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核心素养"学理阐释的五个步骤

    白记营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必须借助学理阐释的方式来达成.按照学理阐释的逻辑顺序,共分五个步骤:回归学理原点,了解本源概念及核心内涵;界定学理要素,深入指导方向及专业构成;明确学理特征,抓住情境活动及综合能力;建构学理框架,打通宏观理论及微观实践;探索学理路径,强化实践模式及关键要点.

    学理原点学理要素学理特征学理路径

    "学习任务群"及其梯度与进阶等提法值得商榷——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胡彦蕾邱大存
    7-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了贡献,但"学习任务群"及其梯度与进阶等提法值得商榷.此课标所提的"学习任务群"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习任务群"的初衷不同,其按"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这样的梯度与进阶来表述"学习任务群",既违反逻辑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且"学习任务群"的提法本身就令人费解.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梯度与进阶商榷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师认识论基础与运用

    成龙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观课评教以教师为主要行为主体.教师行为受教师认识观念的制约,借助教师认识论深化观课评教.教师认识论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本质与要求、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等的认识观念.语文观课评教运用教师认识论,对教、评双方展开多维度的评议与审思.对施教者的评议,揭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何以如此的深层次的认识观;对评议者的审思,以反思的方式,揭示对于评议理论依据的认识观.

    语文观课评教教师认识论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此日中流自在行:语文学科实践中的"整合思维"

    曹韧基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语文教学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日益呈现出其重要性与优越性.语文学科实践的核心思想在于"整合思维",即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观照,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及学习任务群,打通学科间、家校间、教学与管理间甚至社会力量的障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为旨归进行教学设计,长远规划、多方聚力、打造精品让语文学科实践真实发生;整合学科资源与学习任务群让语文学科实践走向深入;厘清教学目标、整合评价方式让语文学科实践扎实根本.

    学科实践核心素养整合思维

    大概念下的单篇课文学习目标模型建构——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娄海欧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两年来,大概念教学一直都是教育热点,但在其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持有批判性思维:单篇课文的经典性与大概念教学的整体性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文章旨在引入学习任务序列,解决大概念下的单篇教学如何既体现自身的经典性又兼顾整体性的问题.经典文本作品具有讲述的"无限性",但课文不同于文本,我们需要基于学习目标来确定经典性.因此文章以学习目标序列的建构为重点,确定单篇课文的学习目标,进而在此基础上挖掘该篇的独特性、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和活动,最终完成单篇学习任务.

    大概念单篇教学学习目标序列《阿长与<山海经>》

    以"热点"碰撞"经典" 开展项目式学习

    黄志英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导向,教师可开展以"热点"碰撞"经典"的项目式学习:从生活中发掘"热点"现象,在教学中运用"热点"技术,在写作中针对"热点"话题,贯通再生学科资源、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此策略正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特点和"从生活中更容易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热点现象热点技术热点话题经典项目式学习

    交互机制: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关系再认识

    王坚魏江北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场域和对象两个维度明确课内外阅读的界限,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当下的课外阅读多关注课后阅读而忽视课前阅读,因而只建立起单向的课前阅读对课后阅读的迁移拓展关系.实际上,课前阅读可以干预学生的"前理解",从而对课内阅读产生正向作用.综合课前阅读与课后阅读,语文教师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课内外阅读交互机制,并以此启发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

    课内外阅读交互课前阅读前理解

    单元统整视角下的思维进阶的策略

    王志成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形式是知识梳理、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几种.但在此前的单元统整设计过程中,不应简单停留在低层次的梳理与活动上,而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进阶作为出发点,在教学形式中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冲突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炼有效的策略.以必修上第七单元为例,从意图提升点、逻辑推进点、表达激发点和现实优化点四个维度探究单元统整视角下思维进阶的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构建理性思维力、提升深度理解力、形成发散思维力和培养生命创造力.

    单元统整思维进阶策略探究

    大单元教学实现"读写互促"的三个要点

    王彩霞
    36-3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为写而读、重写轻读"的技法仿写和"随意整合、散乱无序"的低效读写制约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基于读写结合的大单元教学应建构读写融通点,凝练大概念;逆向统整设计,践行大概念;反复迭代核心任务,内化大概念.阅读和写作彼此滋养,将实现"读写互促"的高效教学.

    大单元教学读写互促读写融通点逆向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视域下阅读圈层的建构与探索——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

    吴珊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时常遭遇一些内部或外部的现实挑战.建构一种由关键点及线、由关键点及面的群文阅读教学圈层模型,有助于催生群文阅读理论活力,改善群文阅读教学处境,改进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阅读圈层群文阅读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