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品夏至节气,弘扬传统文化

    周昕
    29-31页

    小学全课型主题班会实践研究

    陈小燕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班会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解决学生成长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主题班会怎么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笔者和课题组的老师历经 14 年研究,通过构建主题班会"全课型教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一线班主任"怕上班会课""不会上班会课""育人效果欠佳"等问题.本文就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实效等进行阐释,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主题班会全课型实施策略

    蝶式评语: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评语的设计研究

    蒋杪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评语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定量评价局限性的有效补充,其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针对当下"同质化"的评语现状,笔者展开了撰写学生评语的设计研究:借鉴蝶之复眼,运用"广角眼""放大眼""千里眼",重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理念;振动蝶之四翅,构建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同学四维评价主体;驱动蝶之三足,链接真情实感的评价内容,并在操作实践中创新评语范式,以期提升学生评语的有效性.

    学生评语核心素养私人订制

    学科融合背景下体验式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郭海军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劳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通过实施融合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创新实践活动、现代科技劳动、学生日常劳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科融合体验式劳动教育

    以『班级美少年』评比激励机制促进班集体建设

    姚聪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擅长向学校的校园文化和评比机制借力.结合"学校美少年"评比机制,通过"1+N"个性化定制"班级美少年"评比激励机制,以奖促管,以奖促学,以奖促优,真正发挥各类荣誉表彰在整个学期中的长效激励作用,形成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实现学生自治.

    班级美少年评比激励机制班集体建设

    小学党史主题班会活动的构建与探索

    杨文娟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还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对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及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主题班会是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集体教育活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将党史教育和主题班会活动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据此,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阶段开展党史主题班会活动的重要原则,通过开展党史集体阅读活动、党史小组研讨活动、党史线下体验活动、榜样人物评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深入了解党史,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党史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打造特色"班级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刘佳阳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初步建立并开始形成的黄金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利用集体教育这一有利条件,从班级文化建设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着力打造特色"班级圈",发挥"班级圈"的正向作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立德树人班级圈德育管理

    小学生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校家社融合实践

    何韧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校家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通过加强学生对劳动和职业的认知、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体验父母的工作、在家庭中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可有效提升小学生职业品质与劳动素养.

    职业启蒙劳动教育校家社融合

    家校冲突的化解策略

    陈文海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政策颁布的初始阶段,家庭和学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磨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班主任应该站在主导位置,吸收专业理论,确立专业姿态,尝试通过巧用"情绪沟通法""内感官帮助法""微笑拒绝法"等专业化策略,有效化解家校冲突,创建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教育冲突解决策略家校协同育人专业化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日常生活类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吴广知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以劳动基地为主的生产劳动、以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为主的服务性劳动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在小学生日常生活类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班级自发、家校协同不足等现象.笔者所在课题组围绕日常生活类劳动教育建设和实施开展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此领域实施的价值意蕴、原则以及策略等,推动小学生日常生活类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核心素养日常生活类劳动教育价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