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焦精神成长,构建阅读文化

    刘燕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阵地,在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加强班级书香文化建设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班级书香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从阅读资源建设、活动开展、榜样引领这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班级书香文化建设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班级书香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供可行思路.

    精神成长阅读文化班级书香文化建设路径

    利用"小小责任官"制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戴飞英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管理能力作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学习、生活乃至职业生涯均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小小责任官"制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通过明确角色定位,赋予学生自主管理权利;设计多样化任务,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兴趣;强化过程指导,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施科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增值;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小学班主任"小小责任官"制度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尔雅"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郭剑锋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能够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的内涵,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中的传播与实践.文章探讨了"尔雅"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法治与安全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文化教育、科学与创新文化教育,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尔雅"班级文化路径探索

    自组织式中职班级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

    刘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组织式中职班级管理兼具管理和教育的双重功能,对于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自组织式中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强化中职学生自组织的价值导向,完善中职班级学生自组织的管理制度,强化学生自组织骨干的素质培养,为自组织式中职班级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自组织理论中职班级管理改善建议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徐乃玉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情感教育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现状,最后探索出了"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集体设计班级的管理制度、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定期召开全员参与的班会、适时开展差异化的共情指导、家校共育巩固教育的成果"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

    情感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运用策略

    新型师生关系重构: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维度

    赖冬美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重构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意义,试对班主任专业成长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实践策略:搭建有效沟通桥梁、强化专业精进研修、读书助力专业发展、优化赋能评价机制,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班主任专业发展新型师生关系核心维度

    家校共生关系中班主任的角色意识

    王赂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家校合作中的班主任角色认知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的家校关系呼唤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交流,共生关系应运而生.在这一关系中,班主任是主导者、引导者、沟通者及指导者.基于这一角色认知,新时代的班主任在角色实践中应做到有度、有能、有法.

    高质量教育家校合作共生关系班主任角色意识

    正能·聚能·赋能,激活『校家社』能量磁场

    王荣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学校如何通过有效举措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进一步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同频共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建立"校家社"三方融合育人模式,充分挖掘三方的育人优势和资源,创新"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激活"校家社"共育的能量磁场.

    "校家社"合育正能赋能能量磁场

    5G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探究

    周雪花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家校共育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5G技术在家校沟通、信息共享和互动协作方面的优势,以及当前家校共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5G技术的家校共育模式优化策略,包括构建高效沟通平台、实施家长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和举办家校共育研讨会等.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G技术家校共育教育质量沟通平台

    同心同行,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

    王飞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教育合伙人"理念下的家校合作新模式,通过树立共同愿景、促进身份认同和搭建学习平台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实践表明,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提升教育效果,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共赢.

    "教育合伙人"共同愿景身份认同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