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期待语文教材的规范化——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王健龙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读物,语言文字规范是语文教科书的基本要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语句语法、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瑕疵,影响学生正确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弱化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对此,教材编者要对入选的作品严格把关,并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力求使其更加完美;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审视课本中的语言表达,同时要教会学生从规范的视角发现课本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审慎对待信息时代可能出现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帮助他们树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

    基于"梳理与探究"命题指向的语言文字运用测评分析与备考建议

    杨仕威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与探究"命题指向与学业质量标准如何关联,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什么""怎样考",高三又如何复习备考.本文从"语言建构与应用"这一核心素养出发,探讨基于"梳理与探究"命题指向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测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命题指向语言文字运用测评分析高考备考

    指向语言运用的文学类语篇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石瑛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类语篇阅读理解的测评有两个逻辑方向,一为理解鉴赏,二为语言运用.近年全国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测评文学类语篇的阅读理解,体现出"语料选择突出文学特质""设题维度指向语言运用""评价标准遵循'三角'逻辑"三个特点.这些命题特点可以从两大方面给一线教学与备考指导提供启示:在传统语意理解与手法鉴赏的基础上引入语用视角、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阅读与答题思维精准性的指导.

    语言运用文学类语篇命题特点教学与备考

    中观视角:穿越语言的丛林——以《给儿子》为例兼谈高考文学类文本复习备考

    刘蔓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观视角解读文学类文本,对于促进文本理解、提高答题准确率、提升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中观视角是立足于文学类文本的体式特点、高考文学类文本的选文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指通过探寻文本的深层结构,把握附着在该结构上的意义意向,穿越语言的丛林,整体有机地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与价值意蕴.应用中观视角解读文学类文本,需要明辨文本体式,挖掘深层结构,读解主题意蕴.

    中观视角文学类文本《给儿子》

    素养导向的语文高考试题的审题思维

    陈剑泉叶甜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养导向的高考试题由解答试题转向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发现潜藏问题则需要对试题所给出的题干进行审题,审题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本文以 2023 年全国高考试题为例,提炼了六种审题思维方法,并以这六种审题思维方法为依据对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全国高考试题的答案进行检视,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试题的答案.

    素养导向高考试题审题思维

    中考写作试题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薛城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对写作及写作教学有了新的表述.新中考的写作考查在形式上出现了多题型考查、多元化选择的趋势,在内容上多以交际语境写作、任务驱动写作为主,在要求上重理性表达已成新趋势.中考写作复习策略也应更新观念,重视写作的交际功能,从知识逻辑走向生活逻辑.

    中考写作交际语境写作任务驱动写作

    单元整理课的设计问题及对策——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课为例

    冯余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理课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更好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真实生活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本文以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理课为例,从大概念整理主题提取、进阶式任务设计、评价量表运用等方面探讨单元整理课设计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探索相关对策.

    单元整理课大概念进阶式评价量表

    浅谈农村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

    查信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依据"六三"学制设置了学段要求,各学段阅读教学内容难度由低学段到高学段逐步加大.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不畅,学生应试时阅读题失分多,致使教师、家长、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为此,教师应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各学段衔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落实新课标提出的"阅读与鉴赏"要求.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

    课程是可以体验的——以教学《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为例

    桑进林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学界争议颇大,意见难以统一.如果承认课程是动态的,文本就有可能被赋予鲜活而强大的生命力,师生才有可能和文本产生互动.《短歌行》的节奏是紧张的,而《归园田居》的节奏是舒缓的."紧张"和"舒缓"是师生通过和文本的互动得出的结论,教师要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阅读体验.

    文本体验主观《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