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邓稼先》教学看基础型任务群实施策略

    张新红王雪波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单篇课文教学中实施"语言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将语言要素与文本内容的解读结合起来,课前有效引导,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课中发散思维,品味文本语言;课后实践,体悟文字内涵,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梳理、归纳分析语理,感受汉字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语言要素知识体系《邓稼先》

    于"矛盾处"探究文本深意

    肖旖婷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中,如若用对立统一的眼光来审视文本,便会发现教材中有许多地方巧借矛盾来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借此表达作者的思想.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内容,借助文本的语意矛盾、内容矛盾、布局矛盾、情感矛盾,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对话文本,从而深悟文本,甚至超越矛盾,主动建构,进一步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矛盾语意内容布局情感

    立足交际语境 强化过程指导——以"学写文学短评"写作任务为例

    王随军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写文学短评"写作教学在充分设计的基础上,应融入交际语境因素,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过程指导,以切实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视多元评价反馈,以帮助学生内化评价标准,反思写作过程,积累写作经验.

    文学短评交际语境过程指导评价反馈

    叶圣陶"写作评改观"对当前写作教学的启示

    陈莹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较早提出学生自主修改、教师"下水式"修改的写作评改观,与当下新课标提出的"学生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等观点不谋而合.从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评改观着手,可学习借鉴其热改法与间歇法相结合、教师"下水"评改、撰写评改反思等写作评改方式,并结合教材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当下的评改策略.

    叶圣陶写作评改实践举隅

    构建"学生在场"的文言文大单元教学模式

    刘心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落实新课程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变革与转型,才能将其打造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以"生本"理念为前提,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钱梦龙"三主教学法"为路径,有助于构建"学生在场"的文言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打造"教-学-考"三位一体的有意义的学习生态.

    学生在场文言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三主教学法"

    整合思维 进阶能力——"生成—深度"课堂建构例谈

    余永聪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同的观念、方法和技能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习走向深入.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学生思考不够深入的现状,可结合"生成—深度"课堂的教学实践,围绕概念界定、特点解析、操作路径,探讨整合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及价值意义.

    生成—深度整合思维能力进阶

    整本书阅读研讨专题设计策略——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王敏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作品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研讨专题,对于充分发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在设计研讨专题时,首先,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微观研讨与宏观把握相结合;其次,要探寻教材和整本书研讨的巧妙衔接点,打破课内、课外壁垒,拓宽学生的视野;再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并设计驱动性较强的任务,持续提升学生的研讨兴趣和参与程度;最后,要设计一些整合性较强、思维空间开阔的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专题研讨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核心素养

    征稿启事

    56,封4页

    诗意外衣下的矛盾冲突——《哦,香雪》文本新解

    王侠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哦,香雪》运用诗意化的叙事策略,展现了大山的宁静优美灵性、乡村少女的淳朴善良及乡村生活的简单朴素.在其诗意小说的外衣下,小说的体裁特征使其表现出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为环境之间、人物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探究其诗意外衣遮蔽下的矛盾与冲突,能更好地揭示小说的创作意图与深层意蕴.

    《哦,香雪》诗意化矛盾冲突

    多文本探究语文美育与人格培养

    徐晶晶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十分有必要.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都体现了人物的形象美和品德美.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承担责任,进而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君子品质,并以此为标杆,在学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貌,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体审美的提升.

    美育人格审美教育语文教学