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CCL2、ICAM-1表达及其与心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阮杨魏欣李群金泽宁...
    2416-2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C-C趋化因子配体 2(CCL2)和细胞间细胞黏附分子-1(ICAMI-1)在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心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2年 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 500例RHD并发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形成心内血栓,进一步将其分为血栓组(120例)和无血栓组(组 38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300 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CCL2、ICAM-1水平;影响因素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估;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 CCL2、ICAM-1水平升高(P<0.01).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血清 CCL2、ICAM-1水平、LAD、血小板、C反应蛋白、D-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降低(P<0.01).CCL2、ICAM-1、C反应蛋白、INR是心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 CCL2、ICAM-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 RHD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心内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70,0.769,其中二者联合预测的 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AUC(Z值分别为 10.411,11.320,P<0.01).结论:CCL2、ICAM-1 在有心内血栓的 RHD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中表达增加,均为心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 RHD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心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C-C趋化因子配体2细胞间细胞黏附分子-1心内血栓形成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的射频消融术对心律失常病人手术一次成功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张松雨刘飞李燕陈珂...
    2420-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的射频消融术(RFA)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病人一次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7月—2021年 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 496 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A组(226 例,予以常规二维 X线指导的 RFA)与 B组(270例,予以三维标测系统指导的 RFA).分层分析两组不同心律失常病人手术时间、术中 X线曝光时间以及 X线辐射剂量,并统计手术一次成功率、随访 3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主效应分析,B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 X线辐射剂量均低于 A组(P<0.05);B组手术一次成功率高于 A组、复发率低于 A组(P<0.05).分层效应分析,A组不同类型病人手术时间、术中 X线曝光时间以及 X线辐射剂量、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类型病人手术时间、术中 X线曝光时间以及 X线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 B组同类型病人手术时间、术中 X线曝光时间以及 X线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类型一次成功率低于 B组,且AVNRT类型复发率高于 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未进行分层分析.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的 RFA用于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获得较高的一次成功率,且随访 3 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未增加.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三维标测系统一次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

    益气化痰通络法治疗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疗效及对血清HIF-1水平的影响

    傅淑琳李创鹏张和针刘培中...
    2424-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痰通络法治疗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 5月 1日—12月 31日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人 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痰通络法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 6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血清 HIF-1 水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治疗满意程度(TS)、心绞痛发作情况(AF)、疾病认知程度(D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 AS、AF、PL、DS、T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HIF-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轻度便血 1例,腹痛腹泻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对照组发生头晕乏力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法治疗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HIF-1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

    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益气化痰通络法缺氧诱导因子-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可视化Nomogram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郝荣霞吕向妮李萌姚凡...
    2427-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可视化 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2020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290 例接受腔内介入术的 ADA病人,按 7∶3分为模型建立人群(203例)与模型验证人群(87例),根据术后 2年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生存组,对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各预测因素,并分析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绘制生存状况的可视化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术后 2年 55 例(18.97%)死亡,235 例(81.03%)生存.经单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人群、模型验证人群中死亡组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 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 ST段或 T波改变病人占比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高于生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低于生存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生存组(P<0.05);LASSO回归分析选出 7 个预测变量为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LVEF,经Logistic回归分析,7个预测变量均为 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拟合良好(χ2=1.902,df=8,P=0.544);绘制 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 Nomogram可视化预测模型,该模型 C-index为 0.944,预测能力良好.经校准曲线分析,模型建立人群、模型验证人群校准度分别为 0.833,0.816,提示模型预测生存状况的校准度良好.结论: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 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 ST段或 T波改变、LVEF是 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所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可为临床预测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有利于指导临床随访、干预及管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介入术Nomogram模型LASSO回归分析心房颤动心电图

    高血压早期心房重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李科张加生
    2433-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早期心房重塑的特点,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对照、观察性研究,连续收集 2018 年1月—2018年 12月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70 例,将左房容积指数(LAVI)<34 mL/m2 者纳入对照组,LAVI≥34 mL/m2 者纳入心房重塑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分析;左心房重塑预测因素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房重塑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房重塑组年龄、高血压病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P<0.05).以 LAVI≥34 mL/m2 为自变量,以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同型半胱氨酸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OR=1.529,P=0.024)为心房重塑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人LAVI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面积(LAAmax)、左心房最小面积(LAA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E峰下降时间(EDT)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LAD曲线下面积(AUC)为 0.828[95%CI(0.674,0.981),P=0.002];LAAmax的 AUC为 0.919[95%CI(0.718,0.992),P<0.001];LAAmin的 AUC为 0.847[95%CI(0.668,0.986),P=0.001];LAVmax的 AUC为 0.909[95%CI(0.707,0.996),P<0.001];LAVmin的 AUC为 0.841[95%CI(0.639,1.000),P=0.001];VA的 AUC为 0.718[95%CI(0.515,0.921),P=0.041].结论:对于高血压所致心脏靶器官损害可将关注心室重塑前移至心房重塑,通过常规检查手段来明确,有利于增强临床对这一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心房颤动的防治有效性.

    高血压心房心肌病心房重塑

    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血清FGF23和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夏晶颖王卓张倩
    2437-2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 1月—2022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72例仅患有老年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组,28例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作为衰弱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 FGF23、Klotho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相关生化指标;Pearson法分析病人 FGF23、Klotho水平与衰弱综合征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FGF23、Klotho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衰弱组年龄、脂蛋白、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衰弱组比较,年龄、握力、步速、3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心病组、衰弱组 FGF2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Klotho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 FGF23水平与 Klotho、握力、步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0,-0.485,-0.504,P<0.05),与年龄、3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512,0.474,0.509,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 Klotho水平与握力、步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511,0.492,P<0.05),与年龄、3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3,-0.489,-0.464,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 FGF23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高水平 Klotho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保护因素;ROC结果显示,FGF23、Klotho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05,0.865,FGF23和 Klotho联合检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 AUC为 0.909,高于 FGF23、Klotho单独检测,特异度为 80.95%,敏感度为 89.29%.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 FGF23水平升高,Klotho水平降低,两者对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价值.

    冠心病衰弱综合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Klotho

    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与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崔立全李国华
    2441-2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 2(LCN-2)水平与 2 型糖尿病(T2DM)病人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 2月—2022年 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 175例 T2DM的病人作为 T2DM组,根据是否合并 CAA将分为 CAA组(80例)和单纯 T2DM组(95例),另选取于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7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 LCN-2水平,分析 LCN-2 与 T2DM并发 CAA的关系、LCN-2诊断 T2DM并发 CAA的价值.结果:T2DM组血清 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AA组血清 LCN-2水平高于单纯 T2DM组(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LCN-2 是 T2DM病人并发 CAA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 LDL-C、HbA1c、LCN-2 诊断 T2DM并发 CA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924,高于单独 LDL-C、HbA1c、LCN-2诊断的 0.631,0.668,0.736(Z值分别为 6.712,6.324,5.322,P<0.05).结论:T2DM并发 CAA病人血清 LCN-2水平增高,是 T2DM并发 CAA的危险因素,可作为 CAA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运载蛋白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1型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张双阳柴成国张建军李敬...
    2446-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联合托伐普坦治疗 1 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 5月—2022年 5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并发 CRS1病人 3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基础组、托伐普坦组和联合组,每组 130例.基础组给予基础治疗;托伐普坦组加用托伐普坦;联合组在托伐普坦组基础上加用诺欣妥.连续治疗 3个月.比较 3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末端 B型脑钠尿肽(NT-proBNP)、可溶性肿瘤因子 2 抑制剂(sST2)、肌酐、电解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尿微量白蛋白(UmAI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HDL-C 比值(NHR)、淋巴细胞/HDL-C 比值(LHR)、单核细胞/HDL-C 比值(MH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房内径.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并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病人 sST2、NT-proBNP水平、LVEDD、左房内径、MLHFQ评分、肌酐、UmAIb、尿β2-MG、NAGL、NHR、MHR、LHR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射血分数、心搏出量、eGFR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基础组比较,联合组、托伐普坦组 sST2、NT-proBNP水平、LVEDD、左房内径、MLHFQ评分、肌酐、UmAIb、尿β2-MG、NAGL、NHR、MHR、LHR更低,左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GER更高(P<0.05);与托伐普坦组比较,联合组 sST2、NT-proBNP水平、LVEDD、左房内径、MLHFQ评分、肌酐、UmAIb、尿β2-MG、NAGL、NHR、MHR、LHR更低,左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GER更高(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6.15%)高于基础组(70.76%)和托伐普坦组 7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 MACE发生发生率为 8.46%,明显低于托伐普坦组的 10.77%和基础组的 19.23%(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并发 CRS1病人,能够显著提升心脏和肾脏功能,改善近期预后,安全性较好.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肾综合征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托伐普坦

    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方浩涛叶宇旋赵贝贝金远林...
    2451-2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对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10月—2023年 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梗死性眩晕(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病人 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颅底五穴治疗,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 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HI积分、LDL-C、Hcy均显著下降(P<0.05);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 VA、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DHI积分、LDL-C、Hcy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脑血流状态,调节脂代谢,保护脑血管.

    后循环梗死性眩晕急性脑梗死颅底五穴痰瘀阻络

    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ANXA3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胡建勇张静王希文白志斌...
    2456-2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CT灌注成像(CTP)联合血清膜联蛋白 3(ANXA3)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2020年 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160 例诊断为 AC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组,其中,重度组(NIHSS>15 分)40 例、中度组(NIHSS 5~15 分)52 例、轻度组(NIHSS<5分)68例.收集受试者体质指数(BMI)、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病灶最大直径、疾病类型、既往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ANXA3 水平;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血清 ANXA3、CTP 参数[脑血流图(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与 NIH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AC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CTP参数、ANXA3水平对 ACI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 ACI病人病情的加重,年龄、冠心病史占比、高血压史占比、TTP水平、ANXA3水平均增加,CBV、CBF降低(P<0.05).血清 ANXA3水平、TTP与 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613,0.509,P<0.05),CBV、CBF与 NIHS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9,-0.521,P<0.05).预后不良病人 CBV、CBF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病人,TTP、血清ANXA3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病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V、CBF为 ACI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TTP、血清ANXA3水平为ACI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BV、CBF、TTP、ANXA3预测AC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7,0.780,0.743,0.833,上述参数联合预测 ACI预后不良的 AUC为 0.913(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1.07%和 79.81%.结论:CTP参数、血清 ANXA3水平均与 ACI病人神经功能密切相关,CTP联合血清 ANXA3水平对于 ACI病人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脑梗死CT灌注成像膜联蛋白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