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教材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教材教学
中小学教材教学

郭个

月刊

2095-9338

010-5875861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中小学教材教学/Journ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本化课程评价方式探析

    程梦凡马建富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强调要创新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本化课程评价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方法,对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基于此,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突出评价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着重关注学习过程,落实核心素养发展.

    以学生为本核心素养课程评价评价方式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4期目录

    9页

    课堂巡视的内涵、现实问题及改进策略

    牛宝荣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巡视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行为.为了实现师资空间共享和师生场域交互的目的,发挥适时调整或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的作用,教师要避免出现"视而不巡,原地等待""巡而不视,流于形式""视而不见,缺乏深思""巡而不周,厚此薄彼""不巡不视,置身事外"等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合理处理巡视时间、巡视路线、巡视姿态、巡视时机等,使时间效率最大化、空间效益均衡化、身体姿态最优化、教育技巧智慧化,进而提高课堂巡视的有效性.

    课堂巡视有效教学学生发展课堂公平师生交互

    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本建设——兼谈写作教学与口语训练

    程翔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是语文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课程标准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中,写作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或可单独设课,单独编写教材;口语能力是人生的重要能力,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范畴,属于语文学科的基本建设内容,需要在语文课上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

    语文学科基本建设写作口语训练

    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特征与实践策略——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于冬梅黄劲尹乐宁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提问对于建构优质课堂、发展学生素养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普遍特征:教师提问高频且精简,呈先增后降态势,深入研读环节最为集中;提问类型以理解性提问为主,灵活搭配提问组合,呈多样化与进阶化态势;提问开放度以封闭性提问为主,开放性提问逐步增加,呈先缩后扩态势,拓展延伸环节最为开放;提问序列以高阶开放的少量核心问题为主线,以明确进阶的多个关联问题为支架,形成连贯递进的问题结构.教师可从三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提问质量:设计简约丰富、精准联结的核心问题串;搭建难易相成、循序渐进的关联问题组;把握提问时机与即兴追问的技巧.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

    论高中数学建模课程层级化的开发与实施

    赵亚茹王秀梅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数学学科应用性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普遍存在目标模糊、内容零散、实施无效等问题.基于此,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层级化开发以课程育人为逻辑起点、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价值取向,设计了层级化的课程目标,确定了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的实施路径,可以落实高中数学建模课程育人价值,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层级化数学建模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初探

    朱宝环冯丽娟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理念之一.开发和应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要深刻认识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理解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明确社会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社会教育资源新课程

    走向理性:劳动项目的科学之维

    赵枫许剑珩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属性是劳动项目的重要属性之一.劳动项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石之上,从劳动感性走向劳动理性.传统的劳动项目存在忽视科学原理、缺乏证据支撑、思维介入不足等误区.从科学视角审视劳动项目可以发现,遵从科学是人类劳动的历史经验,应用科学是高效产出的必然要求,劳动实践是掌握科学的必由之路,培育科学精神是劳动项目的重要目标.为提升劳动项目的科学性,应更新劳动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追求;纳入科学史实素材,感悟科学的魅力;重视科学知识储备,积淀科学的素养;引导科学劳动方法,感受科学的力量.

    劳动项目科学理性

    关联建构,提升深度阅读能力

    李泽民王红艳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提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浅层阅读抵达内核阅读,进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的要义是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从对文本信息的简单加工走向主动关联与建构.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路径主要有:引导学生从品词析句到遣词造句,关联建构语言图式;从构段行文到布局谋篇,关联建构文章形式;从题材内容到主题意义,关联建构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语言能力建构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理念的建议

    杨永艳周梦钰房兴堂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生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年版)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相关栏目、知识点、生物学史等内容均可作为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理念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理念的策略和建议包括:串联教材栏目,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材知识点,深探健康机理;巧用问题串,剖析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学健康生活生物科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