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对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

    郭婧李琳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1月)为分界线,将2021年1-12月就诊的1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1-12 月就诊的 13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实施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 30 d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 PG)]水平、知觉压力[知觉压力量表(PSS)]、疾病自我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生活质量[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比较两组干预 30 d后的依从性,记录两组干预 30 d内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神经病变、足畸形、慢性溃疡)发生情况。结果:干预 30 d后,两组血糖指标(FPG、2 h PG)、PSS评分、SPBS评分、A-DQOL评分均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0 d后,两组SDSC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 30 d后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 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T2DM患者的疾病自我负担和知觉压力,使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压力与适应理论慢性病护理模式血糖疾病自我负担

    基于PDCA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郑洁玲叶茵彭春莉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PDCA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 12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PDCA的健康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 6 个月后血糖值、生活质量,知晓度及依从性。结果:干预 6 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原因、血糖异常危害、控制血糖方法和注意事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学饮食、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PDCA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还可有效增强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PDCA健康管理模式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依从性生活质量

    精细化护理辅助无创通气对AECOPD患者病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陈娟陈素云陈丽娟黄洪碧...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辅助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 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60 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辅助无创通气,两组均连续干预 8 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 4 周后、干预 8 周后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呼吸系统早期预警评分(CREWS)、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 4 周后,两组mMRC评分、CREWS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 8 周后,两组mMRC评分、CREW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 4 周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 8 周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干预4 周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 8 周后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辅助无创通气对改善AECOP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精细化护理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恢复护理满意度

    综合性呼吸道护理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卢佳丽刘阳优叶丽萍周凡新...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呼吸道护理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7 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切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拔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率、吸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黏膜出血、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性呼吸道护理,可降低痰痂形成发生率,减少吸痰次数,促进每日排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综合性呼吸道护理脑卒中气管切开并发症

    除痹汤结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郭雪梅胡建斌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除痹汤结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风湿因子、炎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 年 1-12 月在恩施市中心医院就医的 88 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联合组,各 44 例。对照组予以针灸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除痹汤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及治疗 3 个疗程后的主要症状情况、风湿因子水平及炎症情况。结果:治疗 3 个疗程后,两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入院时,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且联合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疗程后,两组风湿因子指标均低于入院时,且联合组免疫球蛋白G(IgG)、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疗程后,两组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且联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痹汤结合针灸可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风湿因子水平和炎症反应程度。

    类风湿关节炎针灸除痹汤风湿因子炎症介质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明昌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收治的163例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复流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n=83)和血流正常组(n=80)。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饮酒史及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有吸烟史、心绞痛发生史、术前血糖≥11。0 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5 mg/dL患者占比高于血流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及术前血糖≥11。0 mmol/L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无心绞痛发生史及HDL-C≥45 mg/dL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及术前血糖≥11。0 mmol/L是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无心绞痛发生史及HDL-C≥45 mg/dL是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保护因素;冠心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早日戒烟,发生心绞痛后及时干预治疗。

    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危险因素

    内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刘光艳孟敏田甜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 82 例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中央前房深度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内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BCVA、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改善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提升中央前方深度,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

    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并发症

    手-臂双侧强化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林春玲康春娇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 3 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 84 例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 42 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HABI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百分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MFM评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FM中A区、B区评分及总分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FM量表中C区、D区、E区评分百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精细运动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HABIT联合rTMS治疗能够改善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脑瘫患儿重复经颅磁刺激手-臂双侧强化训练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多轨道心理支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

    皮静吴亚男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轨道心理支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 5 月—2023 年 4 月重庆临江门医院收治的 90 例BD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rTMS治疗,研究组给予多轨道心理支持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11%,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MRS)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高于治疗前,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患者给予多轨道心理支持联合rTMS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缓解躁狂和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多轨道心理支持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

    针灸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白静波蔡志勇任福娟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4 月在宿迁市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 126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 126 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 2 个月。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脑梗死偏瘫针灸早期肢体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