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

    高桂明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 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 82 例拟使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 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观察组使用经尾侧联合中线手术入路,对照组使用常规中线手术入路,两组术后均观察 1 周.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 1 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两组CEA、CA199 水平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 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 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与中线入路相当.

    结肠肿瘤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入路

    非布司他联合常规治疗在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效果

    李娟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常规治疗在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非终末期DN合并无症状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n=26)与研究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常规治疗,n=24),两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胰岛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血清血尿酸(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AC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两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终末期DN合并无症状HUA患者接受非布司他联合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助于改善肾功能、胰岛功能.

    糖尿病肾病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症胰岛功能肾功能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杨燕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常德德星医院收治的 112 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通心滴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促血管生成因子、心功能、糖脂代谢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86%,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均升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降低,且观察组VEGF、bFGF均高于对照组,其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降低,观察组FPG、HbA1c、TG及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与糖脂代谢,促进其心功能恢复,较为安全.

    糖尿病心肌梗死麝香通心滴丸血管生成因子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成健张超周青青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6 例.对照组采用 3D-CRT治疗,试验组肺外周病灶在CT引导下行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门及受累淋巴结区行 3D-CRT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80.77%、88.46%,高于对照组的 46.15%、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Ⅰ级、Ⅱ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 3D-C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晚期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适形放疗

    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联合氟桂利嗪治疗PFO伴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葛立永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联合氟桂利嗪治疗PFO伴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 月—2023 年 5 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 84 例PFO伴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行经导管PFO封堵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发作情况、头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头痛发作情况、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情况优于治疗前,HIT-6 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 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PFO封堵术联合氟桂利嗪能减轻PFO伴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提升生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偏头痛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氟桂利嗪生活质量

    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月娥林秋芳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效果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3(HDAC3)、信号转导分子 3(SMA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9 月—2023 年 9 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 72 例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炎症因子、神经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22%,明显较对照组的 80.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AC3、SMAD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式Fugl-Meyer(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躯干控制能力,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温针灸栝楼桂枝汤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脉冲式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蒙占涛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脉冲式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12 月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拟行顺产的 60 例产妇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两组均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其中研究组通过脉冲式注射给药,对照组通过连续输注给药.比较两组术中疼痛水平、镇痛泵按压次数、产程、不良反应、新生儿结局、术后运动阻滞情况、术后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24 h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脉冲式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可获得较好术中镇痛效果,产妇按压镇痛泵次数较少,有助于缩短术后运动阻滞解除时间,促进产后尽快恢复,未明显影响新生儿结局和产后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脉冲式注射分娩镇痛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以产后性交痛为主的F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丽娟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以产后性交痛为主的女性性功能障碍(F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12 月毕节市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200 例以产后性交痛为主的F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评分、性功能评分、盆底肌电值及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 15 d、30 d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30 d女性性功能调查量表(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值正常比例及雌二醇、孕酮和促卵泡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以产后性交痛为主要表现的FSD患者的盆底肌力评分、性功能评分、盆底肌电值正常比例及雌激素水平.

    女性性功能障碍产后性交痛骶神经磁刺激生物反馈性功能雌激素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

    吴建文陈扬眉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2023 年 6 月—2024 年 3 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镇静中心拟在镇静下行磁共振检查的 72 例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 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观察组(36 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至入睡时间、入睡至苏醒时间、用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时斯图亚特术后评估评分(Stewar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scale,简称Steward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至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入睡至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儿SpO2、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SpO2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低于对照组的 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tewar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的镇静效果好,用药后入睡快,心率、SpO2 稳定,检查中无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孤独症镇静效果

    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复发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

    李秀娟徐清妍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复发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9 月—2022 年 9 月于厦门市中医院治疗的 102 例老年复发性下睑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术式分为改良组(行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n=52)与常规组(行常规折叠术,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眼部症状评分、眼表功能,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总有效率为 98.08%,高于常规组的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术后 3 个月眼部症状评分较低,泪膜破裂时间较长,泪河高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能提高老年复发性下睑内翻患者临床效果,降低眼部症状评分,维持泪膜稳定性,且未增加并发症风险.

    下睑内翻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眼部症状评分远期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