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元视域下的《简·爱》整本书阅读教学

    史欣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单元教学理念,以名著《简·爱》的教学为例,从内容分析、艺术特色、习作应用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触发学生阅读兴趣,促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增强文本感知能力,拓宽精神世界.

    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简·爱》

    创设情境: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李博龙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用语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鉴于此,有必要将情境教学引入文言文教学,创设导入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合作情境、论辩情境等,以此提升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高中文言文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依据体式教小说——观王清老师《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有感

    张文婧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小说或多或少地淡化了传统小说理论中的"三要素",转而强调怎样讲述一个故事,强调用散文的手法进行叙述.在这种情况下,再把"人物""情节""环境"作为现代小说的主要教学内容已然不太合适.特级教师王清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时,基于体式,从"首尾环境反衬""荒野与人物反衬""历史背景与人物反衬""他人到来与牧羊人的隐去反衬"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给人带来很多启发和反思,这样的教学是真正的现代小说语篇教学.

    体式对比反衬人物形象《植树的牧羊人》

    指向学力提升的批注学程再建构——走进七下第二单元

    徐陆璇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七下第二单元存在批注学程再建构的路径,研究其能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批注预学阶段,为学力提升蓄能;批注深学阶段,为学力提升释能;批注助学阶段,为学习提升增能.

    学力提升批注学程再建构

    细品《驿路梨花》的立意、意境、构思

    张素新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驿路梨花》位于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课,语言质朴,文笔优美,通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也通过几个看似平凡的细节,平中见奇,焕发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其立意之美、构思之美、情节之美都值得我们用心品味,并尽其所能,领悟其文学之美.

    《驿路梨花》立意美构思美情节美

    三维解读 妙趣横生——再读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任小棋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说理诗不同于哲理诗,不仅要讲述道理,还要体现作者的理性思考.宋朝理学盛行,说理风气大盛,在此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说理诗.解读说理诗时,不仅要关注"理"之所在,还应当关注"说"的艺术性,探究理趣的表现之处.细读宋朝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以此探究关于说理诗的解读图式.

    说理诗理趣文本解读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在多读细读中另辟教学蹊径

    汪贤莉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节课有无个性与创新,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浅有很大关系.教者要贴着学生,贴着文本,贴着生活,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只有"多读教育教学专著,提升教学理论认知水平""关注教学出发点,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跳出套用的经典,看到独特的阅读路径",方可让课堂富有生命力,从而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解读文本教育教学备课阅读路径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陈超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能够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无序状态,通过联动一致的调节保障单元教学从应然走向实然.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为促进教学优化提供有效借鉴.

    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聚焦"选择":《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突破

    张晓红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围绕"选择的智慧"来解读文本,提出问题,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体悟烛之武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

    烛之武选择智慧

    学导交互:构建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兼谈《离骚(节选)》教学新起点

    陆伟伟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导式智慧课堂"指向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方式,旨在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助推学生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促进课堂文化的价值追求由"优质高效"迈向"智慧迸发",从而实现课堂的智慧增值.

    学导交互深度学习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