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知识的教学与考试

    顾之川
    3-5页

    初中语文素养测评导向素养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林品慧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施行,"学教评一体化"原则在素养立意的语文测评与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与强化.结合温州市近两年部分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探析"学教评一体化"理念下素养测评导向素养教学的几条可行性路径:以"关联思维"经纬教材,以"可视路径"提升思维,以"问题解决"评测素养.

    学教评一体化关联思维素养立意学业水平检测

    真实:核心素养观下语文学习的应然之道

    肖培东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新课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关注和实践的焦点.变革教学方式,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真实的语文学习,要坚持"语言运用"为本,要凸显听说读写实践.真实的语文学习,是"慢"的学习,是需要"情境"来推进的学习活动.

    语文核心素养真实学习语言运用

    以"图"为媒解课文 将文作"标"习方法——肖培东《苏州园林》课堂教学品析

    黎炳晨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园林》的课堂教学不少呈现出"简单知识化"或"空泛人文化"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文体界限不明,学科特质丧失.聚焦文本特质,设计出贴合文本内容的情境任务,基于问题而教,深入文本而教,为提升能力而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肖培东老师《苏州园林》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以图为媒以文为标

    语文教学的"浅""轻""深"——肖培东阅读教学艺术探赜

    郑向明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的元素,其学科性被冲淡.肖培东老师的"浅浅"教学主张,蕴含深刻且值得思考的学理.他的课堂,巧设情境,让学生学得"轻松";"浅浅地教",让学生学得"深刻";细致入微的评价,让学生学语文达到了"浅入深出"的效果.这都给予当下语文教学以启发.

    肖培东浅浅教学阅读教学教学艺术

    《经典常谈》阅读教学:宏观叩问与聚焦探究

    张景艳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有"以文化人"意识.《经典常谈》阅读教学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让"知识"内化为"素养".引导学生以宏观叩问切入:览目录,晓排序,明归属;听经典,感文风,理演变.以定点聚焦深入:让经典"因着受用"走向学生"关系场",建构鲜活意义;让聚焦点在"比较"中关联,于启智明慧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文化自信.

    《经典常谈》宏观叩问定点聚焦关系场比较

    《儒林外史》"谐讽艺术"的阅读之道

    何建芳陈媛媛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评价《儒林外史》是"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部小说以"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著称,运用回目导读、捕捉闪回、比较阅读的方法,领略"谐讽艺术"的独特魅力,能从语言艺术层面更透彻地理解作者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揭露与批判.

    《儒林外史》谐讽艺术阅读之道

    情境任务高效赋能整本书导读

    褚玥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导读、导思、导学,是知识容量大且高度凝练的课堂.创设"对话式"的真实情境,实施"任务式"的阅读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课前导读和课后拓展作业,促使学生成为阅读和课堂的主体,可以激发其阅读兴趣,深化其阅读体验,将整本书阅读的教与学落到实处.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情境创设任务设计

    实用性表达教学的三大突破

    周奕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实用性表达教学面临困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三大突破:对教材中与"实用性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建构有序列的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用好生活情境,设置驱动性任务;依据学情搭建学习支架,运用评价反馈推动学习.

    实用性表达驱动性任务生活情境学习支架评价反馈

    关注对"教学容量"的教学研究

    余映潮
    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