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价值、困境及纾解策略

    陈光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要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网络流行语教学顺应数字时代变革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国家通用语教学,有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考内容的改革.为摆脱教师语言学知识储备不足,对网络流行语特点与价值挖掘不够、分析不到位等教学困境,提出选择适用于教学的网络流行语、分类教授网络流行语、建立传统语言教育与网络流行语教学的关联等纾解策略.

    教育数字化网络流行语教学价值困境纾解策略

    高考古诗词阅读命题趋势追踪探究——以2017年~2023年全国卷为例

    董怡雯李倩管贤强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命题的科学化水平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以2017年~2023年高考全国卷中的古诗词阅读试题为例,从测评目标、测评材料与测评形式等维度,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古诗词阅读命题特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历时与共时分析发现,考查内容凸显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侧重对思想内容的理解阐释;考查材料重选文典型性和多样性,多以单篇形式组织材料;考查形式的稳定性较强,任务之间关联性弱.未来考试命题设计应进一步突出核心素养的整体性特征,丰富测评材料的主题类型,创 新文本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以情境为载体,增强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开放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古诗词阅读跨年度比较

    用声音建构诗意世界——"因声求气"在语感教学中的应用

    孙文昊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的声音美贵在自然流露.朗读作为表意传情的主要途径之一,理应在语文课堂中占据一席之地.清代桐城派学者倡导的"因声求气"理论,值得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通过搜集文献资料,查找典型语文课例,并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基础,探求"因声求气"在语感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朗读把握韵律,由"声"体会语感;以朗读感悟语意,由"义"享受语感;以朗读品味情感,由"气"实践语感.最后以具体的案例作总结,体现"因声求气"在语感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因声求气语感教学声音朗读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语文教学实施路径

    蓝雪娥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认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两位大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聚焦学习个体,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关注影响学习的社会因素.两者的理论结合描绘了学习发生的完整图景,前者成为个体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后者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聚焦维果茨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其进行整合,着重探讨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语文教学路径:其一,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包括借助学生已有经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工具,以便其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其二,有效选择教学方法,包括以探索为契机、提升学生知识建构能力;为学生提供支架、助力学生综合能力达成.其三,多元检测教学成效,包括借助练习、检测学生能力的生成;组织小组合作、展示丰硕的学习成果.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维果茨基教学效益

    赓续劳动精神 点燃"耕读"星火——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刘心郑滨楠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劳育要素丰富,相关篇目分散组元.基于该特点,以"工匠精神的传承""最美的劳动者""当一回小牧羊人"等主题教学片段为例,引导从教者深挖教材资源,渗透劳动教育.同时,尝试在教学形式上灵活创新,采取群文互联教学及跨学科学习方式,强化和拓展劳动教育的空间.

    劳动教育学科融合教材选文教学形式

    "时代"与"我":从历年试题看高考写作之情境、主体及其教学引导

    黄华伟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是高考写作的真实情境.疏离或紧贴"时代"的试题较少,时代精神、特点与试题水乳交融;试题情境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新高考"有新时代特点."我"的出现及强调,表明写作主体越来越受关注,也使试题更具"典型任务"特点.历年试题中有"我"无"我"者约各占一半,有"我"的试题在发展中慢慢聚焦到"我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时代中表述"我的思考"时突出主体参与度,强调在时代中"表达与交流",帮助学生为"我"而写、应需而写.

    时代高考写作情境主体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中的动物意象与叙事方法比较

    朱芯可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高》都被编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便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基于李白、杜甫共同的"登山"经历,从动物意象与叙事方法两个维度入手,探究李杜二人失意人生书写中体现出的截然不同的诗风;并立足诗歌文本分析李白、杜甫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以帮助师生理解二人不屈 的精神追求.

    李白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尝试——以《乡土中国》与"逻辑的力量"单元关联性阅读为例

    曹明梁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为例,将《乡土中国》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逻辑的力量"单元进行关联性阅读.将《乡土中国》的阅读教学课堂作为学生运用、反思逻辑经验和知识的具体情境,借助逻辑知识帮助学生梳理《乡土中国》的论述过程,推敲《乡土中国》的"论述逻辑",引导学生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成驳论文,借此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关联思维.

    《乡土中国》逻辑关联思维《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板块式"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应用——从余映潮教学课例说开去

    尹芳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以此为基点,结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课例,从"资料拓展""多彩朗读""有味品析"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将"板块式"教学情境化、科学化、创 新化,进而 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更优化.

    "板块式"教学余映潮资料拓展朗读品析

    立足自读课型价值 内化散文阅读方法——丁卫军《灯笼》教学课例观察

    潘晓露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丁卫军《灯笼》教学指导课立足自读课型特定的体系意义和功能价值,着力从"类"的高度上去"迁移运用阅读方法",由"这一篇"的学习,拓展到"这一类"(文体体系)的阅读,再到"这一人"(作者系谱)的阅读,最终沉淀阅读素养.

    自读课型教学指导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