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究

    宋丽丽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探究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效发展路径,本文以《乡土中国》的阅读学习为例,从"绘制思维导图,提升思维逻辑性""强调情境运用,提升思维灵活性""引入不同观点,提升思维批判性""'我'来命名创造,提升思维独创性"四个方面,对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乡土中国》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追寻生命中的那一束光——《登泰山记》课堂教学

    朱林鹏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还原法"对《登泰山记》中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句展开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体会"负""烛"二字的笔力所在,以及关注登山的时间点——除夕,体会"辞旧迎新"之意,进而勾联"苍山负雪"与"明烛天南"的意义阐释;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联作者姚鼐的个人经历,借此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背后潜藏的深层情绪.其中,"负"不是"覆盖"之意,结合姚鼐经历,可能更是一种"背负",一种精神的隐喻;"烛"不是"照",而在于其暖色调,在于作者历经苦难后的微光暖意.

    还原法文本细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道启·儒承·释了——《赤壁赋》对话结构中的意蕴

    李旭山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表达复杂思想下超脱的人生态度,《赤壁赋》用对话形式将道、儒、释三种态度依次展开描述阐发,形成"道启、儒承、释了"的结构.对话依次为"前对话""预对话""初对话""再对话".对话内、对话间都形成了平衡.与"道启、儒承、释了"结构相印合的是"确立个体价值、消解个体价值、重塑个体价值""艺术、历史、哲学""目标、条件、方法"等匀称的结构.

    《赤壁赋》超脱道、儒、释对话对话结构

    道是"无情"却"有情"——从警幻仙姑的心灵多棱镜说起

    蔡焕杰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幻仙姑的"空"与"幻"并未简单导向对物质生活的超然与对情感生活的冷漠,却是"空"而有"情"、"幻"而有"真".警幻仙姑的"情"体现为对俗世振兴家业渴望的包容与体恤,以及对人间男女纯洁情感的褒美与礼赞.警幻仙姑的形象绝不是空洞、干枯的符号,大爱、大恨、大悲悯书写出一个以"情"感染世人的女仙劝诫者,而迥异于以"理"规训世人的男性僧道劝诫者.《红楼梦》第五回以矛盾甚至离奇的情节写出了警幻仙姑的心灵多棱镜,而这一多棱镜恰恰折射出曹雪芹的矛盾心态.

    警幻仙姑女仙劝诫者《红楼梦》

    莫以"深浅修短"论"异化"

    俞秀琴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判断《促织》中成名之子的遭遇以及其他现象或个人遭遇是否属于"异化",须透过表象看特征和属性,不能以"深浅修短"简而论之;要见微知著,胜言危害析"异化",审视"异化"毁伤身体、践踏尊严、变态扭曲等种种危害及程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异化"的根源不一而足,社会制度、经济、家庭教育或个人自身等,皆会导致人丧失能动性,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奴役;所以,判断是否属于"异化",更须深耕现实,细辨根源.

    《促织》异化实质危害现实根源

    走向文化深处:读出《赤壁赋》的深层涵义

    杨英华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版课标"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品读文言文经典代表作,透过文字探究作者内心,是掌握传统文化的"密钥".在《赤壁赋》中,解读苏轼熔儒、释、道于一炉的思想底蕴,便可破解其深层涵义,即存佛门善念而隐内心焦灼、有儒家入世之心却屡遭挫折、慕道者超脱以求自我救赎.

    《赤壁赋》苏轼深层涵义文化儒、释、道

    小说与现实的"变"与"常"——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朱前珍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教学可抓住"变"与"常"的转换进行.小说的"变态"揭示现实的"常态",透过"变态"情节和"变态"人格,可以洞悉现实的常态.而假设、还原、比较等方式是解读出常态的有效形式.

    常态变态细节解读现实观照

    元宵灯谜:开启《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叶延武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宵谜语在《红楼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按头制帽",把每个人自身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和文化修养描绘得惟妙惟肖;"伏脉千里",反衬后40回在情节上的瑕疵和艺术上的落差;"无常觌面",暗谶全书历史与社会的悲剧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元宵谜语是撬开《红楼梦》艺术宝库的一条捷径,是开启阅读《红楼梦》整本书的一把钥匙.理解与领悟好元宵谜语,就能大致读懂全书,走进《红楼梦》.

    元宵灯谜《红楼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悲剧主题

    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引导策略

    朱玲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以指导教学的"深度学习",首先要理清它的内涵与特点,明确学生与教师的地位.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教师的任务应在于引导与设计.鉴于深度学习的主体性、对话性和协同性的特点,高中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可从三方面进行:启发学生多次提问、与文本对话,以学生问题确定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比较线性示意图,于直观中推进深度理解;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于聚合中探深意.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引导策略

    "深阅读路径"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彭俊姣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阅读"强调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不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观点,还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感悟、联想和迁移、比较和评价,进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养成分析和推理的阅读习惯."深阅读路径"模型的关键链环是"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和"学后感悟".

    深阅读路径情境任务过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