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教材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教材教学
中小学教材教学

郭个

月刊

2095-9338

010-5875861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中小学教材教学/Journ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材插图的育人过程及其价值实现

    邹锦容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插图作为重要的教育图像资源,在语言文字占据主导的教育现状下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插图的本质属性及育人价值缺乏了解.因此,要从图像学角度对其进行复原性解读.教材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经验交互、自我指涉等表征.对于当前教学中插图被边缘化、浅表化以及附属性应用等现实问题,教师应提升对教材插图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留足读图时间、调动与补充学生经验、充分使用图文交互策略以及提升学生的"用图"意识.

    教材插图图像学图像时代育人价值

    "分数的认识"序列知识教科书编写研究

    刘正松
    12-1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比现行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科书,针对把分率和数量混编,学生学习时把"个数"与"份数"混淆等问题,精准描述概念、融通已有认知、重组课程内容,可以凸显分数认识一致性,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小学数学分数的认识一致性编排体系

    情境教学的价值意蕴及情境创设原则

    汪瑞林胡茜茹龚萍
    16-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建立学生生活经验与抽象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通过情境自主建构知识和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知识迁移应用、训练学生思维.要让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出其独特价值,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坚守价值性、真实性和适切性三个原则.

    情境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学科理解: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陈家尧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富有个性并体现学科特性的学科理解,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学科理解要形成对学科的结构化意义建构,并运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要实现学科理解,需要观念性知识、框架性知识、锚点性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基于主体的"亲在"、个性化的建构、情境中的迁移,最终实现学科的全局性理解.

    学科理解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逻辑及实践策略

    黄世举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回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诉求,凸显了从个体理解到互文阐释、从鉴赏评价到对话共享、从被动接受到多元互动转型的教学逻辑.基于此,需要从学习情境创设、活动支架设计和表现性评价三个层面实现语文教学变革.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逻辑

    元宇宙赋能地理教学:基本特征、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超越路径

    李华李琳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是指通过众多新型技术的聚合融通而构建的一种虚实共生的数字化智能空间.元宇宙赋能地理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目标的整合性、内容的多元性、方法的沉浸性和结果的开放性.它的价值在于促成目标的高效达成、系统重整资源和内容、实现个性交互的方法、助力生成和创造结果.元宇宙视域下的地理教学可能存在目标庞杂、内容淡化、方法干扰和结果隐忧等方面的挑战,教师可以着眼于课前、课中、课后等视角不断探索"元宇宙+地理教学"的整体化设计,推进地理教学朝数字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中学地理元宇宙数字化教学

    音乐可视化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邓兆振陈维婧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技术新媒体的支持下,音乐可视化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音乐可视化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音乐教学内容、过程和成果的直观形象、情境化呈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认识有偏差、工具使用不到位、应用能力较薄弱等现实问题.为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需要从音乐可视化教学理论视角进行论证,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性思维,赋能音乐可视化教学;遵循教学设计原则,规范音乐可视化教学;建构双驱路径模型,改进音乐可视化教学.

    可视化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技术

    劣构问题视角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李方恩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性与思辨性.采用情境教学,设置各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情境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情境与问题的设置往往是结构良好的,对于培养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方面则有所欠缺.引入劣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建构,提高学生兴趣;形成课堂的全方位互动;打破程式化思维,培养创新型思维.引入劣构问题应注意与教学重难点结合、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问题的真实性与生活性三个方面.

    高中历史劣构问题情境教学

    如何用大概念统领高中政治制度史教学——以"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例

    杨琦蕙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因其能够解决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思维困境、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被寄予厚望.但要真正发挥大概念对教学的统领作用,就要首先解决如何提取大概念以及如何落实大概念的关键问题.大概念的提取应以反映专家思维、具有迁移价值且能够统领教学思路为标准;大概念的落实在于再现专家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论证、反复运用,在具体事件和大概念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当然,大概念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所有知识,政治制度史因其独特的知识特征而适用于大概念教学.在政治制度史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大概念统领政治制度史的教学究竟好在哪里"这一问题:大概念统领有利于知识的结构化,有助于学生对学科价值的理解;大概念统领让惰性知识"活"起来,让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统编三科教材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政治制度史

    以深度备课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破解"曲线运动方向的判断"教学难点为例

    郑青岳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备课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便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判断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位置的运动方向,是初中教学常会涉及、很难回避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判断,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判断.通过对师生的调查发现,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充分.基于深度备课思想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可获得一种初中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判断做直线运动物体和做曲线运动物体在某位置运动方向的统一的方法.

    深度备课深度学习初中物理曲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