色斑驳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复合侵染种子

    甘薯褪绿斑病毒山东分离物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韩志磊李光艳孙晓辉吴斌...
    27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在山东省的发生及遗传进化情况,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采集了 131份甘薯样品,针对SPCFV进行病毒检测、全基因序列扩增、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SPCFV两年的检出率分别为7.1%和5.6%,所有SPCFV感染样品中皆为SPCFV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通过RACE和RT-PCR获得CFV-SD1和CFV-SD2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全长均为9 105 bp;与已报道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9%~89.5%.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SPCFV分离物聚为两簇.且从不同样品中获得6个SPCFV山东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序列,基于CP氨基酸序列开展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东分离物均归于亚洲类群的第一簇(Asian iso-lates1).氨基酸偏好性分析显示,CP氨基酸序列N端前35位同样存在多变区.本研究表明了山东省已成为SPCFV的常发区域,且病毒群体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指导SPCFV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甘薯褪绿斑病毒山东省全基因组序列外壳蛋白遗传进化分析

    截获纽带科2种线虫记述

    方奎方亦午李旻杨艳...
    29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从荷兰进境鸡爪槭根围中检疫截获的2种纽带科线虫进行了形态和分子鉴定,分别确定为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 Sher 和强壮盘旋线虫 Rotylenchus robustus(Thorne)Loof &Oostenbrink.前者在输出国家无相关文献报道,2种线虫在鸡爪槭上发生尚属首次报道.根据截获时线虫种群数量来看,前者为优势种类,2种线虫的虫口比例大约为50:1.同时,在鸡爪槭根系上发现明显病理变化症状.

    小头螺旋线虫强壮盘旋线虫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截获

    山西省腐烂茎线虫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分析

    杨艺萌丰叶青董海龙赵增旗...
    304-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分离自山西省马铃薯、甘薯和薯蓣块茎中的腐烂茎线虫8个群体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和数值测量,对形态数据进行SPSS差异显著性和PCA分析;采用通用引物对其ITS rDNA进行PCR扩增与序列测定,利用Geneious Prime 2019.2.3和DNAMAN 9.0软件计算相似距离和序列比对,Arlequin 3.5软件中的AMOVA模块分析分子变异方差,MrBayes 3.2.7构建贝叶斯系统发育树,并用PopART 4.8.4软件构建TCS单倍型网络图.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群体YH277、YH279、tg38、XF01、CZ15、TY15、tg49属于A型,寄主有甘薯、马铃薯和薯蓣;为害马铃薯群体PX04属于C型.PX04和其余7个群体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尾部稍尖;PCA分析显示PX04与其他7个群体可以明显区分开.选用薯类作物为寄主的腐烂茎线虫77条ITS序列构建TCS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共享单倍型2个和独享单倍型26个.其中H1单倍型是共享率最高的,推测其可能为祖先单倍型;26个独享单倍型中马铃薯群体独享数目最多,其群体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最丰富,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值为0.841,群体间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值为0.005 02.AMOVA分析表明,山西省腐烂茎线虫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腐烂茎线虫A型与C型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

    腐烂茎线虫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单倍型

    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NbMybl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赵迪陈胜男张蝶王洪洋...
    318-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Myb转录因子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环境胁迫,但有关其对晚疫病抗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本氏烟草中克隆获得一个含Myb-like结构域的蛋白编码基因,命名为NbMybl.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753 bp,编码250 a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NbMybl受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表明NbMybl定位在植物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发现沉默NbMybl能够明显降低本氏烟草对致病疫霉的抗性.分析比较NbMybl沉默和非沉默对照烟草株系应对P.infestans侵染的转录组数据,发现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8486个,其中上调基因 4202 个,下调基因 4284个.使用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发现鉴定得到的DEGs中共有373个参与植物-病原菌互作,308个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216个参与植物MAPK信号途径.推测这些DEGs可能与沉默NbMybl降低本氏烟草抗病性有密切关联.qPCR检测部分DEGs的表达,发现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本研究为阐明NbMybl参与对抗致病疫霉侵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氏烟草致病疫霉NbMybl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转录组

    禾谷镰孢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的生物学功能

    王晓妍从威威陈莉张承启...
    33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在哺乳动物中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过程,控制着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和回补的方法,获得了禾谷镰孢中半胱天冬氨酸酶基因FgCas4的敲除突变体ΔFgCas4和回补体ΔFgCas4-C.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基因FgCas4的缺失并不影响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分生孢子产量、致病和产毒.但是,敲除突变体ΔFgCas4的菌丝分支变多且具有3个隔膜的分生孢子比例较野生型和回补体增加了 8.7%.对外界环境胁迫因子耐受性测定显示,ΔFgCas4对杀菌剂和金属离子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同时其细胞内脂滴含量增多,对渗透胁迫因子抗性变强.亚细胞定位发现,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定位于液泡中.此外,基因FgCas4的缺失导致F.graminea-rum细胞自噬过程明显提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F.graminearum中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主要在菌体无性繁殖、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应答以及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禾谷镰孢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无性繁殖环境胁迫细胞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