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通多类文本 指向综合分析——中考古文阅读测评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郭跃辉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考古文测评的一大趋势是逐渐改变单篇考查的取向,代之以融通考查的方式.融通又分为内融通与外融通两种类型,前者侧重于古文本身的关联性阅读,后者侧重于古文与古诗词、名著、写作等内容的融合.为应对这种趋势,教师应探索多样化的"1+X"古文教学样式,构建以专题教学为主的古文复习样式,并尝试与不同的命题板块进行有效衔接.

    中考古文阅读测评内融通外融通

    逻辑思维与阅读教学

    季玲吴格明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的关系,鲜明地表现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应当揭示课文的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本的疏漏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谬误.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既是理解课文的需要,又可以借助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

    逻辑思维阅读教学语文教育

    融合"五统一" 建构微课程——走进《海底两万里》

    罗文华刘恺昕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有畏难情绪,线下课时极其有限,阅读名著不够深入,教师对名著相关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录制微课视频零散不成体系等问题,教师须找到名著的核心价值,开发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微课,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引导学生真正读懂名著,做真正的阅读者.在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时尤其要做到"五统一":统整性与关联性相统一;情境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综合性与专题性相统一;精简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活动性与评价性相统一.

    五统一微课程《海底两万里》

    活用思维导图 梳理名著内容——以《海底两万里》推进课课例设计为例

    徐鸿波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对初中生梳理知识网络、构建整本书内容框架及体系有着重要辅助作用.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名著导读课、阅读推进课和阅读展示课三种课型,名著导读课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推进课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展示课则让学生分享个人阅读成果.文章以《海底两万里》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为例,谈思维导图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的可行性操作.

    思维导图《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借公式 读名著 编故事——学习支架支持下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

    李保洋
    14-15页

    细节描写动人心

    邢国飞刘明华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节描写是让作文生动感人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写作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针对"如何使用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的心"这一问题,文章通过一堂作文实践课,从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方法、运用等方面加以阐述,让学生掌握用细节描写触动人心的方法.

    作文细节描写方法实践

    于无声处听惊雷——《秋天的怀念》时间流动的美学价值

    贺成苗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解读,人们往往从人物、情感、意象以及结构等方面体会文本,领悟情感.文章指出,从文章中流动的时间入手,时间的暂停和流动凸显着作者情感的波动,构成一曲集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的抑扬顿挫的协奏曲,能够体会到其别具一格的美学价值.

    时间流动美学价值《秋天的怀念》

    循证指引 实践探寻——循证教学导向下的课型建构

    王宇嘉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证教学作为基于证据的教学策略,成为国内外对于教学有效性深入探究的重要方向.循证语文教学主张建构循证课型,将语文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循证课型的建构主要从鉴赏课型、方法课型、表达课型和练习课型等方面着手,试图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认知理性,同时对语文重视感性和偏重人文做出补充和平衡.

    循证教学初中语文课型建构

    启用文字学 聚焦形、音、义——《卫风·氓》创意教学

    王志坤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应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从汉字形、音、义结合体的特点出发,在传承中创新.文章展示了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操作:在《卫风·氓》的教学中,透过语义,引导学生悟道会意字;依托字相,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利用偏旁,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假借字.教师以传统文字学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进行分析品味,使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文字学创意教学《氓》

    教材视域下散文教学内容的比较评析和确定——走进《秋天的怀念》

    许丽娟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根据文体特征和文本独特性,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和落点是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可以此来比较评析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对这一课的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课后习题设置的科学性.对比之下,统编版教材的文体意识更强,对文本独特性的挖掘更准确,其引导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分析教学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