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医学
植物医学

王进军

双月刊

2097-1354

zwys78@sina.com;zwys69@yahoo.com.cn

023-68250657

400715

重庆北碚西南大学

植物医学/Journal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及功能多样性 研究中的应用

    栗卢瑞文俊明林波杨吉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宏基因组学作为一种前沿检测技术,通过高通量测序直接从环境样本中提取DNA,无需培养即可获得微生物群落的全基因组信息.常用的宏基因组测序平台包括Illu-mina和PacBio,关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QIIME和MEGAN,可用于处理和分析大量微生物数据.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中,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并基于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在功能基因研究中,通过使用KEGG和COG数据库进行基因注释,并借助PICRUSt等工具进行功能预测和代谢途径分析.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为深入解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在揭示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宏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

    捕食螨在橘园害螨绿色防控中的应用及展望

    杨博惟谭皓月王冕何丹阳...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害螨是危害柑橘的灾害性生物,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及气候变化,害螨在我国柑橘各产区大面积暴发成灾,严重影响柑橘产业安全.天敌捕食螨发育快、繁殖力高、捕食量大,加之其低成本高效率的规模化繁育技术成熟,成为柑橘害螨生物防治的主要应用产品.本文归纳了近40年来的80余篇中英文文献,对橘园害螨和捕食螨的优势类群,橘园捕食螨的保育利用、释放应用技术和联合控害措施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捕食螨作为优势天敌在橘园害螨绿色防控中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利用捕食螨在橘园控害提供理论参考.

    捕食螨柑橘害螨保育利用协同控害

    抗番茄早疫病海洋细菌221-11的鉴定及其生防效果评价

    杨星月陆跃岭金东林王淑芳...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拮抗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海洋细菌并评价其生防效果,本研究以前期从海洋中分离筛选的番茄早疫病菌拮抗细菌221-11为研究对象,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拮抗细菌的种类,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检测海洋拮抗细菌对番茄植株的促生效果以及对番茄早疫病的预防、治疗效果,最后测定拮抗菌对植物防御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拮抗细菌221-1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对番茄早疫病菌抑菌圈直径为61.20±0.30 mm,抑制率为77.2%,且能抑制孢子萌发并致畸;盆栽灌根接种35 d发现5.75×102~5.75×108 CFU/mL海洋拮抗细菌221-11发酵液均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其中,以5.75 ×108 CFU/mL发酵液处理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最高,分别增长15.23%、64.23%和118.97%;发酵液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3.45%和45.74%;接种高浓度221-11发酵液后叶片防御酶SOD、POD、CAT的活性显著增加,最高增加139.82%.综上所述,海洋拮抗细菌221-11对番茄植株有一定的促生潜力且对番茄早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生物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潜在菌株.

    番茄早疫病拮抗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防治效果防御酶

    重庆市桃树真菌病害病原鉴定

    胡浩然吴孟林张会园张玢...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树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类病害的发生对我国桃产量与质量造成了影响,其中真菌病害尤为严重.田间观察发现重庆市北碚区桃树主要患病部位为叶片及果实,病原菌侵染叶片使叶面形成病斑并产生不规则穿孔,侵染果实使其部分或整个腐烂.本研究从重庆市北碚区桃园采集桃树患病样本,通过真菌分离纯化获得10种不同种类的真菌菌株,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得到对应的致病菌株.提取菌株DNA采用多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扩增ITS、CAL、GAPDH、TUB 2基因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特征,最终确定了导致桃树叶片穿孔病的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导致果实腐烂病的真菌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开展桃树真菌病害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真菌病害病原菌鉴定致病性测定

    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杨春莲杨丽芬郭建伟施竹凤...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检测碳源、氮源、温度、光照及pH值对其菌丝生长与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在以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葡萄糖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果糖为最佳产孢碳源.除尿素外,该菌在以牛肉膏、蛋白胨、甘氨酸、硝酸钾、硝酸钠、磷酸铵、硝酸铵、甲硫氨酸和硫酸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牛肉膏为最佳氮源.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3~29 ℃,最佳温度为27 ℃;产孢适宜温度为25~27 ℃,最佳温度同样为27 ℃.光照促进病原菌的生长与产孢,栽种常绿阔叶树可抑制其繁殖.该菌在pH值为4~12时均能生长,pH值为4~11时能产孢,最适生长的pH值为6,最适产孢的pH值为7.采用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曹氏甲托可以控制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草果病害.研究结果为草果栽种常绿阔叶树和施用尿素可抑制病原菌生长与产孢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孢拟盘多毛孢假茎黑斑病草果产孢咪鲜胺

    广东百香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陈佩君杨春艳林泽岳韩群鑫...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病虫害成为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和广州市南沙区百香果产区采集到的炭疽病果实和枝蔓样本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个高频率出现的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确认果实病原菌菌株ZB2-1和枝蔓病原菌菌株DGZB,二者的形态特征与巴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rasiliense)相似,通过构建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发现两个菌株与巴西炭疽菌处于同一分支,自展值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构建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和广州市南沙区侵染百香果果实和枝蔓的炭疽病菌主要为巴西炭疽菌.

    百香果巴西炭疽菌形态特征多基因序列

    咪鲜胺及其代谢物三氯苯酚在百合植株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动态研究

    王妙陈武瑛熊浩罗杰...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 QuEChERS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方法检测百合植株中咪鲜胺的残留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对咪鲜胺的主要代谢产物三氯苯酚在百合植株中的残留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1~0.5 mg/kg时,咪鲜胺和三氯苯酚在百合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2%~87.8%和81.1%~105.5%,RSD分别为5.2%~6.7%和3.0%~8.4%.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咪鲜胺降解速度快、残留低,属于容易降解的农药,但施用后咪鲜胺很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环境污染物2,4,6-三氯苯酚,这为咪鲜胺在百合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咪鲜胺三氯苯酚百合检测残留

    互叶白千层及其挥发物对柑橘木虱行为选择的影响及其应用

    叶梓栋林泽岳杨春艳蔡宏迪...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危害柑橘嫩梢期的害虫,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之一.田间调查表明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 Cheel)隔离防护带对柑橘园中的柑橘木虱起到了有效的防控作用.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广东省德庆市柑橘园种植的互叶白千层植株的挥发物组分,结合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研究了柑橘木虱成虫对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柑橘木虱对该植物、植物精油及其主要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生物型为4-松油醇,挥发物中含有29种化合物.柑橘木虱雌成虫触角对互叶白千层精油中的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4-松油醇均有电生理反应,雄成虫触角对γ-松油烯和4-松油醇有电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测试结果表明,柑橘木虱成虫对互叶白千层枝叶具有明显驱避作用,对20 μL/mL、30 μL/mL互叶白千层精油以及100 μL/mL 4-松油醇亦均具有明显驱避作用,而对0.1 μL/mL γ-松油烯具有明显引诱作用.本研究从行为学反应和化学成分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柑橘木虱和互叶白千层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利用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防控柑橘木虱以及开发柑橘木虱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亚洲柑橘木虱互叶白千层挥发物行为反应

    银杏大蚕蛾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对策

    张翔宇罗蓉赵泉勇陈静...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杏大蚕蛾是危害香樟等树种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对四川省南部县近年来银杏大蚕蛾危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银杏大蚕蛾幼虫期主要集中在4~6月,在此期间采用生物、仿生掣剂和高效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基于此,提出银杏大蚕蛾的综合防控对策,即以科学造林为基础,着重加强营林技术措施,旨在提高和增强森林生态体系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这不仅为银杏大蚕蛾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也可为其他虫害的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银杏大蚕蛾绿色防控香樟核桃

    重庆地区不同烟草品种抗青枯病评价及品质分析

    杜霞周东波黄继宁杨磊...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重庆地区种植的抗青枯病且高产优质的烟草品种,本研究2020-2021年在重庆烟区系统探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特征,并评价了烟叶品质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供试品种对重庆地区的适应性不同,烟草品种的抗青枯病等级差异和产质性状差异均存在品种特性和年际效应.从抗青枯病方面分析,烟草品种"YK1833""FJ1604""2014-502""2015-614""贵烟14""G27"和"6036"不同时期抗青枯病特性稳定,均表现为高抗或抗病.从产量方面分析,2020年每666.7 m2产量和上等烟叶产量均较高的品种有 5 个,分别为"K326""2014-502""2015-614""贵烟 14""6036";2021 年每 666.7 m2 产量和上等烟叶产量均较高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HB1709""YK1833""HN2146""09-18-3""6036".从品质方面分析,所有品种的总糖及还原糖水平均高于适宜范围,其余指标在不同年份下表现不同,其中两年里"HB1709""YK1833""FJ1604"的综合品质表现较为稳定.综上,筛选出适合重庆地区种植的抗青枯病且高产优质的烟草品种为"6036",品质上的个别缺点可通过栽培方式、土壤调理等途径改善.

    烟草青枯病烟草品种抗性评价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