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解可视过程思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四维"共建

    俞江凤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别从"理解、可视、过程、思辨"四个维度探讨师生共建《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理解"指向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层面,包括如何厘清叙述性概念、譬喻性概念和整体性概念三类概念内涵;"可视"维度从阅读方法和思维层面建构学生思维可视化经验,指向思维的可视性、有序性和延展性;"过程"维度从教与学活动、评价层面建构师生共读经验;"思辨"指向文本的深度加工与转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以期实现让学生的认知框架在话语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

    《乡土中国》任务群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层递路径

    李卫华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过程是从感觉与情感层次走向分析与理解,再走向论证与评估,包括细读文本展开对话、质疑批判书中观点、专题学习写作特色、反思重建阅读价值等四个层次.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视角强化和突出阅读的本质特征,最终目标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发现和开掘,旨归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人的发展.

    整本书思辨性阅读

    高中散文情境教学路径探索

    王玉凤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散文教学存在两重困境:一是学生与文本之隔膜,尤其是抒情散文与哲理散文;二是学生与作者情志之隔膜.在散文教学中营造"三境":创设个人情境体验,建构问题情境体系,延伸社会生活情境.以打通读者与作者的隔膜,打破学与考"各表一枝"的藩篱,完成"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

    散文教学情境体验

    基于活动引领的整书阅读教学实践——以《史记》整书阅读成果展示为例

    何婉仪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引领学习方式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最基本方式.本案例尝试将《史记》整书阅读与真实世界对接,以整书阅读探究为基础,以对接真实世界的展示任务为驱动,开展《史记》整本书阅读教学.阅读成果展示设计新颖,与真实世界对接、从文字向现实延伸、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探究、创造性解读历史人物是本案例的重要特征.

    活动引领整书阅读《史记》成果展示

    "贬逐"文学发展——基于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研究

    符应权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化中,"贬逐"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诸多遭受"贬逐"的诗人,经历了三次"贬逐"的苏轼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贬逐"文学发展,以苏轼的古诗文作品为例,通过分析高中古诗文当中蕴含的"贬逐"文化,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育人价值,以加深现代高中生对"贬逐"文学的理解.

    苏轼古诗文贬逐文化

    从"不求甚解"到"熟读精思"——兼论两种读书法的当代启示

    朱秀群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读书法与文公先生的朱子读书法在我国古代读书方法中占重要地位,前者是博览型读书法,充实学生知识储备,强调读书的"量";后者是专攻型读书法,深化学生知识见解,强调读书的"质",二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影响着我国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目前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都属于这两种读书方法的衍生,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启示:端正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倡导个性阅读,返璞归真;渗透德育教学,立德树人.

    不求甚解读书法朱子读书法阅读教学个性阅读

    语文教学中基于思维发展的点拨策略探究

    饶文广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发展历来受到重视,而点拨教学和思维发展不谋而合.点拨关键点,激发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点拨精彩点,催活想象,发展形象思维;点拨"无疑"点,激疑促思,发展批判性思维;点拨忽视点,挑拨争鸣,发展创造性思维;点拨"负面"点,拨堵为通,发展辩证思维.同时,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运用.

    语文教学思维发展点拨

    指向精读课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故都的秋》为例

    汪慧珍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建构群文阅读的核心文本.群文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建构起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课程结构;要指向精读课文科学选择相关文本,以精读课文凝聚起群文,强化对课内精读文本的理解,让教学活动由单篇到群文的迁移、延伸.课前导读、综合联读、深入研读,能够更好地以"自读"助"共读",以"泛读"促"精读".

    精读课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核心议题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研究——以"任务驱动"为视角

    吴子兴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高中写作教学带来新机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实质上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强调任务提炼,重在生成驱动性任务;借助阅读和活动,强化任务驱动作用,意在有效推进写作学习;从任务驱动迈向任务解决,旨在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写作能力.

    学习任务群任务驱动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微写作有效学习路径探究

    单华英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评论、微博等微写作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有着较为深远的寓意,能见"微"知"著".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既可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挖掘潜能,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写作的定义,其次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微写作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深入探讨了新课标指导下开展高中语文微写作有效学习的具体方式:一、深挖教材,实现与教材对话;二、设置开放性命题,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对话式阅读微写作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